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正值青春年华的张法英走出象牙塔,怀着对老师这个职业无限的崇敬和向往,走进了鹤峰基础教育学校的大门。31的栉风沐雨,她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从春华到秋实,从青丝到白发。时光荏苒,她热爱教育的初心不改;岁月更迭,她奉献孩子们的情怀没变。
用真知根植教育
大道无言,师爱有声。在家长的眼里,张法英是有名的严师,但孩子们却亲切地叫她“张妈”。张法英用无私的,理性的,智慧的爱关注着她的每一位学生。
2008年的秋天,一批新生来到鹤峰县实验中学,他们犹如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热情奔放,可唯有一个姓陈的孩子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凭老师多年的经验,张法英知道这孩子一定有着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经历,她下决心一定要让他笑起来!她找他谈话,和他很随意地聊天,还专门召开班委会,发动班上同学一起关心他帮助他。慢慢地,他变得开朗起来,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八年级时,他参加学校运动会,夺得三个项目的冠军,并参加了接力赛和拔河等团体项目,充分展现了他“运动达人”的天赋,成了同学们的“偶像”。在他的脸上,大家看到了久违的自信的笑容。在学习上,只要他稍有进步,张法英就会表扬他。并在班上利用“结对子”的形式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就这样,他的成绩慢慢有起色了。
正是由于张法英无微不至地关怀,2011年中考,这位学生创造了一个奇迹,初一入学时只有年级300多名的他考上了恩施高中。陈同学说:“张老师,我的初中时代如果没有您,我都不知道我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您就是我的妈妈老师!”从此后,张法英就变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张妈”。
用真情诠释教育
张法英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并常年担任班主任,她还担任了学校教科室主任。
在教学上,她深钻教材,狠抓落实。张法英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的是极致的“细心”。张法英在教科室主任这个岗位上,统筹安排,精细管理,带领团队冲锋陷阵,为学生前途、学校声誉,保证中考质量殚精竭虑。她重师培师训,注重上下传承,极力做好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实验中学的英语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成就几乎都成了全县基础教育的天花板。这其中,张法英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耐心、细心、慧心,张法英“三心”并用,在不同的岗位上协调出不同的色调,交出了让大家信服的答案。
张法英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恩施州三八红旗手、首届“恩施州名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