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martChic
练习不会一日见效,品味不能一天养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SmartChic

存着,你的日本之旅总有一天会到这里

SmartChic  · 公众号  · 时尚  · 2019-05-23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年是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又一次开幕的一年,首次举办在于 2010 年,三年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濑户内完全是一个意外。



濑户内是我的第一次独自旅行,去年那时候刚结束一份做了很久的工作,心中想着“终于结束了”,大大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想利用新工作还未到来的宝贵空档期做些什么。当天在网站上搜寻“安藤忠雄”的信息想进行一次以他为主题的旅行,进而搜寻到了“直岛”这个地名,见鬼!这个面积仅 7.8 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竟然有五座他的作品,透过这个线索濑户内的面貌逐渐的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原来濑户内海诸岛屿的兴起正是因为它们多年前的衰落。衰落的理由也是司空见惯:环境污染,年轻人外出大城市打工,小岛有了很多空缺的民宅。后来艺术家带着他们的巧思复兴了这篇岛屿。并且通过三年一次的艺术祭名声大噪。虽然当时并不是艺术祭,我依然立即定了机票, 只带了一部轻便的胶片相机,就这样略显匆忙的出发了


下了飞机坐大巴直接到了高松港,扑面而来的是从天到地的蓝,更让人兴奋的是这么快看到了第一个艺术装置---来自 艺术家大卷伸嗣的雕塑作品“liminal–core-”.两根高达接近十米的彩色图腾柱映射着光影的明暗,明暗间仿佛与大海一起呼吸


高松港口分为快船和慢船,快船为 25 分钟左右到达直岛,慢船大概 50 分钟,第二天一早到达高松港的我正好赶上快要出发的快船,我们的小岛日记就从 直岛 开始。


▲ 就连去往直岛的船上也有着草间弥生的标志波点!




不出意外,这将是大家到达的第一站,我第一个推荐的五星之地,Benesse House 是一座大型艺术酒店&博物馆,正是由于 Benesse House 集团的开发这么多小岛才重获新生,Benesse House 的创始人福武宗一郎在一次演讲种曾说过, 人类的责任是要为后世留下有价值的事物,与自然及历史共存的文化才能让人们好好活着,好好工作,好好享受食物,好好恋爱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后来才和安藤合作,有了这座 Benesse House。


▲ 图片来自于网络


Benesse House 由 Museum、Oval、Park、Beach四部分组成,如果不选择住宿买一张票就可以进来欣赏各种艺术品,酒店内也有餐厅,咖啡厅,如果需要住宿则需要去benesse的官网提前六个月进行预定,为什么这么火爆?因为一共只有 10 间房间,其中 OVAL 区的住客是可以 24 小时自由参观美术馆的,并且部分区域只对 OVAL 区的住客开放。 想一想深夜的你可以不受任何束缚的游荡在美术馆,是不是仿若电影小说里的一场奇遇。 这一项体验已经列入了我的目标清单。



美术馆内还有许多艺术品,100 Live and Die,天秘等等,而最让我震撼的是 杉本博司的海景 。数副关于大海的摄影照片镶嵌在清水混凝土的墙面上,内容看上去似乎都一样,全部都是大海,仅仅在一些海浪波纹有着细微的差别。


我看完墙上的这些作品 ,开始后退,两堵墙仿佛照片的边框,告诉你边框中间就是杉本博司的那片海,海平线与墙上的海平线连成一线,仿佛你进入了杉本博司的记忆,他说:世间万物都随岁月的流逝而变化。而水和大气可能是变化最少的东西。我的艺术的主题就是时间。


曾经看他的海景系列照片觉得不知所云,站到这里的一刻终于开始对他作品有所感悟。




同样也是安藤忠雄的作品,为何叫做“地中”?顾名思义, 建筑的大部分埋于地中 ,从空中俯瞰,好像是地中被嵌入了很多“积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不破坏海岛的自然环境,“建筑与环境同生”这是他一直以来的设计主旨。馆内永久展示着莫奈的《睡莲》和另外两个美国的装置艺术领域艺术家 James Turrell 和 Walter DeMaria 的作品。


▲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有趣的是馆外还有一小片池塘与馆内的作品相互呼应,坐在这里似乎可以让人体会到莫奈当时的心境?(笑)



美术馆的入口,就是清水混凝土筑成的幽暗的通道,似乎走进去就与外部割裂开来,进入了另外个领域,但是走进去后,又会发现这座地中美术馆的一部分区域是自然采光,藤曼植物与清水混凝土的墙共生。


▲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时算是彻底理解了安藤忠雄曾经说过:“ 内向延伸的结构,与外部的界限越分明,内部空间的震撼力也会越大。 ”馆内禁止携带任何摄影器材,安藤忠雄认为:“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眼睛和身体能带来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


馆内所藏的五副睡莲已是莫奈晚年所作,那时的他已经深受白内障的困扰,整体画面偏暗,整体色调偏紫红色,安藤忠雄用六面素白的墙壁和天花板的自然光来衬托莫奈的作品,这样的布置整个展室有了十分神圣的氛围。我在展室外换拖鞋等待进入的时候,看到里面的光,就已经使我这个美术的门外汉不由自主的开始兴奋起来。


▲ 图片来自于网络


James Turrell 的作品《OPEN SKY》,“我的作品并不是关于光的,我的作品就是光。”


▲ 图片来自于网络


James Turrell 的作品《OPEN FIELD》“众所周知,现在流行一种‘慢食’运动(slow-food movement),也许我们也可以有一个‘慢赏’的运动(slow-art movement)。”


▲ 图片来自于网络


Walter De Maria 的 Time / Timeless / No Time ,这个作品探讨了时空与生死,而艺术家本人已于 2013 年去世,但是他的作品会在这座美术馆内永生。


▲ 图片来自于网络



草间弥生的这个作品应该是很多人知道直岛的起源 ,或许有的人没听过直岛,但是也看过这个南瓜。


草间弥生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了,她在上海的展人山人海,各种网红拿着自拍杆排队与她的作品合影,直岛上排队与南瓜合影的队伍也是如出一辙。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波点和南瓜?



在我近距离观看了南瓜后,我不禁想到了这个问题,忽然想去了解这个我们熟悉的不得了的国民级艺术家。


草间弥生小时候她有先天性遗传神经性视听障碍,她有如隔了一层圆点状的网,模模糊糊地看世界,她用画笔将这个世界连同圆点一起画了下来 ,她曾说:“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画好了圆点,就画好了宇宙、画好了世态人生。”她作品中那些大小颜色各异的圆点像是构造成她身体的细胞,也是构造成她作品宇宙中的分子,是她生命的基本要素,如同绝地武士的原力一样。草间弥生曾谈道:“我认为宇宙的起源就来自圆点,我自己也是一个圆点,地球、月亮、太阳都是圆点,我从中听到来自宇宙的召唤。”


▲ 草间弥生,图片来自于网络


同时她的作品中,“南瓜”也是重要标志物, 因为草间弥生经历过二战时期的饥荒年代,那时南瓜是非常重要的口粮,南瓜作为食物帮助那个时代的人们包括草间弥生活了下来,这是作为食物的南瓜给到的草间弥生的慰藉


同时草间弥生的家庭也并不和睦,她的母亲的脾气极其火爆,极力的反对草间弥生去学习作画与艺术相关并且打到她几乎失聪,草间弥生痛苦的数次寻求自杀,这时候 南瓜给了她孩提时代精神上的很重要的安慰。她认为南瓜的形状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安定感 ,她说道:“第一次看到南瓜还是小学的时候。我去祖父的苗圃玩耍时,在小路旁看到黄色的花和小小的南瓜。我把手伸向茂密的叶子,在其中翻找到一只南瓜。当想将它从茎干上扭下来时,我听见南瓜用生命向我叙说着什么。”


▲ 图片来自于网络


草间弥生决心去美国深造艺术时,她母亲给了她 100 万日元,并告诉她永远不要回来了。



这次旅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将“家计划”看完,但是我并不后悔在其他地方乱逛度过的时光, 建议对直岛感兴趣的朋友还是要在直岛上住一夜,方可从容的与直岛的艺术作品对话。切记不可走马观花,只是为了打卡


安藤忠雄或许也是对此有所忧虑,与上文提到的提倡“慢赏”的艺术家 James Turrell 合作了一个作品叫做南寺,进去的人将会在里面待上十分钟,在前几分钟里只有黑暗,接下来才会呈现光的魔法。很多人会觉得无聊或者发觉无法一个人面对黑暗,呆了几分钟就离开,对此安藤忠雄毫不客气的批评道:“先离开的那些人,他的人生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失去了好奇心,人生就不会再有什么进展了吧,人生当中,保持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东西。”


▲ 安藤忠雄 南寺,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次看过的几个家计划作品里,最喜欢的作品为大竹伸朗的《牙医》,叫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建筑本来是一个牙医的诊所,建筑外侧贴满了各种材料,木材,金属,还有废弃餐厅的店招和霓虹灯,营造出了一种赛博朋克的感觉,进入建筑内部后,墙壁和地板都是各种年代久远的明信片和邮票,并且猝不及防在一楼二楼挑高的地方有一座贯穿两层楼的自由女神像。瞬间各种漫画电影桥段涌入脑中,让人忍不住会想是不是这个牙医其实并不是他的真实身份。




本次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来不及去看杉本博司的护王神社, 在杉本博司的海景作品边逗留很久后,之前被我认为感知不到的摄影家杉本博司成为了我最想了解的艺术家杉本博司 ,不止他的摄影作品包括他的建筑作品,我都想身临其境的去看一看,曾经有人问过杉本博司:“被称为摄影家的您,为什么会去建造神社?“他回答:“虽然被称为摄影家,但我一直在处理水,空气还有光线,建筑也是类似的艺术。“

经历过直岛的我,我深以为然。





▲ 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


直岛还有很多的艺术作品值得介绍,比如安藤忠雄建造的李禹焕美术馆,我很想过夜去泡一澡的I♥钱湯等等,我仅仅一天的直岛旅程没有去过的地方还有太多,也庆幸我任性的在喜欢的艺术作品面前停留了很久时间, 希望你们可以和我这个“艺术的门外汉”一样,不要把艺术看的太高深莫测,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即生活“,或许我们不懂建筑,构图,笔触,色彩,但是我们在看某些作品时会被震撼,仿佛身体的所有的感官被唤醒,这种原始的感动足以成为我们热爱艺术的理由


大概海的蓝色和海浪声就是发动机,启发着艺术家去散发能量,将他们的思考带到了这个小岛。而我们站在这个被艺术品环绕的小岛也该被“发动机”启动,去强迫自己放下手机,直面海风和艺术品,发个呆来吸收他们的能量,而不仅仅只是拍下艺术作品试图让你看起来更时髦, 远离那些身边将不懂的东西斥之为装逼的人群,来到这片从天到地的蓝,开始你的跳岛之旅



如果有机会下一篇我们会再介绍濑户内的另外一座小岛---丰岛,那里也有着震撼到我当时想流泪的艺术作品。我们下篇见。


▲ 图片来自于网络


参考资料:

林凯洛 《小岛旅行》

草间弥生《波点女王,草间弥生》

杉本博司 《原始的记忆》




这篇文章来自我们的兼职作者: Mr. Indigo ,有诚意的文章背后自然是有趣的人,快关注作者本人吧,里面有更多好看的照片,他的私服照也很有型!


INS: mayinsheng

Weibo: 马寅生-青衫折扇



ENJOY!


星标 我们!不错过任何精彩内容哦


点击 Smart Chic → 点击 右上角

→ 点击 设为星标 星标 成功!



Wechat / kooncong

微博 / SmartChic

# 微博日更搭配灵感,不要错过咯 #

品味不能一天养成

长按二维码或

搜索 Smart Chic 关注我们


📖

不要错过精彩文章


特别声明

本文由 Smart Chic 原创,转载请后台联系获取授权。



狂 按 " 在 看 " 或 留 言 👇

给 我 们 爱 的 鼓 励 吧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