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系列
微观系列包括微观当代、微观历史、微观人物。每一个事件的讲述者都是从自我感情出发的片面表述,但是将多个片面组合起来,至少能构成事件的大致图景。为您及时剖析,可能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大事件,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着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系列

房企凛冬将至,降价保命?

微观系列  · 公众号  ·  · 2020-02-20 21:38

正文


这两天A股大涨,已然回补2月3号开市第一天的大跌缺口,创业板更创下两年来新高


股市大涨背后,主要是一个降息的政策因素


央行决定,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并下调MLF利率0.1%,到3.15%


从疫情开始后央行主要的工作就是保证流动性,降低企业借贷成本,稳定经济


各大中小企业,为了发展和扩张都会不同程度的进行资金借贷


放在平时,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收入,或者再融资来进行还债,以保证不出现违约风险


但现在是特殊时期


首先企业复工复产就成问题,积压的库存更难以销售,企业无法获得收入


而在金融市场,也趋于保守,借贷成本不断增加



东西卖不掉,境内再借钱又困难,那以前的旧账就还不掉,还不了旧账,企业就可能面临破产风险


所以为了防止企业倒闭潮的出现,央行就必须释放流动性(印钱),同时通过降息压低借贷成本,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不过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能空聊,那我们就找一个切入点来单独看看吧


我们就拿国内的房企来说



2020年至今,国内房企出现了三个特点


1,破产翻倍

2,疯狂借钱

3,打折促销


先说破产


截至2月13日,根据法院公告网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63家地产商,和相关联的35家企业遭遇破产清算


其中大多数是过去盲目扩张,见钱就疯的中小型房企



当初房地产市场红火的时候,他们带着热腾腾的资金杀入,尝试海赚一笔


如今凛冬已至,激情过后,只留得一地鸡毛


根据统计,2019年全年,破产330家房企,平均一天破产0.9家


可在2020年,仅仅44天就有63家破产,平均一天破产1.6家


房企破产的速度,在翻倍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警讯


借钱变得越来越难,卖房变得越来越难,负债却越来越高,最后没办法,只好宣布破产


未来只会有更多难以承受“突发风险”的房企继续破产


上面说的破产大多数都是中小房企,那么大房企,甚至是龙头房企,面临突发风险,都怎么办呢?



2,疯狂借钱


由于前期作的孽,2020年全国95家重要的房地产企业,年内到期债券总额超过了5000亿


这个到期债券总额,比2019年大幅上涨45%


换句话说,今年房企要还的债,要比去年多45%



再细分到每个月来看,各家房企在2020年要偿还的主要债务的到期时间,是在下半年,尤其是从2020年7月份开始,他们就将大举展开还债动作



2020年7月是一个还债高峰,2021年1月,又是一个更高的高峰


7月还债高峰至,那现在2月份就必须行动起来了,不可能等到债主冲上门了,才去想该怎么还债吧


而由于目前的疫情影响,卖房肯定受打击,工地开工更是遥遥无期


想通过新楼盘开盘的方法去弄钱,显然不现实


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继续借钱


那么问谁借钱?


首先央行会借,尤其是大型房企不同于中小型房企,房企的整体崩盘是系统性风险


国家要调控房价(记住是调控房价,从来不可能说是打压房价,调控和打压,两个概念)


国家要调控房价,绝不会看着大型房企垮台而见死不救,于是降息,释放流动性,这些都是在为债台高筑的房企们缓解偿债压力



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房企和金融高度捆绑,房企向国内银行借了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有数


有句俗话不是说嘛:


你问银行借了10万,银行是你爷


可你问银行借了10亿,那你是银行爷


当借贷数字高到一定程度后,你和银行就自动捆绑了,你和银行在同一条船上,你死银行也跟着死


当然,房企可不只问银行借了10亿那么简单,10亿,那是打发叫花子的钱


所以房企大到不能倒,大房企一倒多少烂账将催生出多大的系统性风险,难以估量


而除了央行的降息和支持流动性政策外,房企还在向境外“求救”



上图是2019-2020年,房企在境外的发债额度


2019年,27家大房企的境外发债额最高在4月份


可在上个月,也就是2020年1月,房企的境外发债额已创下历史记录


根据最新统计,2020年1月,27家大房企共计向境外发债总额突破165亿美元(大约1152亿人民币)


这个单月1152亿人民币,不仅远高于2019年月平均境外发债405亿的水平,更刷新了房企单月境外发债的历史记录


钱钱钱,现在只需要钱


那是救命钱


另外房企的境外发债成本越来越高,房企发债成本较春节前上浮了1-2个百分点


以恒大为例,2020年1月,恒大总共发了4笔“美元债券”,总金额60亿美元(419亿人民币)


细看的话


恒大10亿美元票据,三年期,年利率11.5%

恒大10亿美元票据,四年期,年利率12%


恒大子公司景程发行:


20亿美元票据,31个月,年利率11.5%

20亿美元票据,45个月,年利率12%


恒大这4笔“美元债券”的平均利率水平在11.5%-12%间


这个水平比碧桂园还高,是所有大型房企里最高的


恒大,很需要钱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根据以往经验,境外债务很难延期


“外资”不好说话,不像自家人(国有银行)那么好说话


境内债务到期,我们的银行出于“一些原因”不会施行过于严厉的“抽贷”和“断贷”手段


很多情况是房企能与境内金融机构进行友善协商,最终将债务延期偿还,用时间换空间,等现金流较稳定时再还款



3,打折促销


疫情期间,工地停工,楼盘停售,想要卖房,难上加难


于是网络售房,打折促销上线了


恒大喊出了全国楼盘75折的响亮口号


就算你没有买房打算,也在各个平台看到过“恒大75折”的广告吧,这次恒大的宣传铺的很广



这次恒大大促活动简单讲就是,全国613个楼盘75折

2月底前,如果先拿出5000定金,就能订下一套恒大房


如果后悔不买了,5月10号,退你定金

5月10号前你买了,你的5000定金,抵扣2万


那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真降价还是噱头?


双十一中国人玩了十年,见了太多 先涨价再打折 的欺骗消费者噱头


恒大号称全国613个楼盘75折,那它能真正做到全国楼盘不先涨价再打折吗?


不得而知


不过网上有那么几张售价截图我们可以看看



恒大东莞的“翡翠华庭楼盘”,均价19200元,这是开启促销后的均价


那促销前同个楼盘的均价是多少呢?



同个楼盘,一月份的均价是15300元


促销前均价15300元,促销后19200元,涨没涨价,一目了然


典型的先涨后打折操作



这些天恒大在全平台无死角打广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他的75折宣传


用“75折”这个吸人眼球的大噱头,造成全民讨论


通过平台公关手段,进行房屋营销


宣传意义,远大于实际折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