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前线
InfoQ十年沉淀,为千万技术人打造的专属AI公众号。追踪技术新趋势,跟踪头部科技企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落地案例。囊括网站和近万人的机器学习知识交流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R1-Nature:在小模型上复现R1推理 ... ·  12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15星]OctoTools:一个无需训练 ... ·  12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59星]ThinkDiff:让扩散模型具 ... ·  昨天  
机器之心  ·  200多行代码,超低成本复现DeepSeek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I前线

微信也接不住DeepSeek的流量?

AI前线  · 公众号  · AI  · 2025-02-17 15:54

正文

作者 | 罗燕珊、褚杏娟

在刚过去的周末,微信开始灰度测试接入 DeepSeek。部分被灰度到的用户在微信对话框顶部的搜索入口,可以看到新增的 “AI 搜索” 选项;点进去后,就能体验 DeepSeek-R1 满血版模型。

而这并非腾讯体系内唯一接入 DeepSeek 的产品。包括腾讯文档、QQ 音乐、腾讯云 AI 代码助手、腾讯元宝在内的多个腾讯旗下产品,都在持续接入。

并且,近一个月来国内外云计算头部厂商、手机厂商、车企以及各互联网平台 / 产品,也都纷纷接入或支持 DeepSeek,整个行业可以说是掀起了“凡是产品都要搭配 DeepSeek” 的浩大入驻潮,入驻名单更新之快已经让人目不暇接。

如今,一向谨慎的微信也加入这股浪潮,这背后究竟有何考量?而对于那些纷纷追随 DeepSeek 的大厂来说,高昂的接入成本和潜在收益又该如何衡量?

微信也想接 DeepSeek 这波流量

在国内,拥有超 10 亿用户规模的微信是当之无愧的 “超级 App”。其社交、支付、内容分发、搜索等多重生态,构成了庞大的流量闭环。PingCAP 副总裁刘松在接受 InfoQ 采访时表示,DeepSeek 具备强大的推理能力,再加上它是开源的,部署灵活,对个人与企业都有极大吸引力。 微信此时接入 DeepSeek,显然也是想抢先抓住用户“想用 AI”这波流量

“DeepSeek 把深度推理和搜索结合起来是一个 ‘王炸’,而微信本身拥有内容 + 用户 + 搜索的完整生态,并且背后沉淀了海量高价值内容,它们的结合,很大概率能带来极大的用户价值。”刘松分析道。

面对一向以克制著称的微信这次如此迅速地接入 DeepSeek,得到 App 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在其公众号中分析称,只有两个“可能”能用来解释微信的这个“从克制到突变”,第一个可能是这个 AI 的机会或者说是新点子,在张小龙心目中,属于剩下 1% 的好机会;第二个可能是整个事件恰逢春节,属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或者“君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作为一个早期灰度测试功能,并没有经过张小龙审批的环节。

另一方面,DeepSeek 的接入也让微信在 to C 端具备了“轻量版 RAG(检索增强生成)”能力。刘松举例说,腾讯的“ima 知识库”产品(微信里也有小程序版本)也已经接入了 DeepSeek,用户可以通过微信直接上传文档、图片等信息,这对于 C 端或服务端的业务价值非常大,千行百业的用户都可以基于微信构建自己的专属知识库。

根据 公众号“共识粉碎机” 消息,其从供应链看到腾讯加单了 10-20 万张 H20,其判断就是用在了微信版 Deepseek 上。“每张 H20 可以支持 500 个 Deepseek 满血版用户同时使用,这意味着 10-20 万张 H20 可以支持 5000 万 -1 亿用户同时在线用户,这基本满足了微信第一批 Deepseek 用户的用量,也超过了 ChatGPT 的同时在线用户。”

目前 H20 成本不到 1 万美金,对应集群 1.5 万美金,假设 10-20 万张卡差不多是 20 亿美金;按照 AWS 最新的折旧定义修改,GPU 能用 5 年,平均一年的折旧成本是 4 亿美金。“共识粉碎机”表示,Deepseek 已经让成本降低到巨头充分可以试错,而且不影响主营业务了。

虽然但是,DeepSeek 目前在微信里也是避免不了服务繁忙的局面:

图片

先不考虑挣钱而是抢占流量

DeepSeek 虽然开源,但推理对算力的消耗依然显著。一旦出现大规模用户接入, GPU 云资源和后端成本是非常可观的。业内有人推测,那些接入 DeepSeek 的头部大厂每天可能要承担数以亿计的成本支出。

潞晨科技创始人尤洋曾表示,如果每日输出 1000 亿 token,基于 DeepSeek 服务每月的机器成本是 4.5 亿元,亏损 4 亿元;用 AMD 芯片月收入 4500 万元,月机器成本 2.7 亿元,这意味着亏损也超过 2 亿元。

刘松强调,现在很多大厂更看重的并不是眼前的盈利,而是流量,能否先吸纳更多用户与开发者,让他们在自家平台上搭建或使用 DeepSeek 的能力。因为 一旦用户规模成型,后期在增值服务或平台生态上变现才有了更多可能性。

「极客搜索·AI 版」日前也宣布接入 DeepSeek,其研发负责人李显伟对 InfoQ 表示,“大厂接入的成本和收益,短期看都是亏钱的生意,都是公司花钱给用户提供免费的服务,当然大厂本身就有钱有算力,部署的成本也不高,相当于把他们的算力盘活了,用他们的算力给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而从长期看,李显伟认为,如果场景做得好,能把用户留在自己平台的话(接住并留住这些流量),以后想变现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如果接入之后跟自己的场景融合得不好的话,说白了就只是单纯地接入,那想变现可能比较难,做不出差异化的体验来的话,你一收费或者体验一不好,用户就去其他的平台了。”

总的来说,行业目前正处于这样的一个时刻:DeepSeek 的强推理能力和开源特性让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公有云和私有部署,并且,所有人都想尝试 DeepSeek,这或能大幅推动应用生态的快速发展。

关于未来的商业逻辑如何形成,刘松认为,一旦 DeepSeek 驱动的应用能够带来实际收益,云厂商、大模型供应商就有了变现的窗口。例如,在某个行业,基于 DeepSeek 的 AI 应用可以面向 C 端用户提供付费订阅服务,开发者从用户处获得收入后,再将部分费用支付给云计算厂商或算力提供商。其预测, 3 个月左右或可以看到跑出来的商业模式。

结束语

目前,各大 App 都在积极接入部署 DeepSeek,几乎同一天,百度搜索宣布将全面接入 DeepSeek 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知乎答主江睿谨认为,这本质上还是在保护各大 APP 的独占内容,是一种积极自我防御。

虽然各个平台都表示自己接入了 DeepSeek,但一些网友表示,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平台会得到不用的答案。因此,一些人士认为,拥有数据主权将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

声明:本文为 AI 前线翻译整理,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直播预告

2 月 11 日至 2 月 27 日,AI 前线视频号、InfoQ 视频号、霍太稳视频号带来 DeepSeek 系列直播,解析 DeepSeek 爆火背后的技术突破、商业化路径与行业影响。从 纯强化学习复现 o1 能力到算力控制,从创新文化到 AI 竞争格局,每场直播都深度解析一个关键问题。

📅欢迎扫码二维码预约直播,一同探索 DeepSeek 如何引领 AI 领域的创新与未来!

图片

会议推荐

在 AI 大模型技术如汹涌浪潮席卷软件开发领域的当下,变革与机遇交织,挑战与突破共生。2025 年 4 月 10 - 12 日,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将在北京召开,以 “智能融合,引领未来” 为年度主题,汇聚各领域的技术先行者以及创新实践者,为行业发展拨云见日。现在报名可以享受 8 折优惠,单张门票立省 1360 元,详情可联系票务经理 18514549229 咨询。

图片


今日荐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