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比亚迪汽车  ·  汉家族智驾版|轻松应对通勤难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读感周刊丨李白:我不是无病呻吟,我只是喷薄生命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19-01-17 17:20

正文


读 感 周 刊

REVIEW WEEKLY


Vol. 31

2019 / 1 / 17

唐朝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是群山之巅,而唐诗可以说是唐朝这座山巅上的一座高耸入云的塔。唐诗的影响力直到今天也不言而喻,而这种持久深远的影响是由那2000多位诗人共同营造而成的。


中国现代诗人西川统计了一下,发现其中有70余位诗人可以称作顶尖诗人。 幻想一下,这70多位诗人一同站在塔尖上的群像,那是中华文化最大放异彩的画面。


而这里面,李白又更加特殊,他是塔外的云上之人,在塔的场域之内,又在塔之外,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自然也就配得上“诗仙”这一名号。


唐朝为何会喷薄出那么多优秀诗歌作品?那些伟大的诗人是怎样炼成的?李白这个不世出的奇特存在是如何造就的?他的诗歌缘何会有那么奇特、瑰丽、磅礴的想象?唐代的诗歌土壤到底是怎样的?……相信这一系列问题你都很好奇。


对此,在中读精品课“我们为什么爱唐朝”第六讲“诗书风流:书写时代的唐朝诗人”中,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西川循序渐进地为我们讲述了唐朝的诗歌土壤,唐人怎么写诗,以及李白这个不世出的诗歌天才。 西川从一个诗人的角度,带着诗人专属的激情,一步步引领听众进入唐诗的世界。


很多听众都为这种诗人讲述诗人的独特方式所称道,并由此展开了讨论,各抒己见。


(以下是中读君中读精品课“我们为什么爱唐朝”第六讲“诗书风流:书写时代的唐朝诗人”的读感区穿梭一圈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电影《妖猫传》中的李白

诗 人 讲 诗 人 会 有 什 么 特 别

专业读诗法

@少🌟

读诗,第一步是读,第二步是理解其中的妙处——这都是考试中“诗歌鉴赏题”的要求。可是,从西川先生的讲述里,还包含了第三步,注意诗歌和诗人的“场”,也就是关注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读才更有趣,“见字如面”,“见诗如人”——才能明白为什么只有他能写出这样的诗歌。


Listen again

@少🌟

第二次听了,西川老师对李白的形容难以忘记——他是天上的一颗星星,落在大唐的国土,他不属于“泥土式的思维”,他的诗歌就这么“喷”出来,这是他写作的一个特色,我称之为“无意义言说”,就像音乐似的,它就是一种情感。


西川为什么说李白像个“骗子”

@黑发不再黑

“为什么说李白像一个‘骗子’?”这标题很“炸弹”!用“骗子”这词来形容李白多少让人有点意外。听了之后才发觉,原来不是从“道德”层面而言的,是李白“想象力太丰富、生活方式太与众不同”,在当时的时代不容易为人接受。通过西川老师对李白家庭背景、思想形态的介绍,就会了解到他写出那样的文字只是水到渠成,“喷发出”那样有生命力的文字毫不奇怪


天才——不世出

@心旷神怡博

这一节西川老师对李白的吹捧听得意犹未尽啊!几千年出这样一位谪仙人真是各种因素的巧妙碰撞与结合,造就了李白的“清真”自然之美,用西川老师的话说是“流动的音乐”,只有他能随性吟出来,别人吟出来也许就是东施效颦了。


伟大之物的相通性

@刘杠杠-

西川老师说李白的诗具有流动性、音乐性,深有感触!令人感到灵魂相通的东西往往都是这样 ,建筑设计入门的时候常会跟大家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你在一个伟大的建筑中,沉浸其中是能感受到建筑空间的流动,有节奏有韵律,和诗歌也本是相通的呀。


活灵活现

@心旷神怡博

李白真的不好讲,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在说,谢谢西川老师从他的角度给我们再现了一个道士李白,一个生意家庭出生的李白,一个很少写感情的李白,一个与大唐长安诗人氛围不相对应的李白,再读他的诗歌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具有造梦力量的讲述

@王鹏

听西川老师的音频课,仿佛走到唐朝那一堆学霸天才诗人跟前,看他们或勾肩搭背,或彼此不屑。还有一众学习刻苦的崇拜者不时拿出小本本,瞄一眼,凑上一首诗,互相应和应和,吹捧吹捧……


诗人的激情

@蔷薇

诗人讲诗人总有点和学者不一样的地方,西川老师讲得更有诗人的激情,而且观察到一般学者看不到的点。


音频课里的高峰体验

@刘桦

这篇“李白吹”吹得太过瘾了!把李白的形象整个构筑起来了,结尾部分非常让人心潮澎湃,能感受到李白的生命力,真的相信他是谪仙人!老师讲得太棒了!


诗人无与伦比的感染力

@语乔

哇!西川老师慢热型,越讲越流畅,感情也越来越集聚,最后滔滔溢出,讲的我们大家都成了李白,汪洋自恣,波澜壮阔,真爽,我们似乎跟随西川老师成了吟诗作赋的高手,字字珠玑,洋洋洒洒,太棒了,诗人一定是有感染力的,这是天赋!西川老师是这样的人,希望下次还能听老师讲其他诗人,期待!!!


王维《辋川图》唐人摹本


天 才 和 他 的 时 代

时代的全貌位于“塔尖”之下

@枫轩点雨

一个时代终究有一个或数个塔尖,后来的人会根据这些个塔尖追溯这个时代。殊不知塔尖或许不为时代所容,或偏离时代主调,不可作为评断这个时代的依据。而中等才干的人符合这个时代,可透过他们更能考察还原往昔的社会潮流,动态。


成语产出家——李白

@李晖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

少用很多成语——

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

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

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

说豪气,没有一泻千里。

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

这些词都不存在!


原来那人是天才~

@南山下

太超前的人,太时尚的人,太聪明的人都可能在当时被认为是骗子。要过了许多年或许才会被发现,哦!原来那人是天才。


天才当即被认可对天才来说是灾难性的

@青瑟只鸟

看到李白被很多同时代的人否定的时候,我想到了梵高,想到了电影《后会无期》中的一句话:“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一个人明白,那就够了。”


天才不能被规范

@解勇

天才终究是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无法用中规中矩的标准来衡量。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理念完全来源于他异乎常人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家庭的背景和成长的方式决定了他走的就是一条迥异之路。神奇怪涎的道教文化是他浪漫姿意的主要创作源泉。


唐——诗歌凝结的光华

@蕾蕾

也许就是因为这一份独一无二,才让李白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令人念念不忘的存在,唐代每一位诗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共同凝结成了一个时代的光华。


时势造英雄

@许多愁

李杜各有各的美妙,李白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是贬扬,他们都带给了后人不可磨灭的印记,李白带着潇洒和豪放,带着盛唐的印记,也只有盛唐才能带给我们李白。


会须一饮三百杯

@一片蔚蓝

据说,我这个四川老乡李白同志酒量那是相当惊人,相当于现在白酒三四斤,太厉害了!


李白《上阳台帖》局部


诗 歌 离 我 们 有 多 远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