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局财经
大格局下的经济和商业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桂林广播电视台飞扬883  ·  春节出游!在桂林山水间踏出新春“第一步” ·  3 天前  
桂林广播电视台飞扬883  ·  春节出游!在桂林山水间踏出新春“第一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局财经

突发,几万亿没了…

解局财经  · 公众号  ·  · 2025-01-31 20:30

正文

2025年是挑战之年,但一定也是机遇之年。 这一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绝对会超越屏幕前所有人的理解。

为什么敢如此肯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最近火遍全球的事件, DeepSeek

简单来说,就是一群“纯中国人”,打造出了世界顶级的AI大模型,而这个大模型已经引发西方世界恐慌。

为什么会恐慌?

是因为过去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几乎达成共识: AI的进化必须依赖强大的算力,这背后需要巨量投资购买大量的高性能芯片,进行驱动。

然而DeepSeek主创团队,则是用了低到让人窒息的成本,和一堆相对落后的GPU,用时53天就训练出了比肩GPT-4o能力的AI大模型。

这不是弯道超车,而是 换道超车

事发后,整个 西方 科技界,都开始质疑一直以来的努力路径。 而一旦DeepSeek的路径可被复制,那么意味着之前花重金购置芯片的AI初创公司,都将迎来破产,甚至背后提供高性能芯片的整个西方半导体产业链,命运都将被改写。

因此,美股一夜之间蒸发几万亿。

英伟达、台积电双双大跌,那个曾经嘲讽给中国全套图纸,中国也造不出光刻机的 阿斯麦 同样大跌!
之前美国为了限制中国发展AI产业,百般阻挠,禁止全球各大芯片供应商对中国出口高性能芯片。这让中国对开发AI大模型,几乎丧失希望。

而现在,DeepSeek的出现,就像我们当年造核弹、火箭、航母一样,打破了西方垄断,实现了科技自主和竞争权。

所以我敢说, 这绝对是一个国运级别的科技创新。

网上很多人在争论,DeepSeek,未来是否可以打败国外巨头OpenAI。
我觉得,这种争论毫无意义。

一个新兴产业,往往有多个龙头,甚至西方有理由,一直保持前沿模型的领先地位。

但问题是,然后呢?

我认为让西方真正应该恐慌的是, 中国极强的工程和规模化能力。

我再举一个例子,无人机。

其实无人机最早是英国人发明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进行研发,大规模应用。但现在,全球最强的无人机企业是谁?

中国大疆。

这家公司赢得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份额的70%。甚至美国军方和农民,80%的选择都是中国大疆。

美国失去无人机竞争优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从底层技术与终端市场之间的“规模制造”能力的缺失。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MIT TechReview)称其为“中间的缺失”(missing middle),即美国企业或押注颠覆性科学的远期想象,或追逐成熟技术的短期规模化收益,却忽视了扩大制造技术规模(建立供应链、量产技术工程化)、边做边学(积累生产经验、制造流程迭代)对于创新的意义。

举个现实例子:

中国无人机企业能快速迭代产品,是因为工厂在生产第1万台无人机时,发现了螺丝容易松动的问题,于是在造第10万台时改进了设计——这种经验是实验室永远得不到的。

而美国设计的无人机图纸再先进,要么卡在实验室做不出样品,要么量产时成本飙升(就像NASA订制零件比淘宝货贵100倍),最终被中国企业的「快速试错-量产改进」模式打败。

这本质上是个「造物文化」断层:

美国互联网公司习惯了「写代码-全球复制」的零边际成本模式,但遇到需要动手造实物的领域,就暴露了产业空心化的软肋。

中国供应链优势,几乎是全维度全覆盖的。小到无人机的螺丝钉,大到机架、电机、电源、摄像头、天线、遥控系统等等,都可以在深圳找到成熟且成本较低的供应链。

这就导致,同样的无人机,美国产品是中国产品的十倍甚至几十倍。竞争结果,显而易见。

同样,在机器人和机器狗领域,中国凭借科技能力和规模制造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

比如宇树科技,正在成为下一个大疆。


目前宇树机器狗的销量,在全球占60-70%的市场份额。这些连蹦带跳的机器狗,装备上重武器,直接化身为战场利器,改写整个战争格局。

而现在这种四足机器狗,已经拓展至双足人形机器人,正全面进入机器人进化时代,可以应用在多数场景。

前段时间,全球著名投资人,马克·安德森认为,无人机是中国超越美国的第一步,电动车是第二步,而机器人就是第三步。

现在DeepSeek的出现,又再一次推动了这场变局的历史进程。

因为AI大模型的角色,就是一个超级大脑,它可以是无人机的大脑,电动车的大脑,机器人的大脑。

一旦DeepSeek也成为规模制造又是的一环,那么意味着中国研发的这一切未来产品,将彻底站在世界之巅,无法被撼动。

不仅如此,目之所及的一切产业,都可以被AI重新再做一次,2025年,我们很可能见证,像当年的互联网大潮一样的AI创富潮,重新进入我们眼前。

那么这场大变局,将如何进行推演?我分别从不同层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国际局势。

中国的无人机、电动车、机器狗、机器人、AI大模型,未来成为全球出口的主要利器后,也意味着西方对中国的技术限制,将被逐步瓦解。

当科技实力站稳脚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我们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

而国际地缘关系的修复,将带动更多中国产品,从高溢价的科技产品到低溢价的劳密型产品,出现全维度的出口。

即使特朗普提高关税,我们也可以找到更多平替国家,建立进出口合作关系,2025年亦将是出口大年。

而在国内,新科技产品的出现,将成为破局的关键,会创造新一轮消费需求,叠加“两新”消费补贴,会焕发新一轮购买力,国家层面会加快构建AI算力基础设施,这对经济复苏,大有裨益。

同时,重构教育体系培养“第二类技能”,这就是最近文件出台,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的原因。

同时新产业的崛起,将加速替代传统行业的衰落。企业将遇到挑战和机遇并存,需要全面转型,投入到人机协作流程重构。

而对于个人层面。

无论是你所处什么公司和职业,从现在开始,都要积极参与到AI的学习中。

AI是机遇,也是挑战。

它会淘汰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程序化的、重复性的、初级知识的工作。

比如初级律师、文案、财务、设计师、摄影、广告人、客服等等,但又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比如提示词工程师,算法工程师、视觉研究、数据运维等等……

很多人说,这些工作门槛较高,无法参与怎么办?

不要担心,未来服务业将需要更多的人才填充。 每个人只需要掌握“AI+领域”的 复合技能 ,提升跨模态沟通能力,就能适应新的环境。

其实这场变革的本质不是简单的岗位替代,而是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重新分工。关键在于建立新的价值坐标系:

当AI在信息处理维度全面超越人类时, 人性的温度、跨领域的洞见、风险决策的勇气、富有智慧的表达,将成为新的稀缺资源。

而对于个人财富层面,同样有新的机遇。

股市层面,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2025年比较有确定性的概念

楼市层面,这些产业所在的城市,将聚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比如DeepSeek的爆火,背后受益的是杭州。

其实杭州也不止是DeepSeek,包括造机器狗的宇树科技也在杭州,第一梯队零跑汽车在杭州、《黑悟空神话》的游戏创作团队游科互动也在杭州。

可以说,这轮科技革命,杭州是超级赢家。

为什么杭州会出现这么多独角兽企业?

答案正是我经常讲的“营商环境”。

杭州营商环境实在太好了,2015年就宣传居民便民服务,一站通,所有政务线上处理,还专门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为大家解决问题。

当一些城市还在忙着搞财政,背后算计对企业罚多少钱的时候,杭州这类城市对企业则是百般呵护,嘘寒问暖。再加上长三角配套城市的供应链优势,对于企业来说,它更愿意在哪里发展呢?

未来决定一个城市发展的,就是产业,而培育产业的基础,就是营商环境和地域优势。这一切都会传导至房价的趋势。

买房就是买一个城市的股票。

这么理解,就明白,哪些城市的房子是资产,而哪些城市的房子,只是只提供居住价值的钢筋水泥壳。

房地产在硬着陆后,会处于温和动荡环境,它不会衰落,但也彻底失去了野蛮增长的势能,转而化身为城镇化,去服务于更优秀的产业和人口。去该去的地方。

2025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保持学习和敏锐的洞察力,还是那句话,情绪影响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悲观者依旧正确,但乐观者赚钱。

我试着对DeepSeep,敲除一行指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