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空与网络
卫星与网络专注军民融合的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靠社会力量,为推动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和卫星网络通信的规划、建设、应用以及研发、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太空与网络

中国民企跻身静止轨道卫星网络操作者行列

太空与网络  · 公众号  · 民航  · 2017-08-07 21:1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 | 星空年代


近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公告授予三家中国企业卫星网络操作者资格,其中,北京星空年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本次公告静止轨道卫星网络操作者唯一的民营企业,卫星操作者编号为:中国第64号。



2016年作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十三五”是中国航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是场信息革命 ,其意义与公元1500年以后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发生的工业革命对人类发展的意义近似,甚至更深刻。工业革命奠定了此后300年的世界格局;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在此格局中,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华文明趋于落后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说:“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发现,体制机制的变革释放出来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 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地惠及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国家航天局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先后推出了《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空间科学“十三五”规划》,以及发布了第四版《中国航天》白皮书,来推动我国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国际商业航天发展迅猛,商业航天吸引了超过130亿美元的投资;据美国卫星业协会7月11日发布的《2017年卫星产业报告》,2016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继续增长,达到2605亿美元。其中卫星服务业收入中,商业消费类收入为1047亿美元。


国际上涌现了以SpaceX,Orbital Sciences,DigitalGlobe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公司;以及猎鹰火箭、龙飞船等为代表的全新商业产品及配套服务;这些进入航天领域的新力量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发展商业航天成为全球共识。而所有在轨卫星里,数量最多的是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分别为35%和19%。


北京星空年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家走出国门通过国际合作的民营卫星通信企业,构建“一带一路”高通量(Ka)网络系统,布局国际卫星网络运营的中国企业,此次获得国际电信联盟(ITU)卫星网络操作者资格,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跻身国际卫星网络运营的大舞台。


本文转载 自微信公众号“ 星空年代 ”, 原标题《中国民企跻身静止轨道卫星网络操作者行列》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卫星互联网来了——详解中国卫通高通量卫星应用前景

请输入标题     abcde


推/荐/阅/读

社论: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洞见】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

《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

《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

《新常态下的“航天+”》

《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

《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

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跳出航天: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上)》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民用航天:航天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构建中国航天技术转让机制的思考

航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从肌肤保养到太空育种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联系我们

内容、 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email protected]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 dingyue@yinh exi.la


▼ 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个赞鼓励一下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