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亲切称为“马工”的马岩松和他主持的 MAD 事务所可以说是目前在国际上最成功的中国建筑师了。他们不仅在日本、美国、意大利、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完成了一系列优质项目,同时还在罗马和洛杉矶开设了自己的办公室,这些成就在当今中国建筑师中显然是独一档的存在。
众所周知,“马工”和 MAD 第一次在国际上惊艳登场,便是2005年在加拿大以“梦露大厦”方案,赢得了密西沙加(Mississauga)“绝对住宅社区(Absolute Residential Community)”公寓大楼的国际竞赛。那么,当年在这场竞赛中和
“马工”同场比拼的其它方案水平如何?今天,archrace 来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
“马工”当年初露锋芒的时刻。
竞赛过程
2005年12月,密西沙加新“绝对社区”的合作伙伴 Fernbrook Homes 和 Cityzen Development Group 发起了当时40年来大多伦多地区首次举办的国际公开建筑设计竞赛。竞赛的目的是提高密西沙加的建筑设计水平,并吸引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竞赛是针对
“绝对社区”内
的第四栋公寓大楼,位于 Hurontario 街和 Burnhamthorpe 路的东北角,这是密西沙加市最重要的交叉路口之一。当时,该社区已经有有两栋大楼正在建设中,第三栋也将于下一年的春季开始建设(这三座塔楼均有多伦多的一家名为 Burka Varacalli Architects 建筑事务所设计)。这第四座塔楼的高度将在50—60层之间(最终为56层),并将成为占地11英亩的
“绝对社区”
的标志性建筑。
竞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国际创意大赛,共吸引了来自70个国家的600多个团队报名参加,最终收到了92份参赛作品,这其中MAD也是唯一一组来自中国的设计团队(可见掌握信息是多么的重要!)。该竞赛旨在通过创建一组高品质的城市建筑来进一步发展充满活力的住宅社区的场地规划愿景,为密西沙加市中心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部分第一阶段参赛方案
©Fernbrook Homes,Cityzen Development Group
据建筑评论家 John Bentley Mays 在2013年发表在《加拿大建筑师(Canadian Architect)》上的文章介绍,竞赛的组织方 Cityzen 和 Fernbrook 有一个明确且易于理解的目标——“要在多伦多周围杂乱无章、非常冷漠的低层和中层郊区景观中留下一个巨大的、不可忽视的感叹号”
。
由于当时密西沙加的规划条例没有对高度或密度作出任何限制,因此,参赛团队被赋予了极大的空间,自由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开发商的竞赛简报中只规定了预期的公寓面积大小和数量。
竞赛的评审团由9名建筑师、工程师和企业家组成,共有6个团队入围了第二阶段,分别是:
Boyarsky Murphy Architects(英国);
Rojkind Arquitectos(墨西哥);
Quadrangle Architects Limited(加拿大);
Studio MWM(英国);
MAD office(中国);
Zeidler Partnership Architects(加拿大)。
在这组入围名单中,当时比较受关注的是来自墨西哥的
Rojkind Arquitectos,该事务所在2005年被《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评为十佳设计先锋公司之一,著名的雀巢巧克力博物馆、Foro Boca 音乐厅就是由他们设计。
关于“绝对社区”
“绝对社区”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密西沙加市中心 Burnhamthorpe 路和 Hurontario 街东北角一块占地11英亩的土地上。社区西南是“Square One”购物中心,北侧是密西沙加河谷绿地。这个社区于2003年10月开始推出,是密西沙加第一个克服距离和汽车需求以享受日常生活的规划社区。当时规划将容纳1,800个家庭居住,他们可以在步行几分钟的范围内,享受购物、餐饮、戏剧表演、艺术和各种运动设施。
©google earth
除了最初规划的4栋公寓楼(之后被增加到5栋),
“绝对社区”
的中心还有一座三层楼、30,000 多平方英尺的娱乐中心,它为住户提供了室内和室外游泳池、设备齐全的健身房、篮球场、排球场和壁球场、男女更衣室和桑拿浴室、带全套厨房的聚会室、媒体室、图书馆、会议室和全职健身教练。
在“梦露大厦(梦露大厦为当时的评论家给该建筑起的绰号)”两座公寓楼建成之后,当时这两栋楼内的公寓平均售价为450加拿大元/平方英尺(换算成人民币和每平方米的售价,大约是2.5万元/㎡),目前根据国外房产信息网 Zolo 的显示其平均售价大约在500—600加拿大元/
平方英尺
(换算成人民币和每平方米的售价,大约是2.8—3.7万元/㎡).
据说在
“梦露大厦”第一栋公寓产品面世之后,很快就被买家和投资者抢购一空,于是开发商立即决定让MAD负责相邻第二栋楼的设计,第二栋几乎“拷贝”了第一
栋的设计方案,但是也很快就售罄了,不仅如此,当时450加元/平方英尺的售价,也明显高于密西沙加的平均房价。
此外,2012年高层建筑和城市人居委员会(CTBUH)还将“梦露大厦”评为当年的“美洲最佳高层建筑”,可谓叫好又叫座!
入围方案
竞赛在2006年初公布了6个入围方案,
据 John Bentley Mays 在2013年发表的文章介绍,当时入围方案一公布,
公众发现尽管人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入围作品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评委们最终选出的作品令人失望,其中既有一些先进的想法(如 MAD 和 Michel Rojkind 提出的方案),也有完全常规的公寓塔楼方案。
竞赛方案说明
新建筑将通过这座充满活力的地标塔楼充分表达其作为 Hurontario 街和 Burnhamthorpe 路交叉口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强调其相对于密西沙加市中心的门户地位。
这座充满活力的建筑,其平面从下到上旋转360度,可以看到城市的各个方向。
垂直绿化也是这个方案的主要概念,从裙楼屋顶花园到每层的单元花园。
椭圆形平面向西南方向旋转45度,并改变每层楼的形状。
整座
住宅塔楼坐
落在面向 Hurontario 街和 Burnhamthorpe 路的两层高裙楼上。
裙楼的一角在街角处
打开,在建筑前
形成了
一个正式的
广场,使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一样
。
该方案提供了一个有凝聚力的设计,将私人和公共领域与人性化的舒适景观、公共艺术、照明、建筑前广场、露台、交通设施、多用途道路和沿着 Hurontario 街和 Burnhamthorpe 路的开放空间连接融为一体,以打造强大的步行文化和商业价值。
两层裙楼主要为公众服务,其屋顶花园和住宅的便利设施层也为公众服务。
Boyarsky Murphy Architects
左右滑动查看
图片版权©Boyarsky Murphy Architects
竞赛方案说明
该方案实际上由5个“塔楼”组成,以满足未来居民的不同需求、生活方式和梦想。四座住宅“塔楼”围绕着一座交通“塔楼”,为人们提供了社交机会。每座塔楼都有自己的身份或“品牌”,布局各不相同,从固定到完全灵活。这种建筑群意味着每座
“塔楼
”
都能获得最大的光照和视野,大多数公寓是两面采光的,还有25%的公寓是三面采光。
在建筑的公共区域没有“封闭走廊”,它们是开放空间,设有座位区、景观采光井和观景点。纤细的塔楼强调了开发的垂直性,将提供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标来凸显密西沙加和“绝对社区”开发项目。一组纤细的有图案的塔楼将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体建筑的厚重感,提供最大的透明度。较低层是景观裙楼,生活工作单元、联排别墅单元和入口广场就位于此处。地面层的商业功能将鼓励行人穿过场地并增强社交性。设计团队认为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楼采用外部框架结构,以实现内部最大的灵活性。
左右滑动查看
该方案的概念是基于现代文化在全球时代的交织,连接过去和未来(2层表皮),像一个有机体一样从内部的种子开始展开。其自由流动的线条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与人类的身体、思想和精神相呼应,并植根于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而这种热爱在这座标志性的塔楼中得到了体现。
Quadrangle Architects Limited
左右滑动查看
图片版权©Quadrangle Architects Limited
竞赛方案说明
该方案提出了一座60层高的塔楼设计,是密西沙加最高建筑,从这一标志性地点的广阔区域就可以看到。
虽然它有一个简单的柱状结构系统和紧凑的外观,但它包括宽敞的露台和室外花园,扩大了住户的户外生活空间。通过改变简单而一致的(圆角)外墙四周(方形)阳台的位置,为建筑创造了一个不同寻常且令人难忘的轮廓。室外空间的宽度创造了真正的生活环境,并为园艺和景观美化提供了机会。通过保持一致的结构网格,平面布局变化很容易受到限制,但是允许跨楼层布局的变化。因此,方案建议住户从不同楼层(包括双层和阁楼单元)中进行选择,而不是固定的平面户型。
该建筑还设有三个空中花园和封闭的中庭,它们与空气处理系统相连,作为建筑的第一级空气净化系统。
建筑底部两侧是两个小型零售亭,形成一个面向交叉口的前院。这个前院以当地植物、水和硬质铺装组成的分层景观为标志,逐渐上升以与现有塔楼周围的私人庭院相接,并使这个半私人区域与街道相连。
Zeidler Partership Architects
左右滑动查看
图片版权©Zeidler Partership Architects
竞赛方案说明
该方案塔楼平面设计简洁,让方案能够发挥细长玻璃造型的标志性力量,并以轻质屋顶作为结束。平面凹槽形成重复堆叠的玻璃天棚。这种奢华而优雅的外观将使该项目成为密西沙加市中心的地标。
该方案在 Hurontario 街,‘生活工作’单元建在人行道边,两层玻璃幕墙夹在混凝土隔墙之间,二层则有专属的阳台。在 Burnhamthorpe 路,设计了远离人行道的联排别墅,高耸的阳台使立面更加清晰。
后通道位于三层单元之间,将自然光过滤到地下,并提供分配停车位和废物储存的通道。
从西南角的广场可以进入购物大厅。这是一条线性坡道,与 Burnhamthorpe 路平行。从广场穿过公共入口,住户将进入塔楼内部的两层通高大厅,上面是便利设施空间,共享的外部空间可直接从三楼进入。
该塔楼旨在提供两面采光的公寓弧形。6.5 米深的单元围绕直径 24 米的中庭呈环形排列,中庭中央设有服务核心。该平面理论上可以分为12个住户单元,可在单元大小和数量方面提供灵活性组合,包括平面和跨楼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