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钱币交流圈
专注古钱币收藏行业,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〡关注公众号〡 送精心珍藏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雷克萨斯,“靴子”落地 ·  19 小时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高薪招聘数万人?雄安集团回应 ·  昨天  
高绩效HR  ·  未来3年,不懂AI的HR可能会被取代! ·  2 天前  
HR圈内招聘网  ·  网友问DeepSeek:我找不到工作,没有存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钱币交流圈

玩原坑古钱币,到底在玩什么?

古钱币交流圈  · 公众号  ·  · 2019-09-09 08:40

正文


所谓“原坑钱”是指历史上由于某种原因埋藏于地下的古钱币窖藏。自从2003年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古钱币窖藏被大量发现,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丰富自己的藏品。


但是这些原坑大多数的原坑被简单分类后出售,其中蕴藏的一些重要信息却被忽略,例如:个品种的数量、串联方式、窖藏方法以及特殊地域性钱币的数量等等,这些资料一旦散失也将是无法弥补的,呼吁大家也做一下简单的记录。



今天,我们来简单的总结出以下几点认为可以进一步研究(以内蒙东三省窖藏为例):


一、埋藏地的信息


据探宝人讲,每个窖藏的周围一定会有别的其他窖藏,相距不会超过300米,这正好印证了历史所记载金代人以部落形式散居,一般依家庭血缘等为纽带,和则为民,战则为兵的特点,历史书籍对金代史实记录简单,这一个个出土地正好可以补史籍所缺。


二、金辽时期的货币制度


由于土壤与气候的原因,内蒙东三省的许多窖藏保存完好,甚至于结串的麻绳也未腐烂,这为当时的串联单位留下了实证,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金代末期的铜钱是依崇宁为隔断的,三个崇宁后边是9-10个左右折二,再就是100个小平,崇宁、折二、小平的个数比例大致为1:3:33,每5个单元为一串,这应该是一緍或一贯。


三、考证史实


曾经在2006年时出土过一个千斤左右唐代窖藏,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开元,基本直边未流通,出土乾元5000余枚、大历建中700余枚、开元孕星1300枚、会昌5千枚绝大多数被兴,刚开始很奇怪大历建中应该为新疆所铸,出现于东北很罕见,后经一位西安朋友指点,应该是唐晚期的一次征伐渤海国的战争军饷,取自于国库,故背兴多,军队为突厥故大历建中多,查考唐史确有其事。



四、留有年代印记


东北金代窖藏南宋钱至淳熙十为止,也就是公元1184年,作为宋金间的经济交流纽带,一定是有重大事件发生隔绝了货币交流,至此现象。


五、揭示未知秘密


过去史书记载模糊,辽金时期东北的人口数量不详,大多数人认为人口稀少,从近年众多的窖藏来看,每个窖藏代表一个定居点话,几千个窖藏代表当时东北至少有百万 人口,呈依山傍水散居。


六、留有当时人特定的标记,比如一方官印、一个鹿角、一面铜镜等,显示出埋藏人还是要回来的,却永远的离去了,这其中原因何在?


七、印证各地区间的交流


黑龙江窖藏中辽钱数为3000分之一,辽宁辽坑为500分之一,金代窖藏为1500分之一,山东坑更低,依据铸造地的远近而递减,如果采集到足够的数据应该可以建立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体现流通频率。同时还伴出西夏钱、天福镇宝,这距离可很远呀!


八、崇宁通宝和重宝是不等值的,崇宁通是当十、重宝是当五,金代一贯为700文左右,一贯=5缗。


原因很简单,如果通宝和重宝等值,流通中会自然混合,也就不会在不同的窖藏中出现同样的比例。据记录:通和重的比例始终在1:2~2.5之间,后来经过观看未散的实物才知道,每一贯有5个通宝为50文,45枚左右折二90文,500个左右小平为500文,其余的拿重宝找补700-500-90-50=60/5,=2.4枚。

星标方法

想要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消息

请把古钱币交流圈设为星标


如何设置星标


如果你是安卓手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