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发展格局中,《总体规划》提到:
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工业空间布局、保障5.0产业新空间、严守工业用地控制线、优化产业空间资源配置。
其中包括:
贯彻落实广东省
“制造业当家”
战略,优化
“一廊两网多节点”
的现代产业空间布局,支撑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设。
建设商贸文旅走廊。
以西部综合服务中心为重点空间,加快
金银湾总部经济专业化中心、吉大旅游服务中心、拱北商贸中心、十字门会展中心
等地区的开发建设。串联珠海大剧院、珠海渔女、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海泉湾度假区、金台寺等特色文旅节点,建设商贸文旅走廊,培育提升
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消费中心、特色金融中心、文化艺术中心
等核心城市职能。
香山文化艺术中心。杨仲德/摄
搭建科技创新网络。
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两廊两点”建设,对接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依托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溪科创城和南屏科技工业园
等研发型产业园,推动国家级实验室、技术研究院、孵化加速器等多元化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布局珠海,引导创新空间协同发展,形成科技创新网络,培育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城市职能,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南屏科技工业园。(资料图)赵梓/摄
构建高端制造网络。
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
“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
,着力实施八大攻坚工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
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产业园、联港工业区、新青科技工业园、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富山工业园
等多个产业节点为重点空间,加快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完善制造业协同发展体系,强化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核心城市职能。
斗门富山工业城5.0产业新空间。梁冠贤/摄
壮大海洋产业经济。
依托高栏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万山群岛资源,加快
国家级海洋牧场、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
等重大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促进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港口航运、海岛休闲旅游
等多样化的海洋经济发展。
东澳岛栈道。
建设“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的5.0产业新空间
,加快现代产业链有效构建和产业生态加速形成。坚持高标准建设,满足企业现代化生产需求。坚持规模化建设,加快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强化空间开发与产业集聚相结合、新增建设和盘活存量相结合,加强5.0产业新空间的用地保障。
金湾华发5.0产业新空间。钟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