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最受关注的手机应该就是小米手机6了,这款手机在4月19日发布,28日正式开卖,距离现在也就是大约一周的时间。作为一款新品小米手机6的卖点相当多,比如骁龙835、双摄、全新外观设计等等,更吸引人的是2499元起步的售价。不过这个价格也毫无意外的让人想到另一个词“耍猴”。
随着28日开卖几秒钟内抢购一空,小米手机6毫无意外的又在各种第三方平台出现了,而且如果在网上搜的话,会发现所有商家给出的标价都十分厚道,清一色的都是2499元。难道真的遇到有良心的“黄牛”了么?
答案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实际上等点击进去之后会看到,商家们利用系统显示的特性,通过菜单设置预设了一个不会成交的原价,实际拍下后需要补差价才给发货。因为2499元的原价也是该商品的最低价,商家利用这个特性让自己排名靠前:
说完了商家套路再看看实际要花多少钱买。实际能够立即发货的版本售价为2950元,比官方价格足足高了500元,这其中的原因大家都懂的。既然缺货,加价自然在所难免:
但是仅仅过了个五一假期,小米手机6的黄牛价格居然撑不住了,原本2950元的价格,如今变成了2859元。仅仅四天就降了100元,虽说早买早享受,但这“享受”的成本似乎有点高。
以上是评价君在同一商家页面上不同时间截图。截图时间分别是4月30日和5月2日。如果再看看其他店铺的话,居然发现还有更低的,现货黄牛价降到2799元了。
回想一下小米5时代几个月里都一机难求的状况,不得不说这次小米手机6黄牛价崩盘速度真的很快,而且现在2799元也不是最低价了,第三方商家又把售价拉低了一截。综合用户的反馈和市场状况来分析,小米手机6黄牛价守不住的原因大概是这么几个:
1,骁龙835低于预期。
如果问骁龙835性能怎么样,得到的答案一定会是好。但如果问到有多好,答案只能是低于预期。骁龙835在GeekBench4上的跑分和骁龙821并没有拉开什么差距,用户能看到的提升只有GPU性能全面强化,这样强化的结果只是安兔兔得分大幅提升,而且这高分还是在冰箱里跑出来的。室温下跑分提升很小,更不用说使用中能否被察觉到了。
2,用户趋于理性。
现在好手机太多太多,以至于选择困难已经不足以描述用户感受了,更确切的说是选择疲劳。每一款与小米手机6同档次的产品拿出来都不会有多差,而如果有更高追求的,则会完全跳过这个价位选择更高端的产品,苹果三星是他们最爱。
3,黄牛备货太过充足。
和真正市场上的缺货不太一样,虽然小米手机6也进行了抢购并且销售一空,第三方商家那里却货源充足,甚至有些商家为了展示实力,还晒出自己大批量备货的照片“炫富”,惹得抢不到的用户眼红。但这样大量的货,要卖多久才能卖完呢?通过淘宝的统计数据看,从开卖至今销量是9000多件,300多件宝贝信息,那估算一下平均每个商家每天能卖接近10台?而且中位线靠前,也就是说很多商家根本卖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