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玲珑
玲珑汇聚了大量好看又有趣的女孩儿。在这里,有帮你提升自我的各种干货技巧,有让生活更幸福的精选好物,还有乐于分享的达人。玲珑陪着姑娘们一起,创造更美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彬彬有理  ·  他俩才是《再见爱人》的最大赢家? ·  昨天  
宛央女子  ·  这个女明星极虚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玲珑

内向者在说话前思考,外向者通过说话思考

玲珑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17-06-11 12:00

正文


说两句:


今天的推送,分享一篇来自《大西洋月刊》关于内向者的经典文章。


说这篇题为《关怀你身边的内向者》的文章是“内向者圣经”,一点也不为过:它最早发表于2003年,在今后的几年中,它为《大西洋月刊》带来的读者流量,超过了任何一篇其他的文章,足见它的话题性和内容之击中人心。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者,但在平日里常常在解释自己性格特质时遇上麻烦,那这篇文章非常值得一读。


本文的作者Jonathan Rauch是美国新闻界非常有影响力的记者及作家,也是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最重要的媒体界推动者之一。


好啦,不多说了。希望大家能在这篇文章中,找到你需要的解答。



《关怀你身边的内向者:一个被误解的群体的习惯和需求》


作者:Jonathan Rauch

翻译:王相宜

 


你认识的人中,有没有哪个人每天需要几个小时时间独处?他非常喜欢关于感受或想法的安静谈话,也可以对着一大群观众发表激昂的演讲,但在一小群人中或者在闲聊时显得很笨拙?有人硬拉着他,他才会去参加派对,然后需要用那天剩下的时间恢复情绪?如果有人出于友好,跟他搭讪,说些客套话,他会怒气冲冲,一脸愁容,嘟嘟囔囔,或者畏畏缩缩?

 

如果有的话,你是否对他说过他“太严肃了”,或者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你是否认为他清高、傲慢、粗鲁无礼?是否曾经加倍努力想把他拉出家门?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很有可能是遇到了一位内向者,而且你关心他的方式不太恰当。


近些年,我们对内向者的很多习惯和要求有了科学认识。通过脑部扫描,我们甚至知道,内向者处理信息的方式与其他人不同(这不是我编出来的)。


如果你在这个重要问题上未能跟上潮流,请相信我,不是只有你一个是这样。内向者可能很常见,但他们也是美国以及全世界最被误解、最受委屈的人群之一。


我知道。我的名字叫乔纳森,我是一名内向者。


哦,有很多年时间,我否认这一点。毕竟,我拥有很好的社交技巧。我不孤僻,也不厌世。大部分情况下吧,我一点儿也不害羞。我喜欢探索亲密想法或热烈兴趣的漫长谈话。但是最终,我醒悟了,并向朋友和同事们坦露了这一点。


这样做了之后,我发现自己可以免于遭受很多具有伤害性的误解和刻板印象。现在,我在这里告诉你,要想体贴、支持你那些内向型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你需要知道什么。


记住,你认识、尊重、每天打交道的某个人是一名内向者,你很可能正在把他逼疯。了解一些警示性迹象会对你有帮助。




 

我挺好,你也挺好,但我们不用多聊


什么是内向?它的现代意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和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如今,它是个性测试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广泛使用的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内向者不一定害羞。害羞的人在社交场合焦虑,恐惧或自责,内向者通常不会这样。内向者也不厌世,虽然我们有些人的确赞同萨特的观点,甚至认为“地狱就是和别人一起吃早餐”。相反,内向者是那些觉得其他人令人厌倦的人。

 

外向者跟其他人在一起时充满活力,自己一个人就会萎靡颓废。他们似乎经常对自己感到厌倦,或者自己一个人就会很无聊。让外向者独自呆两分钟,他就想给别人打电话。


相形之下,我们内向者社交了一两小时之后,就需要关机充电。我自己的惯例是,每社交一个小时,就需要大约两个小时独处。这不是孤僻。也不是抑郁症的迹象。不需要药物治疗。对内向者来说,与自己的思想独处像睡眠一样能起到恢复精神的作用,和吃饭一样能给我们提供营养。


我们的格言是:“我挺好,你也挺好——不要太多接触。”

 

有多少人是内向者?我通过快速谷歌搜索的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彻底研究。答案是:大约25%。或者,将近一半。又或者,在普通人群中占少数,但在有天分的人群中占大多数——这是我最喜欢的答案。



 

内向者被误解了吗?是的,我们正在被广泛误解,那似乎是我们的命运。教育专家吉尔•D•伯勒斯(Jill D. Burrus)和莉莎•肯齐格(Lisa Kaenzig)写道,“外向者很难理解内向者”。


内向者很容易理解外向者,因为外向者花费很多时间通过与他人进行滔滔不绝的、常常无法回避的交流来弄清自己是谁。他们和小狗一样容易理解。


但这不是双向的。外向者对内向性格几乎毫不了解。他们认为,陪伴,尤其是他们的陪伴,总是受人欢迎的。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需要独处,事实上,他们经常为这个提议感到不快。虽然我经常试图向外向者解释这个问题,但我从来不觉得他们中的任何人真的理解。他们当时听见了,然后就又会回来狂吠、叫喊。


一个误解:内向是情绪和个性上的吝啬

 

内向者受到了压制吗?我必须承认是这样。一方面,政界的外向者太多了,只有喋喋不休的人才会真的对政客这个职业感到舒服。


看看乔治•W•布什。再看看比尔•克林顿。他们似乎只有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才充满活力。再想想那少数几个登上政治巅峰的政治人士——卡尔文•库利奇和理查德•尼克松——更是证明了我的观点。


罗纳德•里根可能是个例外,传说中他的清高和私密很可能是深度内向性格的表现(我读到过,很多演员是内向者,而很多内向者在社交时感觉像演员),内向者在政治上不被认为“具有先天优势”。


因此,外向者主导着公共生活。这是一种遗憾。如果我们内向者掌管这个世界,它肯定会是一个更平静、更理智、更和平的地方。据说,库利奇说过,“你们难道不知道,如果我们坐下来,保持安静,那么,这个世界上五分之四的麻烦都会消失吗?”


(据说,他也曾说过,“如果你什么也不说,也就不会有人敦促你重复说过的话。” 如果有什么事比谈论自己更让内向者不喜欢,那就是重复自己说过的话。)

 

外向者对交谈和关注拥有无尽的欲望,所以他们也主导着社交生活,而且往往会设定期望。在我们这个外向型社会中,开朗被认为是正常的,因此也是惹人喜爱的,是快乐、自信和领导力的一个标志。外向者被认为心胸宽广,充满活力,温暖,有同情心。说某个人“喜欢跟人打交道”,那是赞美。


而人们往往用“有戒备心”、“不合群”、“矜持”、“木讷”、“沉默”、“私密”这些狭隘、不宽容的词来形容内向者,暗示他们在情绪和个性上的吝啬。我觉得,女性内向者受的苦更多。在某些圈子里,尤其是在美国中西部地区,一个男人依然可以保持过去所说的坚强沉默的性格,而内向的女性没有这个选择,所以更会被认为是胆怯、孤僻、傲慢。




 

内向者傲慢吗?算不上。我认为这个常见的误解与我们比外向者更聪明、更喜欢思考、更独立、更冷静、更文雅、更敏感有关。也很可能是因为我们不喜欢闲聊,外向者经常误认为那是出于不屑。我们往往在说话前思考,而外向者往往是通过说话来思考,所以他们的会议从来不短于六个小时。


最近,在关于《为什么外向者应该赚所有的钱》(Why Should Extroverts Make All the Money? ——这也不是我编的)一书的网上评论中,一个名叫托马斯•P•克鲁瑟的有洞察力的人写道,“外向者进行的半自白式谈话会让内向者分心。内向者不会直白地抱怨,而是会翻白眼,默默地对着黑暗诅咒。”仅此而已。

 

最糟糕的是,外向者完全不知道他们让我们经受的这些折磨。有时,他们98%缺乏实质性内容的谈话像迷雾一样让我们透不过气来,我们很想知道,外向者是否愿意听自己说话。不过,我们还是选择隐忍,因为关于礼仪的书籍——毫无疑问,也是外向者写的——认为拒绝谈笑是粗鲁的,谈话中的空白是尴尬的。


我们只能梦想着,将来有一天,当我们的情况被更广泛地理解时,当内向者权利运动开花结果时,我们说这些话不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我是一名内向者。你很棒,我喜欢你。但是现在,请不要说话。”


所以,该如何相处?

 

我该怎么做,才能让我生活中的内向者知道我支持TA,尊重TA的选择呢?首先,你要知道,这不是TA的选择,也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倾向。

 

其次,当你看到一名内向者陷入沉思时,不要问,“怎么啦?”或“你还好吗?”

 

第三,其他的什么话也不要说。



【广告时间】



内向者如果能有章可循地了解自己、了解“内向”,应该会更少困扰,更多的喜欢自己吧——K计划的第一期阅读行动组“内向力挖掘”就试图干这么一件事儿。所谓的内向力,并不仅仅是指内向性格的力量,也是指通过持续的“自我对话”,不断找到真正自我的能力。



扫描下方海报的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对“内向力挖掘”获取更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