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树上喝可乐
想写什么写什么,想画什么画什么,想拍什么拍什么,想说什么说什么。但是请记住,多看公众号不如多读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家居  ·  极简与侘寂的克制平衡 ·  昨天  
国际家居  ·  极简与侘寂的克制平衡 ·  昨天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4天在闲鱼上卖货,先做好长期的事情 ·  昨天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4天在闲鱼上卖货,先做好长期的事情 ·  昨天  
滕州融媒  ·  滕州新闻(2025年02月07日)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招聘!(有编) ·  3 天前  
国际家居  ·  极简设计,气质非凡! ·  3 天前  
国际家居  ·  极简设计,气质非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树上喝可乐

It's Happening 少年电影观后感

树上喝可乐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9-01-24 00:54

正文

去年十一月在纽约十天,计划看两个电影。一个是 Jonah Hill 的编导处女作《90年代》(Mid90s),一个是《宠儿》( The Favorite )。最后因为白天都醒很早,整天整天逛美术馆和画廊,好几个晚上吃完饭就没精神看了,懒到走路十分钟都不想去,《宠儿》没看成。


《 Mid90s 》是特地拉上微博上我的粉丝团账号幕后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的(说是小朋友也已经不小了,都在达特茅斯读硕士了,小朋友的意思是年纪小一点的朋友)。看完虽然觉得自己血槽空了,但非常值得,自己能坚持看完实在了不起。上周找资源看了《宠儿》,就觉得还好啦,并没有章小蕙说那么好看,排不进我的年度最佳前三。但章小蕙为什么那么喜欢,我也非常理解。



非要排年度最佳的话,那就并列第一三部电影,《90年代》、《八年级》、《蜘蛛侠平行宇宙》,第四給《斯大林之死》,前三都可以存起来看第二遍回味,第四去年三月在纽约时候一周以内进电影院看了两遍。


现在看来,并列第一的三部,都是少年电影。《90年代》里的小男孩更小一点,后两部都是初中毕业高中伊始的孩子。看完是一种简单的开心,完全没有年纪大了追忆似水年华的怅然。一来发现自己看少年电影还能共情,二来欣慰那些电影背后和我年纪差不多甚至更年长的编剧主创们,能够拍出真的有少年感和节奏的片子,实在了不起,说明他们是认真去了解和理解这些人之后写的剧本拍的故事。


无论是《90年代》里致敬小时后在洛杉矶度过的时光和滑板亚文化,还是《八年级》里描绘的内向女孩的生活和改变,都非常真实,没有矫饰更没有说教,经历过的人会觉得真实,像我这样没直接经历过的人也不会觉得是造作的。我经历过的只有读书时候給本科生讲美国历史通史讨论版时候遇到的本科生,觉得好多人都可爱。


简单说说《90年代》。这部电影除了青少年演员很棒,我最佩服的是它的节奏感、镜头的使用、和配乐,以及讲故事的方式。一个小男孩,在家总是被哥哥欺负,很希望长大,得到哥哥认可和爱,偷偷跑进哥哥的房间听唱片。非常希望长大,特别想融入很酷的大孩子圈子,鼓足了勇气冲进滑板商店认识了后来混成挚友的一帮滑板少年,度过了阳光下夕阳中和夜里很多无所事事的时光。一个小孩,想获得友谊,获得认可,想长大付出的努力可算是相当执着。而片子里所有的人,看上去是游手好闲的学渣少年,但每个人心都闪闪发光,鲜活有趣。他们之间微妙的友谊和矛盾通过滑板这个共同爱好而维系,愈发牢固。在这部电影里,除了年级轻轻的主角们,配角们也挑得合适,演技出色,分寸恰恰好。


片中的妈妈是单亲妈妈,为了抚养孩子长大人生做出了极大的改变,她爱儿子,也学着去理解小孩,其中的转变非常自然。其实妈妈只在片中三四场戏出现,时间很短,但却能依此让人看出她人生的轨迹和她的坚持与妥协。


电影里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都不同,有的是叛逆,有的是暴躁,有的是忽视,但好在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微妙又紧密,最后的意外之后聚在一起还能欢笑也算是不突兀的结局。


看完以后有段时间,我回国有时差睡不着的时候,就会去 instagram 上看他们的滑板视频,配乐都很好听,愉悦治愈。


初次执导电影,就获得了不错的评论,Jonah Hill 大概也满意自己描绘的九十年代洛杉矶的滑板文化少年心气。有一个镜头是他们在夕阳中滑下坡路,在马路的中间,五个人依次滑下,看似无所事事,而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很多事在发生,他们还年轻,充满了可能性和变数,和滑板有关或者无关,他们都很真挚地活着。


相比执着要看到的《Mid90s》,看《8年级》纯属偶然。那天我准备画一上午画放松,就想那要不就看个电影好了。正好,亚马逊 prime 的电影清单里出来这一部,也符合那时候的心情,不反感也不想特别认真看,就打开来看了。看完画也画完了。


和略有叛逆但本质不坏的滑板少年们不同,这一部讲的是校园里安静的壁花女孩。甚至要比屈臣氏小姐演那部里面的壁花男孩更壁花。故事讲的是女主角女孩八年级毕业那一周发生的事,故事背景是美国郊区的学校,郊区社区的生活,总之很像以前读书时候的地方,去哪里都是开车,人们住在一栋栋房子里,孩子们聚会和玩就是去大mall。其实放在除了美国大城市的广袤区域,哪里都能引起共鸣,只要你在那里住过。


女主角是一个成绩一般,样子一般,什么都一般又特别安静的女孩,一个在学校没有朋友,从不是焦点,害怕被注意,跟人说话都要紧张和觉得尴尬难堪的孩子。她会偷偷在 youtube 上录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在视频里她企图扮演一个适应初中很顺利的样子,解决观众的苦恼,和现实中非常笨拙胆小的青春期少女恰恰相反。一个时刻都不想出头的孩子,想要隐身的孩子,在最后初中毕业的时候还能被全班选为最安静的人,被老师大声宣布,相当地难堪了。


八年级最后这一周发生了很多事,她努力走近自己暗恋的很多人喜欢的小渣男,她努力融入那些很惹眼的女孩的圈子和派对,她认识新朋友,她认识高中的朋友,被戏弄甚至伤害到,她和单亲爸爸之间的冲突。最后她终于认识了真正的朋友,向爸爸坦言自己的担忧和困惑,然后再努力去面对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


女主演才十五岁,是初中毕业的暑假拍的电影。演同龄人的生活看上去不是在演,而是真的拿捏到位一个笨拙安静的孩子的样子。电影里孩子们说话的音调和说话方式,能让人想起古时候教课时候的学生,感到莫名亲切,甚至能想起一些青涩的让人印象深刻的脸,只不过今天孩子们社交是用 instagram 和 snapchat 了,已经不用脸书了。我是那种奇怪的助教,我不大会特别喜欢那些一眼看上去成绩好又完美的学生(可能我自己也不是),而我会喜欢那种有些怪和有些腼腆但东西写得很好的孩子,接下茬的孩子等等。但剧中这样安静的女孩,我自己读书时候是很少注意的,也不在我紧密的朋友圈里。我虽然不是通常意义里的好学生,但读书时也是学校里比较能玩的,朋友不少能八卦,当点课代表学生会干部,抓紧一切机会玩不上课。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紧张又特别想融入的人,安静笨拙的同学们,我真的没有特别在意过。物以类聚罢了,但看到这个小女孩那么胆怯和笨拙的青春期,倒是很揪心的。毕竟就好像狼群里有 alpha male 一样,学生里也有 alpha type, 和不是的。我只是凑巧是前者,就会长大得容易些,算是走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国际家居  ·  极简与侘寂的克制平衡
昨天
国际家居  ·  极简与侘寂的克制平衡
昨天
滕州融媒  ·  滕州新闻(2025年02月07日)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招聘!(有编)
3 天前
国际家居  ·  极简设计,气质非凡!
3 天前
国际家居  ·  极简设计,气质非凡!
3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震撼视频:中国航母特混舰队首次亮相
8 年前
冯站长之家  ·  2017年1月18日医疗晨报(语音版)
8 年前
读书小分队  ·  男人会说话,对女人到底有多重要?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