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季刊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蒋常识  ·  泰国给妙瓦底断电,我越想越有意思 ·  23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DeepSeek紧急发文呼吁 ·  昨天  
北京商报  ·  DeepSeek概念股被热捧,科技股投资价值 ... ·  2 天前  
北京商报  ·  DeepSeek概念股被热捧,科技股投资价值 ...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路透社:“特朗普的声明令人震惊”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英法德齐声反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季刊

今日灵修:基督的救赎性苦难……

生命季刊  · 公众号  ·  · 2017-07-11 12:1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耶稣基督的救赎性苦难与门徒的非救赎性苦难的区别,阐述了基督的救赎性苦难与门徒代价性苦难的不同。同时,文章通过圣经中的例子,如保罗的苦难经历与主耶稣的相似性,强调了门徒的苦难并非等同于十字架的负担,而是与主的十字架建立个人生命联系,从中获得为主而活的力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耶稣基督的救赎性苦难与门徒的非救赎性苦难的区别

耶稣基督的苦难是为了成就十字架救恩,而门徒的苦难则是做门徒的代价。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关键观点2: 保罗的苦难经历与主耶稣的相似性

保罗的苦难经历与主耶稣的受难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的苦难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保罗的苦难是代价性的,而耶稣的苦难是救赎性的。

关键观点3: 门徒的苦难与十字架的关系

门徒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是要与主的十字架建立个人的、直接的生命联系。他们从十字架那里获得为主而活的力量,从十字架那里支取治死旧人、活出新生命的力量。


正文

(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生命季刊”,选择“关注”,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今日经文: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祂被治死;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彼前 3:18)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彼前 4:1)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常将耶稣基督的救赎性苦难与门徒的非救赎性苦难混为一谈。既混为一谈,自然就把基督徒所经历的苦难与十字架划等号了。一划上等号,当遇到患难或难处时,人就会说,“看,这就是我的十字架!”于是,十字架成了重担,成了苦难的同义词。为了避免这种混乱,我们在这一部分中,必须把主耶稣所经历的苦难,与祂的门徒所受的苦难,作必要的区分。

耶稣基督的救赎性苦难,是基督照父神的旨意,为成就十字架救恩而经历的一切苦难。希伯来书向我们启示了基督救赎性苦难的实质:“唯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祂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希伯来书 2:9-10)这两节经文讲到了基督的“完全”和基督救恩的“完全”。若神的“许多的儿子”没有被领进荣耀里去(这是神创世以先的旨意),基督的救恩就不能算“完全”;若“救他们的元帅”不是在十字架上完成拯救的工作,那么,基督也不能算是“完全”的救主,甚至根本就不是救主。

圣经让我们看到,我们的主在世上所受的全部苦难——包括祂的十字架受死,都是救赎性的苦难,从这一点上说,人世间任何苦难都不能与主的苦难相比。而基督徒为信仰缘故所受的苦难则是代价性的苦难。也就是说,我们为主受苦,是做门徒的代价。基督徒的苦难中没有一丝一毫为人或为己赎罪的性质。希伯来书 13:12-13说,“耶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就在城门外受苦”——这是救赎性苦难;接下来道,“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这是指门徒的代价性苦难。

基督徒即或是为传福音的缘故受苦,也不能说这个受苦里有任何救赎性因素。我们决不能在神对他人的纯粹救恩中加进我们为主受苦的“好”行为。例如,在我们主耶稣的身上和在保罗、彼得等门徒的身上都有鞭伤,但我们决不能说“因使徒所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只能说,因基督所受的鞭伤,我们才能得医治(参以赛亚书 53:5;又彼得前书2:24)。但使徒是为传那位受了鞭伤的基督而受鞭伤,他们是为义受苦,为义受逼迫;他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也一同得荣耀(罗马书8:17)。

在圣经中,有一位使徒,他所遭遇的情形和他的主所遭遇的十分相似。这位使徒,就是主要指示他为主的名“必须受许多苦难”的保罗(参使徒行传 9:16)。当众人得知在耶路撒冷有患难等着保罗时,都“苦劝他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保罗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使徒行传21:12-13)

同样,在他之先,我们看见主耶稣也是在“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时,“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 9:51)。

果然,保罗在耶路撒冷,先是被犹太人拿住,“想要杀他”,继之被罗马人的千夫长带进了营楼,但众人跟在后面,喊叫说:“除掉他!”(使徒行传 21:30-36)

而主耶稣受死之前,犹太人也同样喊叫说:“除掉这个人!”“钉祂十字架!”(路加福音 23:18-21)

另外,审讯保罗的巡抚和亚基帕王,都认为“这人并没有犯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徒 26:31);而彼拉多论到耶稣,对犹太人说的话也是:“这人做了什么恶事呢?我并没有查出祂什么该死的罪来。”(路23:22)

——保罗受苦的经历与主何等相似!如果说苦难就是门徒的十字架的话,那么保罗岂不最有资格说:“看!我的十字架多沉重!”

但保罗从来没有将他的苦难等同于十字架(注意保罗的这句话:“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林前 1:13)。相反,圣灵启示在他心里的真理是:十字架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也救了他保罗);圣灵用十字架治死“旧人”,使基督在他里面活着;而且,基督十架舍命流血的爱,激励着他不再为自己活,而是为主而活。所以,门徒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就是要与主的十字架建立个人的、直接的生命联系,就是要天天从十字架那里获得为主而活的力量,天天从十字架那里支取治死旧人、活出新生命的力量。


由此,我们也看见,基督的“赎罪性苦难”成了门徒承受和超越“代价性苦难”的榜样和能力。当门徒定睛在那位钉十字架的基督身上,默想祂的救赎性苦难时,他们就看轻羞辱,“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而且确信,“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马书8:18)。


选自李信源“十字架与苦难”,《生命季刊》第 38 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