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PRdaily
IPR Daily(iprdaily.com)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产业媒体+产业运营服务平台。提供全球知识产权产业资讯、科技情报、政府政策;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并为投资人、权利人提供产业服务。我们客观敏锐的记录分享知识产权产业每一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A娱乐法  ·  与韬安交流合作的快捷方式 ·  2 天前  
TA娱乐法  ·  与韬安交流合作的快捷方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PRdaily

DeepSeek来袭:专利代理行业进化的“奇点时刻”来了吗?

IPRdaily  · 公众号  · 知识产权  · 2025-02-14 07:30

正文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将深入剖析专利代理行业为何会成为AI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探讨真正的替代危机并非AI取代人,而是‘AI化’的代理师对传统代理师的挑战。”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 李佳俊 张翔平 段和段虹桥金牌律师

在当今这个科技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来的时代,新兴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DeepSeek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众多领域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诸多行业的发展开辟出全新的道路。专利代理行业,作为服务于创新的关键一环,自然也无法置身于这场变革的漩涡之外。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悄然发生着改变。深入探讨DeepSeek对专利代理行业的影响,并分析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仅对专利代理从业者至关重要,也关乎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

专利代理行业一直以来都在创新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连接着创新主体与专利审查机关,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受法律保护的专利的重要桥梁。在过去,专利代理师们凭借着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无数企业和个人完成专利申请,维护他们的知识产权。然而,随着DeepSeek这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行业格局开始发生动摇,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受到了冲击。这也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专利代理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专利代理行业为何会成为AI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探讨真正的替代危机并非AI取代人,而是“AI化”的代理师对传统代理师的挑战。同时,为专代从业者指明在新环境下的四大进化方向,以及思考如何让AI成为创新服务的“倍增器”,助力专利代理行业实现新的跨越。

1


为什么专利代理行业会成为AI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


图片

与金融、医疗等传统行业相比,专利代理行业有着自身独特的行业属性,这使其天然具备拥抱AI创新的三重基因,也让它顺理成章地成为了AI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

(1)创新服务者的“工具自觉”


专利代理行业作为服务技术创新的领域,对技术工具的敏感度极高。从早期计算机制图工具在专利申请中的应用,到如今各类功能强大的专利数据库,这个行业始终在积极探寻并引入新的技术工具,以此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计算机制图工具的出现,让专利申请中的图纸绘制变得更加精确、高效,大大减少了人工绘制的误差和时间成本。专利数据库则为代理师提供了海量的专利信息资源,方便他们进行检索、分析和对比,为专利申请和审查提供有力的支持。

这种对技术工具的敏锐嗅觉,源自专利代理行业的本质。专利代理师们的工作是为创新成果提供专业的法律保护,而创新往往伴随着新技术的诞生。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服务这些创新,代理师们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工具。他们深知,只有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例如,在一些新兴的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创新速度极快,专利代理师如果不能及时掌握相关的技术工具,就很难跟上创新的节奏,无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2)AI技术本身的“专利引力”


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在算法、大模型架构、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正成为专利申请的新热点。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37.8万件,同比增速超40%。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活力和巨大潜力。

专利代理师们身处这个行业,亲身参与到了这场技术革命之中。他们不仅要帮助客户撰写和申请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还要深入了解这些技术的创新点和应用场景,以便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准确地阐述发明的技术特征和优势。例如,在代理人工智能算法的专利申请时,代理师需要理解算法的核心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与现有技术的区别,这样才能撰写高质量的专利文件,提高专利授权的成功率。

同时,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专利代理师提供了新的机遇。他们可以通过代理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申请,积累丰富的经验,提升自己在新兴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还能为他们开拓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3)审查端的“效率倒逼”


图片

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

这种审查效率的提升,对专利代理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像数码相机的出现倒逼胶片行业进行变革一样,专利代理机构为了适应审查端的变化,不得不加速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如果代理机构仍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依赖代理师的个人经验进行专利申请的准备工作,那么在审查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专利申请被驳回或者延迟授权。

为了应对审查端的“效率倒逼”,专利代理机构需要加强对代理师的培训,让他们掌握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方法,提高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同时,代理机构还需要优化内部的工作流程,引入先进的管理系统,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真正的替代危机:不是AI替代人,而是“AI化”的代理师替代传统代理师

图片

当行业内还在热烈争论“AI能否取代专利代理师”这个话题时,一个更加现实且严峻的问题已经悄然浮现:掌握AI工具的代理师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这种代际更替的背后,实际上是三种关键能力的巨大差异。

(1)与创新主体的“认知同频”


在当今的科技创新环境下,科创板IPO问询中,很多企业都被要求详细说明AI技术的应用场景。这意味着,创新主体对于AI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他们的技术团队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AI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专利代理师仍然依赖传统的检索方式,就很难与客户的技术团队建立起有效的技术对话,更难以赢得客户的信任。

以某家专注于AI芯片研发的企业为例,其技术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广泛使用人工智能先进工具进行代码调试和算法优化。当该企业寻求专利代理服务时,如果代理师对这些先进的AI工具和技术缺乏了解,就无法准确理解企业的技术创新点,也难以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充分体现企业的技术优势。相反,那些掌握AI工具的代理师,能够与企业的技术团队进行深入的交流,理解他们的技术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专利代理服务。

这种与创新主体的“认知同频”,不仅体现在对技术工具的了解上,还体现在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上。掌握AI工具的代理师能够及时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专利布局建议,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2)与审查机关的“能力对标”


各国知识产权局的审查员借助AI系统,可以快速定位专利文献,进行高效的检索和分析。这使得审查员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现有技术,对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相比之下,传统代理师若仅依赖个人经验应对审查,就如同冷兵器对阵数字化部队,在效率和准确性上都处于劣势。在实际的专利申请过程中,审查员可能会通过AI系统发现一些代理师未曾检索到的现有技术,从而对专利申请的创造性提出质疑。如果代理师不能及时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进行回应,就很容易导致专利申请被驳回。

为了与审查机关的“能力对标”,专利代理师需要掌握AI检索工具和分析方法,提高自己的检索效率和分析能力。通过使用这些工具,代理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现有技术,提前发现专利申请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同时,代理师还需要加强与审查员的沟通,及时了解审查意见,利用AI工具进行有效的答辩,提高专利授权的成功率。

(3)技术学习能力的“代际差”


图片

近期,中科院发布的AutoPatent框架能够自动生成高质量专利文档,这一技术创新在专利代理行业引起了轰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专利文档的生成效率,显著拉大了行业间的效率差距,加速了行业分化。

对于那些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代理师来说,此列框架等新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使他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专利文档,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对于传统代理师来说,如果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学习和应用这些新技术,就会在竞争中逐渐落后。

这种技术学习能力的“代际差”,不仅仅是对新技术的掌握速度不同,还体现在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上。年轻一代的代理师往往对新技术有着更高的接受度和学习热情,他们能够更快地将新技术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而传统代理师则需要克服思维定式和学习障碍,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技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新能力坐标系:专代从业者的四大进化方向


图片

在AI技术重构的工作环境中,专利代理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行业变化,专利代理师需要建立新的能力框架,朝着四个方向进行进化。

(1)技术素养能力


在当今的专利代理领域,技术素养已经从过去的“加分项”逐渐转变为“必备条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利申请涉及到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技术等。如果专利代理师不具备相应的技术素养,就很难准确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撰写高质量的专利权利要求。

以AI芯片的专利申请为例,理解Transformer架构的注意力机制至关重要。只有深入理解这一机制,代理师才能准确把握AI芯片的技术核心,撰写能够充分保护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利要求。在审查意见答辩中,掌握对比学习的底层逻辑同样不可或缺。当审查员对专利的创造性提出质疑时,代理师可以运用对比学习的原理,精准回应审查意见,阐述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和优势。

为了提升技术素养,专利代理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课程、阅读前沿的科技文献、与技术专家交流等方式,拓宽自己的技术视野,加深对各类新技术的理解。同时,代理师还需要关注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其应用到实际的专利代理工作中。

(2)人机协同能力


随着AI技术在专利代理行业的广泛应用,人机协同能力成为了衡量代理师水平的重要标准。顶尖代理师已经开始培养“AI思维”,他们善于将模糊的需求拆解为精准的提示词,通过与AI进行高效的交互,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在实际工作中,代理师可以用Chain-of-Thought引导AI提炼申请文件。例如,在代理一项复杂的机械发明的专利申请时,代理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逻辑清晰的提问,引导AI逐步生成详细的申请文件,包括发明的背景、技术方案、附图说明等内容。然后,代理师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框架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代理师还可以通过多模态交互验证技术可行性。例如,在涉及到虚拟现实技术的专利申请中,代理师可以利用AI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多模态交互功能,对技术方案进行模拟和验证,判断其是否具有可行性。人机交互的精细程度直接决定了服务质量的高低,只有实现人与AI的深度协同,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专利代理服务。

(3)创新探索能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专利代理市场中,创新探索能力成为了代理机构脱颖而出的关键。部分代理机构已经开始尝试将技术交底书分析拆解为“AI预处理+人工校准”的双链路模式。通过AI对技术交底书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处理,提取关键信息,然后由代理师进行人工校准和完善,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

更有一些团队探索出了“技术预见—专利沙盒—动态布局”的新工作流。技术预见是指通过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提前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创新点。专利沙盒则是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对新的技术方案进行试验和验证,评估其专利价值。动态布局是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利布局策略,确保专利布局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代理机构的服务效率和质量,还改写了行业服务标准。专利代理师需要积极参与到这些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和价值的服务。

(4)前瞻洞察能力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前瞻洞察能力对于专利代理团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专利代理团队负责人需要依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趋势,规划团队人员的能力升级路径。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专利代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团队负责人可以组织团队成员参加人工智能技术培训课程,学习AI检索工具、分析方法等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团队成员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拓宽他们的技术视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