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价格贵了,发电和供暖企业就嚷嚷,说亏损得过不下去。反之,煤炭企业也会有同样戏码。
作为投行金融分析员,几乎谁都想过,既然煤电之间价格矛盾永远存在,何不合并?但是,由于中国煤电势力集团的体量均极其巨大,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事情会变为现实。
今年,国企改革无边界。中国最大煤炭央企神华集团,与中国最大发电央企国电集团,竟然真的合并了。
资产价值1.8万亿的一次重大整合。
其中,神华一万亿,国电8000亿。双方都是世界500强,一个体量虽略大,但上市平台只有一个,另一个利润略少,但拥有足足7个上市公司。
双方势均力敌,这怎么合并?
国企,尤其是央企,是极为讲究层级、位置和头衔的特殊企业,因为央企领导人,随时可能变为监管部门负责人,甚至再往上走。因此,合并中,这双方的位置怎么摆?
国资委给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合并方案,而且,竟然彼此不伤面子。
请看。
首先,这两家超级合并,肯定不会只是诞生一家“神电”或“电神”的公司,这名字气魄不够,也没有标明本次央企改革的实质意义。于是,国资委让体量略大的神华集团先改名为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奠定整个合并的基石,表明国家整合能源大盘的总体设计方向;
其次,让这家公司作为母公司,吸收合并中国国电集团。
神华集团作为资产较大、利润较大、员工人数更多的合并方,是主动一方,在控股股东层面,取得名义优势。
再次,考虑了神华集团的面子,也得顾及国电集团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的地位。于是,在控股股东合并的同时,中国神华(这里是上市公司层面了)将旗下所有与国电电力(这里也是上市公司层面了)产生利益冲突的火电资产,全部拿出来做合资公司,避免一个控股股东(两家合并后)下两家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问题,毕竟,国家能源集团下属两家上市公司,假如做火电,那说不过去。
一句话,控股股东层面,神华拿下国电;上市公司层面,国电拿下神华。
整体大局,是神华的领导控盘,在资本市场运营主动权上,国电则卡位不动。
两家副部级,面子、里子均照顾到。
我们一般说合并,要么是上市公司吸并非上市公司,要么是非上市公司吸并上市公司,要么是上市公司之间之间吸并。
但是,这次神华和国电的合并,哪个套路也不是。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层面搞合并,而且,上司公司数量没有减少。极为特殊。
这么说吧,南车、北车合并,于是有了中车,但是南车、北车两个上市主体,只换取了中车一个上市主体,吃亏了。神华和国电合并,什么也没有失去,两者变得更强。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到底这次变革,更有利哪家集团旗下的主力上市公司?那请看市值,谁小,谁收益大,谁大,谁就不太敏感。
国电不到700亿,神华4000亿,开盘后,国电的动力会更大,毫无疑问。
一个好消息出来,行业内的小股票先涨停,就是这个道理。
央企大改革,不会止步于南北车,不会止步于联通混改,不会止步于煤电联营。更大的好戏,还在后面。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不会合并?为什么中国移动不会拆分?为什么东航和南航不会结婚?
都有可能。而这才是观察市场动向、判断投资机会的巨大乐趣所在。
其实,想想,宝能拿下万科,市场震动如此之大,嚷嚷了两年,但也不过是3000亿的买卖。而这次央企合并,18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