水木君说:
在颜值当道,鲜肉横行的世风里,两个中年大叔,硬是杠过了娱乐小花们的流量,年过四十,终于殊途同归地走上自己的巅峰。
人生本就如此,只要努力,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
一个是“青岛贵妇”,操着一口青岛话欢笑无限,随便甩一甩头,就是全城最靓的仔。
一个是“东北杠精”,满口的东北腔分分钟爆笑全场,无论做什么,都是自带笑点的宝藏男孩。
这样的两个人走在一起,会如何?
大年初一上映的《疯狂的外星人》就给出了答案。
当票房76亿的黄渤遇上票房70亿的沈腾,两个代表中国喜剧演技巅峰的男人同台飙戏,效果太炸裂了。
《疯狂的外星人》首日票房突破4亿,上映两日破7亿,强势领跑贺岁片。
在颜值当道,鲜肉横行的世风里,两个中年大叔,硬是杠过了娱乐小花们的流量,年过四十,终于
殊途同归地走上自己的巅峰,真的让水木君无限感慨——
“只要够努力,人生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
⒈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可是黄渤的成名之路不仅够晚,而且一波三折。
我们都曾走过人生低谷,但你体会过十几年都深处谷底不见光的绝望吗?
黄渤有。
大概没几个人知道,早在1993年,19岁的黄渤就组了个“蓝色风沙”的唱跳组合出道。
唱片公司因为丑拒绝包装他,他只能去给杨钰莹当伴舞。
黄渤前后唱了7年的歌厅,当了8年的舞蹈老师,但也只限于养活自己。
等着等着,与他一起出道的毛宁、杨钰莹火了,和他一样唱歌厅的满文军、满江、周迅和她当时的男友窦鹏也火了,黄渤还是没火。
他一身才华,却一穷二白。
看着周迅带朋友来歌厅消遣,他心酸着叹了口气,“她们来唱歌就是玩儿的,可我,得养自己啊。”
青春最好的20几岁,别人出名了捞金了发达了,他说自己的都挥霍掉了,早上起来先呆坐半小时,想想接下去该干吗。
生活真是难啊。
在酒吧唱歌被客人刁难,跑龙套被导演羞辱,几番打击后他放弃了,折回老家,改开工厂做生意,结果一场金融危机,一夜之间血本无归,负债累累......
在最低谷的时候,是发小高虎拉了他一把,让他来剧组客串,他意外发现了演员这条路,于是以26岁的“高龄”考了北京电影学院配音系。
即使如此,在颜值定生死的演艺圈,相貌平平还没有背景的黄渤,要付出何等的努力才能立足呢?
黄渤拍戏,是会玩命的那种。
30岁的时候接到《疯狂的石头》,他异常珍惜,为了拍好偷面包的那场戏,他绕着高架桥跑了一整天,跑到整个人脱水。
35岁的时候拍《斗牛》,整部电影拍下来,他跑坏了30多双鞋。热情起来连导演都怕。
有一场戏导演管虎连连称赞,可以了可以了,黄渤却较劲:“你觉得这叫牛X?那我再给个更好的。”
然后他连续拍了130多遍,直到自己满意。
老天有时候真的不公平,分给你一手烂牌,让你看不到翻盘的希望,但他也时常将心比心,从不亏待每一个努力的
人。
《疯狂的石头》让他在圈里崭露头角,《斗牛》助他拿下金马奖影帝,这之后黄渤彻底红了。
各种电影邀约不断:《泰囧》《心花怒放》《西游降魔篇》《亲爱的》《无人区》《冰之下》......到2018年,他参演电影的票房已经突破76亿,他成了各种制作人眼里的香饽饽,有他的电影就有票房,媒体称他是70亿先生。
从前成为他绊脚石的颜值,如今却成了他吸金的招牌,因为这圈子好看的皮囊总是千篇一律,而黄渤却独一无二。
好到林志玲都想倒追他,“黄渤是我的理想型,如果黄渤没有结婚,我一定会把他追到手。”
最难熬的日子里他练下的唱歌跳舞的基础,如今都成为他加分的绝技。别人卖萌卖颜惶恐地吃着青春饭,他却成了这个圈子众望所归的实力派:能歌善舞,才华横溢,会演戏,会主持,多栖发展。
生活对他的多番考验,没打垮他,却成就了他的高情商,他成了圈里出了名的会说话的人。人生曾经对他很难,于是他总想着让别人好过些。
去年,44岁的黄渤给自己了一份迟到的礼物,花费3年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第一次当导演就挑战人性主题的大制作电影,票房成功突破10亿,好评如潮。
别人十年磨一剑,黄渤走了16年,但有什么关系,人生是一场没有裁判的马拉松,路长得很,不必抢跑,耐力比一时的速度重要得多。
老实说,黄渤是这个圈里的“晚辈”,入行晚,出道晚,成名更晚,但他比许多人都来得平淡,不因姗姗来迟而自卑,也不为中年发迹而自得。
如他所说,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
人到四十,他真的活不惑,活真实。
⒉
沈腾的运气要比黄渤好很多。
他是有过颜值的人。
沈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戏读表演系的时候,不是校草,也是男神。
晒出来的旧照放现在,也绝对秒杀各路小鲜肉,有人说这不是杨洋吗?
然而颜值并没有让他爆红,哪怕有一点名气也好。
毕业沈腾加入刚组建的开心麻花剧团,最惨的时候,一场话剧只有6、7个观众,比台上的演员人数还少。
就这样不红不火地熬着,直到第十年才有了转机。
2012年和开始,开心麻花的小品连续4年登上春晚。全国观众都记住了沈腾扮演的那个贱兮兮又有点二的“郝建”。
沈腾终于开始火了。
等待了10年的成名,换别人都是马不停蹄地商演、广告、通告,沈腾偏不干,很多剪彩、开业之类的活动找来,开的价钱对他来说都是天文数字,他都一一拒了。
他说:
“我发现我这人就是穷横穷横的,做的事必须得有一定格调,low的事不愿意去做。但是往往越low的事赚钱越快,我不想在将来某个时候会有想把自己之前做的事屏蔽掉的念头。”
他眼里,把喜剧演好才是有风骨的事。他似乎有一种胸有成竹的笃定,该来的总会来,不是早一点,就是晚一点。
他不甘心只是观众眼里的那个春晚演小品的,不是话剧人,也不是电影人,大家都认得“郝建”,却没人知道“沈腾”。
这时候的沈腾,已经36了。
很轴的沈腾,拿出从零开始的心态,和新人们一起参加《欢乐喜剧人》这样的综艺比赛,去拿冠军,为自己证明。
为了角色,胖了又瘦,瘦了又胖,最后就索性定型成了油腻大叔的形象,要什么帅气,搞喜剧的,观众开心了最重要。
有颜的人迟早会被更有颜的人替代,而才华会让人一直追随。
蓄积久了,总能等来爆发的一天。
2015年,沈腾主演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以黑马姿态,在强手如林的国庆档创造出近15亿的票房成绩。
沈腾这个名字,彻彻底底的爆火。
这一次,又是数不清的剧本找上他,更多的邀约纷至沓来。
当时电影局有一个统计,编剧递剧本的时候,要拟定好主角的演员,统计下来沈腾排第一。他成了万人追捧的票房担当。
那时候很多人都劝他,“趁这个最好的时候还不赶紧捞钱”,喜新厌旧的娱乐圈,前浪推后浪的例子太多了,赚钱要趁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