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医学之声
作者:
高丽丽
炎症性肠病用药
炎症性肠病(IBD)是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和未定型结肠炎(IC)。其中,IC指结肠病变既不能确定为CD又不能确定为UC的结肠病变,病变主要位于近段结肠,远段结肠一般不受累,即使远段结肠受累,病变也很轻。UC、CD和IC三者均可合并不同程度体重下降、生长迟缓和全身症状。
一.溃疡性结肠炎(UC)用药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大多从远端结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端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血便、腹痛。治疗药物主要是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
⑴活动期UC的治疗
①病变局限在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应局部用药(病变局限在直肠用栓剂,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用灌肠剂),口服与局部用药联用疗效更佳。
②轻度远段结肠炎可单独局部用药或口服和局部联合用药;中度远段结肠炎应口服和局部联合用药;对病变广泛口服和局部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
局部用药有美沙拉秦栓剂0.5-1.0g/次,1-2次/d;美沙拉秦灌肠剂1-2g/次,1-2次/d。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禁用酒石酸制剂)每晚100-200mg;布地奈德泡沫剂2mg/次,1-2次/d,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直肠者。
③重度UC忌用止泻剂、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制剂、NSAID等,以避免诱发结肠扩张。
分类
|
药物
|
使用注意事项
|
氨基水杨酸制剂
|
柳氮磺吡啶(SASP)、奥沙拉秦、美沙拉秦、巴柳氮
|
①可用于轻、中度活动期UC。
②SASP疗效与其他制剂相似,但不良反应多见。
|
糖皮质激素
|
泼尼松、布地奈德等
|
①用于足量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后(一般2-4周)症状控制不佳,尤其是病变较广泛的轻、中度活动期UC。泼尼松0.75-1mg/(kg·d)(其他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按相当于上述泼尼松剂量折算)。达到症状缓解后开始逐渐缓慢减量至停药,注意快速减量会导致早期复发。
②用于重度活动性UC,静脉用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甲泼尼龙40-60mg/d,或氢化可的松300-400mg/d。静脉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3d仍然无效时,应转换治疗方案,视病情严重程度和恶化倾向,也可适当延迟(如7d)。
|
免疫抑制剂
|
硫嘌呤类药物: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6-MP)
|
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无效或依赖的中度活动期UC。常与氨基水杨酸制剂合用,但后者会增加硫嘌呤类药物骨髓抑制的毒性,需特别注意。
|
环孢素(CsA)
|
①用于重度活动期UC。
②2-4mg/(kg·d)静脉滴注。有效者待症状缓解,改为继续口服使用一段时间(不超过6个月),逐渐过渡到硫嘌呤类药物维持治疗。
③该药起效快,使用该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严密监测不良反应。
|
他克莫司
|
用于重度活动期UC。作用机制与CsA类似,治疗重度UC短期疗效基本与CsA相同。
|
生物制剂
|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
|
用于中度、重度活动期UC。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或糖皮质激素依赖时,可考虑IFX治疗。
|
⑵缓解期的UC维持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维持治疗药物。
②氨基水杨酸制剂:由氨基水杨酸制剂或糖皮质激素诱导缓解后以氨基水杨酸制剂维持,用原诱导缓解剂量的全量或半量,疗程为3-5年或长期维持。SASP维持,一般为2-3g/d,并应补充叶酸。远段结肠炎以美沙拉秦局部用药为主,直肠炎用栓剂每晚1次,直肠乙状结肠炎用灌肠剂隔天至数天1次,可联合口服氨基水杨酸制剂。
③硫嘌呤类药物:用于糖皮质激素依赖者、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或不耐受者、环孢素或他可莫司有效者。剂量与诱导缓解时相同。
④IFX:IFX诱导缓解后继续IFX维持。
二.克罗恩病(CD)用药
CD为一种慢性肉芽肿炎症,病变呈穿壁性炎症,多为节段性、非对称分布,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末段回肠和附近结肠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和肛门病变。治疗药物主要是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
⑴活动期CD的治疗
分类
|
药物
|
使用注意事项
|
氨基水杨酸制剂
|
柳氮磺吡啶(SASP)、奥沙拉秦、美沙拉秦、巴柳氮
|
适用于结肠型、回肠型和回结肠型的轻度活动期CD,对中度活动期CD疗效不明确。
|
糖皮质激素
|
泼尼松、布地奈德等
|
①病变局限在回肠末端、回盲部或升结肠的轻度活动期CD,布地奈德疗效优于美沙拉秦。
②糖皮质激素是最常用的中度活动期CD的治疗药物。病变局限于回盲部者,为减少全身作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可考虑布地奈德,但该药的疗效不如全身用激素。
③重度活动期CD,可口服或静脉给药,如泼尼松0.75-1mg·/(kg·d)。
|
免疫抑制剂
|
硫嘌呤类药物:硫唑嘌呤和6-MP(两药疗效相似)
|
①糖皮质激素无效或依赖时的中度活动期CD,可加用硫嘌呤类药物或甲氨蝶呤。使用硫唑嘌呤出现不良反应者换用6-MP,部分可耐受。硫嘌呤类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可考虑换用甲氨蝶呤。
②对诱导活动期CD缓解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但起效慢(硫唑嘌呤用药12-16周后才达到最大疗效),其作用主要是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症状缓解后,继续维持撤离糖皮质激素的缓解。
③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以服药3个月内常见,又尤以1个月内最常见,但骨髓抑制可迟发,甚至有发生在1年及以上。甲氨蝶呤早期胃肠道反应常见,叶酸可减轻胃肠道反应,应常规同时使用,用药期间和停药后数个月内应避免妊娠。
|
甲氨蝶呤
|
生物制剂
|
IFX
|
①用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或糖皮质激素依赖的中度、重度活动期CD。也可一开始就用于重度活动期CD。
②不良反应为药物输注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病样反应)、自身抗体和药物性红斑狼疮、感染如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恶性肿瘤、皮肤反应如湿疹和银屑病等、神经系统受损如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③近3个月内接受过活疫苗接种者禁用抗TNF药物,使用抗TNF药物期间禁忌接种活疫苗。
|
⑵药物诱导缓解后的CD维持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不应用于维持缓解。
②氨基水杨酸制剂:适用氨基水杨酸制剂诱导缓解后仍以氨基水杨酸制剂作为缓解期的维持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对激素诱导缓解后维持缓解的疗效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