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Med科技
关注生物、医药前沿研究进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巴比特资讯  ·  全球最大开源视频模型,现在也Created ... ·  昨天  
巴比特资讯  ·  马斯克20万块GPU炼出Grok-3,暴击D ... ·  昨天  
茅酒圈  ·  飞天跌破2200!茅台酒2月18日行情价 ·  昨天  
巴比特资讯  ·  图文并茂:DeepSeek R1 是怎么练成的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DeepSeek冲击之下,大模型六小强如何「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oMed科技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蔡林涛团队ACS Nano:新型纳米-细菌生物杂化技术在声-光动力/免疫联合治疗取得显著进展

BioMed科技  · 公众号  ·  · 2025-02-14 20:38

正文

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机械特性(包括高间质液压力和升高的细胞外基质机械刚性)限制了药物的扩散和渗透,导致大多数药物最终被困在肿瘤血管周围,难以深度浸润并均匀的分布在整个肿瘤。这种药物的低蓄积和不均匀分布显著降低了治疗效果,同时也是导致耐药性和转移性复发的关键因素。因此,克服实体肿瘤异质性的微环境,实现药物在肿瘤内的深度蓄积和均匀分布,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蔡林涛研究员 李文军副研究员 刘陈立研究员 团队 合作 报道了一种基于纳米-细菌生物杂化技术的活性“喷雾”生物杂化体(YB1–HCNs)。通过肿瘤微环境的触发,纳米药物(HCNs)伴随细菌(YB1)在肿瘤中的自驱运动能够广泛的分布在整个肿瘤中。在激光和超声(US)连续照射下,HCNs 可以产生兼具 II 型和 I 型活性氧(ROS)的声光动力治疗(SPDT)。该策略优化了 YB1 和 HCNs 在肿瘤的空间分布,最大化的提升了其治疗效果并激发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力。 相关工作以“Nanobiohybrid Oncolytic Bacteria with Optimized Intratumoral Distribution for Combined Sono−Photodynamic/Immunotherapy”为题发表在ACS Nano。
Figure 1.活性“喷雾”生物杂化体(YB1–HCNs)的合成、肿瘤分布及声-光动力/免疫联合治疗示意图
在研究中,为了进一步研究YB1-HCNs在肿瘤的高蓄积,我们也评估了超声预处理对深层肿瘤药物递送的影响(图2)。我们使用pimonidazole 和 FITC-MAB1 缺氧探针来描绘肿瘤中的缺氧区域,同时示踪肿瘤组织中的 YB1-HCNs。同时,使用荧光抗沙门氏菌抗体和 Ce6 荧光分别可视化 YB1 和 HCNs。如图 6b、c 所示,在肿瘤缺氧区域(绿色)检测到了 YB1 的红色荧光,表明其有效渗透和选择性定植到肿瘤深处。此外,经过超声预处理后,YB1 和 Ce6 的红色荧光以及 Ce6 的洋红色荧光在肿瘤区域均表现出明显的增强,表明超声预处理很好地促进了 YB1–HCNs 在肿瘤中的浸润。与未进行超声预处理的 YB1–HCN 组相比,半定量荧光分析进一步证实了 YB1 和 Ce6 在超声预处理组中的更高积累,YB1 和 Ce6 的积累分别增加了 2.2 倍和 3.2 倍,同时HCN的分布也更加均匀。
Figure 2 生物杂化体YB1–HCNs在超声预处理后的肿瘤分布
研究中,YB1−HCNs在小鼠模型中表现出卓越的治疗效果。单次给药后,原发肿瘤抑制率高达98.3%,且小鼠生存期延长至90天,因此我们也评估了YB1-HCNs在声-光动力治疗后诱导的免疫记忆效应,在初次治疗 90 天后,对原发肿瘤完全消退的小鼠用新鲜 MB49 细胞进行再次荷瘤评估(图 3)。对于用 PBS 处理的小鼠,再次荷瘤后小鼠肿瘤表现出持续生长。但对于通过 YB1-HCN声-光动力治疗后存活的小鼠,再次荷瘤后的小鼠没有出现明显的肿瘤生长,并且在这个组别中,所有小鼠在肿瘤移植后存活超过 30 天。对照组在移植后约 3 周后生存状况逐渐恶化,所有小鼠在 30 天内死亡。因此,基于 YB1–HCN 的联合治疗产生了强大的免疫记忆,以保护小鼠免受肿瘤的再次侵袭。
Figure 3. YB1–HCNs诱发长效的免疫记忆能力
为了解释这种强大的免疫记忆效应的机制,我们分别分析了从再次挑战小鼠的脾脏或淋巴结中收集的中央记忆 T 细胞(TCM)和效应记忆 T 细胞(TEM)的比例。根据流式细胞术数据,记忆 T 细胞在原发性肿瘤消退组的脾脏和淋巴结中均增加。
研究团队通过将纳米颗粒与溶瘤细菌结合,实现了药物在肿瘤内的均匀分布,解决了传统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内部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结合声动力治疗(SDT)和光动力治疗(PDT),实现了对肿瘤的深度穿透和高效杀伤,降低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治疗过程中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激活了机体的免疫系统,进一步增强了抗肿瘤效果,并形成了长期的免疫记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