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海情报局
关注“中国制造”的星辰大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星海情报局

从发电企业看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武汉青山热电厂发展简史

星海情报局  · 公众号  ·  · 2024-03-06 22:55

正文

武汉青山热电厂发展简史

——从发电企业看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企业案例

青山热电厂的地位

青山热电厂是苏联援建的 156 项工程之一。

在苏联援建的 25 个电力工业项目中,青山热电厂的装机容量在所有电厂中排名第五,在火力发电厂中排名第三。

青山热电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山海关内建设的第一座高温高压火电厂,是建国初期中国火力发电先进技术的重要代表。

青山热电厂建成后长期都是湖北省的主力发电厂,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在湖北省名列前茅,年发电量占湖北省电网总发电量的比例一度超过 50% ,是湖北重要的能源基地。


青山热电厂的发展历程

1954 5 月,经重工业部苏联专家建议,国家电业管理总局决定将武汉热电厂定址在武汉市青山区,正式命名青山热电厂。同年 5 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开始兴建,工程代号 195

青山热电厂是是武汉钢铁厂的重要配套项目,是保障武钢顺利投产的能源基地。

青山热电厂首台火力发电机组在 1957 年投产,此后历经 10 期改扩建工程,最终建成了 12 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 100.6 万千瓦。

青山热电厂的发展历程贯穿新中国电力体制变革的各个重要时期,是中国电力发展和改革的缩影!


1 、苏联援建的一期工程

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是“一五”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的。

在一期工程建设中,先后有 18 位苏联专家参与援建。

一期工程共建设了四台发电机组: 1 1.2 万千瓦、 2 2.5 万千瓦、 1 5 万千瓦机组,总容量 11.2 万千瓦。

1955 11 21 日,一期工程动工,土建和安装任务分别由武钢建设总公司第二建设公司和电力工业部武汉基建局第四十一工程处承担。

第一台 2.5 万千瓦机组于 1957 5 27 日竣工,当年 8 21 日正式并网发电;另外 3 台机组分别于 1958 2 6 日、 10 5 日和 12 31 日并网运行。

1958 10 5 日投产的 4 号机组是华中地区的第一台 5 万千瓦高温高压机组。

1959 年初,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比国家计划提前 3 个月完成任务。

一期工程共耗资 9022 万元,装机容量占当时湖北省总装机容量 61.36%

从青山热电厂一期装机规模在湖北省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旧中国的工业基础是多么的薄弱,与世界工业强国的差距是多么的巨大!

所以说中国的经济是白手起家,这种说法并不为过。


2 、二期和三期工程

青山热电厂二期和三期工程一共只建成一座汽轮发电机组和一座锅炉。

二期工程只安装了 1 台国产 5 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利用一期工程 4 台锅炉的富余蒸汽发电。

5 号汽轮发电机组是国内早期制造的高温高压机组,设备制造质量、工艺比较差, 1959 12 31 日并网简易发电,只运行几天, 1960 1 月初即停机检修。

二期工程总投资 2252 万元,投产后青山热电厂的装机总容量为 16.2 万千瓦,占当时湖北省发电装机总容量的 51.6%.

三期工程只安装了一台锅炉。

三期工程总投资 3500 万元, 1960 10 20 日投入运行。

三期工程完成后虽然青山热电厂总装机容量没有增加,但由于增加了 1 台锅炉,使全厂汽轮发电机组的供汽得到改善, 5 台机组的实际发电量增加。


3 、四期和五期工程

1964 年,国家计委决定在青山热电厂四期扩建 2 5 万千瓦机组,工程于 1965 年底动工。

6 号发电机组于 1966 10 28 日投产,而 7 号发电机组一直到 1970 12 28 日才发电。

四期工程完工后,青山热电厂共安装了 7 套火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 26.2 万千瓦。

五期工程于 1974 年开始建设。

五期工程安装了 3 套火力发电机组,即 8 9 10 号机组,总容量 21.2 万千瓦。

其中 8 号机组的装机容量为 1.2 万千瓦; 9 10 号机组均为 10 万千瓦燃油机组。

9 10 号机组分别于 1977 11 23 日和 1978 1 30 日并网发电。

五期工程投产后,青山热电厂装机容量为 47.4 万千瓦,占湖北全省装机容量的 25.6%

4 、六期工程

1975 年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为解决一米七轧机的供电问题,国家决定对青山热电厂进行第六期工程建设,兴建 1 20 万千瓦燃油机组。

1977 1 月,六期工程动工, 1978 12 13 日,六期工程顺利建成投产。

20 万千瓦机组的投产,不仅扭转了湖北电网低频率运行的被动局面,且正处在武钢一米七轧机即将试车的关键时刻,满足了其试车冲击负荷的需要。

六期工程建成后,青山热电厂共有 7 台燃煤机组, 4 台燃油机组,总容量达 67.4 万千瓦,跨入了当时全国十大火电厂行列。


5 、七期工程

青山热电厂从 1978 12 月六期工程投产 1 20 万千瓦燃油发电机组至 1993 12 月,再没有进行新的扩建。

在此期间,湖北新建的荆门热电厂、汉川电厂、阳逻电厂等相继投产,湖北火电进入了高参数、大容量的发展阶段。

青山热电厂已经投产 30 多年,机组多、设备严重老化、经济性差,新建大容量机组,逐步替代更换或淘汰小机组是关系到电厂发展的头等大事。

1991 年开始,青山热电厂多次向上级部门提交报告申请“以大代小”,即用大容量的发电机组替代数量众多的小型机组,并在 1993 年获得批准。

1993 12 24 日,青山热电厂 30 万千瓦机组建设正式开工。

工程建设历时两年半, 1996 8 7 日, 30 万千瓦机组正式并网,工程总费用 13.4 亿元。

30 万千瓦机组的 以大代小 工程,使一个运行了 40 多年的老电厂,依然保持了湖北电网骨干电厂地位,在日趋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中带来生机。

经过 50 年的艰苦创业,青山热电厂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建设和改革创新,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发电机组 12 台,总装机容量 98.2 万千瓦的新型火电企业。

青山热电厂的年发电量达到 1168 亿千瓦时、供热 3.72 亿兆焦,为祖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湖北地区的经济腾飞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青山热电厂的改造

——油改煤工程和上大压小

1973 年至 1978 年,青山热电厂经过五、六期工程建成了 4 座燃油机组,总装机容量为 41.2 万千瓦,占全厂总装机容量的 61%

1979 年开始,国家的能源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不再兴建燃油锅炉,已建成的要逐步改为烧煤,未进行油改煤之前,要尽量压缩用油。

因此,青山热电厂的 4 台燃油锅炉长期处于备用调峰状态,每年设备利用小时不足 2000 小时。

1989 年开始,青山热电厂陆续将这些燃油机组改为燃煤机组。

虽然经过改造,但是青山热电厂的这些机组还是太老了,而中国的火力发电技术已经从高温高压发展到亚临界、超超临界了。

2000 年后,随着国家工业转型升级,为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政策,青山热电厂原 11 台老小机组相继关停。

2007 9 12 日, 1 号烟囱爆破拆除炸响湖北省关停小机组第一爆。

在关停老小机组的同时,青山热电厂抢抓发展机遇,建设先进的机组来替代老旧的小机组。

2011 11 19 日, 上大压小 的第十期改建工程建设的 13 14 号机组实现双投,成为国内最先投入运行的 35 万千瓦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

自此,青山热电厂一共安装发电机组 3 台,总装机容量为 103 万千万。


从青山热电厂的发展看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历程

青山热电厂自 1957 年第一台机组投产至 2000 年, 40 多年累计发电 861.3 亿千瓦时,为湖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山热电厂的主要发电设备,既有苏联 50 年代的产品,也有国内哈尔滨、上海、四川、武汉、广州等厂家 50~90 年代的产品。因此,青山热电厂在全国火电厂中享有新中国火电博物馆的称誉。

青山热电厂的历史是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青山热电厂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曲折和最后的成就。

从青山热电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进步对发展的重要意义!

1955 年到 1978 年,青山热电厂经过 6 期工程的建设,安装了 11 台发电机组,电厂的装机总容量才达到 67.4 万千瓦。

青山热电厂的这些机组单机容量普遍偏小,最大的不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