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没听人说起三角进攻了呢?曾经被禅师祭起,在芝加哥与洛杉矶都所向披靡的王朝套路,怎么似乎被遗忘了呢?
哦对了,就在两年前,纽约媒体还讨论过呢:禅师到纽约了,甜瓜是否能捡起三角进攻呢?——虽然事实上,似乎也,并非如此。
话说,什么是三角进攻呢?
二十七年前,就在乔丹拿到自己第一个冠军前八个月,对三角进攻的态度都不咸不淡。禅师在公牛推广的这玩意,一点都不新潮:
早1962年,三角进攻就诞生了。
特克斯-温特老爷子如此解释具体法则:
靠近边线,三位球员,每人拉开一定间距,围绕内线背身威胁,形成三角,以便让对方无从包夹;弱侧由另两个队友站位接应。这套战术有基本落位,却没有定规,其核心思想就是:
拉开空间,球尽量在强弱侧转移、避免被对手淤塞和包夹。
具体进攻时,要求每个参与其中的球员,都具有阅读进攻的能力,有全面的传、跑、投的能力。是个典型的双卫阵型。
这玩意很是难学。1996年,克莱门斯教练在达拉斯小牛试图教导三角进攻,失败了:“队里人人都想当老大,都想多持球。”而三角进攻最忌讳的就是单一持球,最大的要求就是快速阅读对方防守、准确的转移球。
乔丹对这战术的态度不咸不淡:“就是那个三角玩意。”
1990年12月,杰克逊教练自己承认了:
“乔丹不需要三角进攻,毫无疑问,这东西限制了他。但我们得搞这战术,让别的队员得到进攻机会。”
所以实际上,
禅师的三角进攻,真正的用途,是让乔丹(以及后来的鲨鱼和科比)接受以下安排:
相信队友,相信他们除了投投空位篮和防守之外,也能打点战术套路的;相信他们有资格组成一个体系,而巨星们自己,可以在体系里打球。
但这个进攻的问题,显而易见。
首先,这个套路需要一个可靠的低位巨人:温特老爷子承认过,1967年费城、1971年雄鹿、2000年湖人都靠三角进攻夺冠,但1967年费城有张伯伦,1971年雄鹿有天勾,2000年湖人有鲨鱼。2008-10季湖人所以靠三角进攻成功,靠的是加索尔+奥多姆+拜纳姆三塔,他们的套路也减少了“组成三角后启动一传”,而更多是“二人边走位,科比和加索尔二人转”。
即,可以这么说:
三角进攻发挥最好的环境,是半场攻防、内线威胁、全队均衡的传跑切、减少个人持球。
这些套路当然没错,但时代已经变了。
随着2001年联防执行、2005年no-handcheck规则、2012年前后的圆柱体规则和此后对掩护的放任,包括细化数据的引用,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时代要提速,要投三分球,要更多的高位掩护和挡拆,要更多的持球手吸引夹击分球和弱侧挡切。这一切都和三角进攻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了,强大如金州勇士,科尔教练也强调过三角进攻的意义:
但勇士并不实际摆三角进攻的落位,更多是用其思想
,“强弱侧转移”、“用无球走位保持球员间距”、“双卫保持两侧上线出球威胁”。
在这个电闪雷鸣的时代,真要勇士一板一眼摆个三角落位来,也是不大可能了。实际上,如同上述,2008-10季,湖人所谓的三角进攻也只是得其神而无其形。2011年,小牛靠联防收缩+高位挡拆将湖人粉碎时,已经基本宣布了:没法子,这一套已经过时了。
其实禅师自己,多半也明白这点。
随着禅师的下台,跟着结束的,是他那套进攻。他大概也知道,三角进攻更多是一个用来规劝巨星跟角色球员们共享球的套路。三角进攻的思想,还会在马刺、勇士、掘金的某些半场攻防里存在。
但属于原版三角进攻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
——本来,即便在全盛期,这都不是一个便于操作的东西,更像是给超级巨星们的专属装备。
但这个时代,巨星都在忙着投三分和打挡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