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有人说,徐志摩的这首《
偶然
》,是写给欧洲旅行时遇到的林徽因的。然而和徐大才子暧昧的对象可不止林姑娘一个,那这首诗到底是写给林姑娘?还是陆姑娘?或者陈姑娘?大家可以尽情想象。
不过若是说起“偶然”,冰心和吴文藻的相识则更具戏剧性:那一年的远洋客轮上,冰心帮同学找弟弟,结果认错了人,然后一代文学大家和中国著名学者,就这样甜蜜地走到了一起。
其实,比起这些浪漫的文人墨客,葡萄酒的“偶然”一点也不逊色。
比如葡萄酒被发明,就很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偶然发现,
掉在石臼里破碎的葡萄,过段时间后会产生一种香气四溢、喝下去感觉很奇妙的液体……
01
在葡萄酒的传说故事里,最让人感觉偶然性十足的,恐怕就是贵腐酒了。
首先,贵腐酒本身就算是一种“偶然”,因为它需要“贵腐菌”——这
种通常在
晴天和雾气交替的特定天气下才出现的菌类。
贵腐菌和普通的“妖艳贱货”细菌并不一样,也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不过对于葡萄来说,如果贵腐菌附在尚未成熟的葡萄皮上,则会导致葡萄的腐烂,无法酿酒;若是附在已经成熟的葡萄皮上,则会繁殖并穿透葡萄皮,促使葡萄中的水分得以挥
发,使葡萄中的香气和糖分更加浓郁,也使得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更加美味。
我们知道世界三大顶级贵腐酒,分别来自是
匈牙利托卡伊(Tokaji)、德国莱茵高(Rheingau)和法国波尔多苏玳(Sauternes)
这三个产区。巧的是在这三个产区,都流传着贵腐酒诞生的故事。
匈牙利托卡伊:
匈牙利的托卡伊在18世纪曾经是全欧洲最受推崇的产区,这里出产的托卡伊贵腐甜酒是全球最古老,而且质量最优秀的贵腐甜酒之一,在18世纪曾风靡欧洲各地的宫廷。
就连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都说,托卡伊是“
酒中之王、王者之酒
”。
相传在1650年,土耳其军队入侵匈牙利。
当土军逼近托卡伊时,正是葡萄收获的季节。当地一名牧师号召人们推迟采摘——等到敌军离去,人们收获葡萄时,葡萄已经干蔫,表皮变薄发皱,并泛起一层霉菌。
无奈之下人们就用这种“其貌不扬”的葡萄酿酒,没有想这一年酿出的葡萄酒比起正常季节采摘的葡萄所酿成的酒,味道要醇美许多。
于是偶然的推迟采摘,意外地为托卡伊贵腐葡萄酒带来新的命运,从此走向辉煌。
德国莱茵高:
在中世纪的欧洲,葡萄种植由教会说的算——某些“疯狂”的修士甚至会品尝土壤,来判定葡萄园的风土。当时的德国,如果没有主教首肯,酒庄是无法自行采收葡萄的。
话说那一年是1775年,莱茵高产区的葡萄已然成熟,酒庄主们每天盼星星盼月亮地盼望着主教允许采收葡萄的信函。
然后,他们等了十数天,信件终于姗姗来迟——
有人说信使迷路了,也有人说他被打劫了。但不论如何,信件到来时,葡萄园已然被霉菌席卷。
于是有人建议把这批发霉的葡萄喂给家畜得了——不过总有不甘心的人,本着把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用发霉的葡萄榨汁酿酒。
结果此时酿出的酒,仿佛玉液琼浆一般,美得让人难以忘怀。
由此,晚熟葡萄酿造法产生,人们认识到过熟的葡萄有利于葡萄酒的酿造,这个发现成就了后来的精品葡萄酒:
迟摘葡萄
。
同样因为这件事,人们从那些可以酿酒的“发霉”的葡萄里发现了
贵腐菌
存在,由此开启了利用特选葡萄酿制贵腐酒的历程。
法国苏玳:
好年份的顶级苏玳贵腐酒,能称得上全世界最复杂、最浓郁、最耐陈年的葡萄酒之一,而苏玳地区贵腐酒的传说故事也和上面两个产区的传说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传400多年前,伊盖姆酒庄的主人酷爱打猎,在一次狩猎出行前他叮嘱酒庄工人一定要等他回来后再采摘葡萄。
结果当然是酒庄主人回来晚了,葡萄园里100多公顷的葡萄全部感染上了贵腐菌。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他决定像往常一样装桶发酵,结果酿出了口感圆润甜美的贵腐酒。
当然,关于贵腐酒“偶然”的起源,还有着其他的版本
。但贵腐酒美丽的“偶然”,正可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生活中的意外并不可怕,说不定会变成“意外的美好”。
02
贵腐酒的“偶然”,有着诸多的人为因素,不过若是说起“人为”来,
阿玛罗尼
的出现,似乎更有一丝滑稽的意味。
意大利威尼托独有的阿玛罗尼,来源于一次“偶然”的遗忘——瓦坡里切拉产区内一位酿酒师在酿造雷乔托(Recioto)甜葡萄酒时,忘记了其中一桶酒还在发酵,导致发酵时间过长,糖分被酵母消化完全,才意外地酿造出了阿玛罗尼。
想象一下,如果有记者采访这位幸运的酿酒师:“请问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酿酒师:“
嗯……忘性大?
”这样的回答,也足以让人会心一笑——还不赶快来一杯阿玛罗尼品味一下?
比起这些“人为因素”带来的偶然,
冰酒
的出现,就称得上大自然和酿酒师开的一个充满惊喜的玩笑了。
话说1794年的晚秋,德奥地区的法兰克尼亚(Franconia)葡萄园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害,成片的葡萄被冰冻在了枝头。
为挽回一些损失,酿酒师将小心采摘的冰冻葡萄压榨,并按当地传统方式发酵酿酒。
结果人们意外发现酿出的酒不但酒体饱满,而且爽口、清新,甜而不腻,果香沁人心脾……
人们把这种酒称为“冰酒”——由于酿造难度高,产量少,加之
冰白葡萄酒颜色呈透明金黄色,素有“
液体黄金
”之美称,其价格在市场上也一直居高不下。
比如德国伊慕酒庄的雷司令冰酒,国际均价就在2480美元左右(税前),真的称得上贵如黄金。
03
其实不止葡萄酒,很多其他酒类的出现,也和生活中的各种偶然脱不开关系,比如鸡尾酒——
如果不是100多年前古巴人自由战争的影响,也许“自由古巴”在如今人们口中,会换上另一个名字;
如果英国人忍受得了抵御疟疾的汤力水,那难喝的味道,而没有把杜松子酒混入其中,也许金汤力鸡尾酒(Gin and Tonic)也就不会出现;
如果那一年飞机没有延误,并且当时的酒保没有将威士忌加在咖啡里,为受困乘客驱寒,爱尔兰咖啡 (Irish Coffee)可能还只会出现在人们的梦里……
也许当我们仔细探究那些酒的起源,它们或多或少都和各种“偶然”脱不开关系——其实在生活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制定了计划,总会有计划外的事情突如其来;我们考虑了问题,总不免新的问题出乎意料之外。
生活不是剧本,每一天的剧情在经历之前,谁都不知道它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但是这又如何呢?“偶然”带来的也许并不可怕,也可以是很美好的东西,退一步说,即便“偶然”出现的事情,让人猝不及防,让人手足无措,又有什么关系?
喝一杯酒,平复一下情绪,舒缓一下心情,好好面对足矣。毕竟,
“偶然”的情况会出现,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的“必然”嘛。
从葡萄酒里,相信“偶然”带给我们的美丽与惊喜,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面对生活的乐观的态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