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培训每日谈
本公众号均为原创文章,是基于张立志本人在多年培训实践中的经验提炼,也有很多是刚刚在培训过程中思考出来的最新技巧和方法。希望通过分享与各位培训人共同成长。让培训人不再孤独,让培训更有价值,让培训这个职业更加体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2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2 天前  
湖北邮政  ·  第2136期 新年第一课,紧抓风控合规保健康 ·  4 天前  
湖北邮政  ·  第2136期 新年第一课,紧抓风控合规保健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培训每日谈

干货|谷歌公司开展培训的3条法则

培训每日谈  · 公众号  · 培训  · 2019-02-20 15:31

正文



《重新定义团队》一书中提到了谷歌公司开展培训的3条法则, 而我认为这3条需要反着顺序来看。

只在已经证明能够改变员工行为的课程上进行投入

这一条足够震撼,也就是在谷歌看来,培训的目的就是改变员工行为,如果一门课程不能证明可以改变员工行为,那就不投入。

市面上有大量的课程,很难证明可以改变员工行为,而且很多课程在设计时也没寄希望于可以改变员工行为。我曾经给课程进行过分类,发现有3类课程可能在设计时也没希望可以改变员工行为。

相信有很多人对于谷歌的这一做法未必赞同。而我要说的是尽管组织对于改变员工行为这一原则的认知未必那么清晰,但是随着培训成熟度越来越高,从未来组织选课的标准来看,这很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那这就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设计课程以改变员工行为?二是如何证明课程可以改变员工行为?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难,有3点需要做到:(1)课程内容贴近员工工作情境;(2)方法论针对工作痛点设计;(3)工具表单落地,且基本都是萃取了优秀员工的做法。 《雕课工坊-直击痛点、促进转化的课程开发》可以帮你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的可以点击蓝色链接 雕课工坊-直击痛点、促进转化的课程开发(北京班)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有些难度,柯氏四级评估的一二级评估容易,三四级评估较难。对于行为评估,我们的建议是可以采取测评,上级或360评估,优秀案例论证等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评估不是目的,而是后期跟踪的一种自然结果。

让最优秀的员工教学

最好的老师在哪里?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你们公司销售领域最好的老师就是那些销售业绩最好的员工;研发领域最好的老师就是做研发优秀的员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对于内部学习资源的开发会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需要倾注时间精力。

传统的思维认知是,培训就是请外面的老师来讲课。这种方式有效的前提是大家确实缺知识、缺方法、缺流程,自己公司发展还相对不成熟,市场空间大,这时候请外面的老师来给大家讲课确实有效。而中国经济发展也从高速发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大量企业也面临着转型之痛,面临着从高速发展到高效益发展。这时候既要向外部找方法,也要从内部挖潜力。

优秀的员工他们身上的隐性经验如果一直为他们所用,这对于组织是最大的资源浪费。 中高层管理者和培训部门,有责任把优秀员工的经验有制度和流程保障地挖掘出来,萃取成为可操作的方法论,然后系统化训练其他员工。由于优秀员工的经验是来自于自己公司的环境和土壤,是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这些方法论更容易落地,帮助其他员工成长。

正如在      中提到的, “知识萃取”为新的热门话题 。这项技能将成为培训人的必备技能,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更多的中高层管理者和优秀员工也将学习这项技能 ,以促进组织学习生态的构建,也有利于个人快速成长。(在 《雕课工坊-直击痛点、促进转化的课程开发》课程中有专门的萃取技术练习

进行刻意练习:

将课程分成易于消化的小块,给出明晰的反馈意见,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