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有多重要?
”
张柏芝儿子幼儿园时就在上数学课,自己还亲自每天陪儿子补习数学
4小时
,为的让儿子不和学校的同龄人落下太多。
还记得在《妈妈是超人》中,黄圣依5岁多的儿子安迪,在节目里参加
幼升小
,考思维题时表现之好给众多老妈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个小朋友前面有7个人,后面有6个人,问他这队伍总共有几个人。
安迪脱口而出:
14个
。
这么短的反应时间,还不忘把自己数进去!机敏又快速地回答出正确答案,留给了考官一个非常好的印象,入学面试过程十分顺利。
孩子幼小衔接阶段非常重要,毫无基础上1年级,累的还是孩子,为了这个,家长们都操碎了心:
▲ 一提到“幼升小”,家长群就炸开了
毕竟,哪怕过了
幼升小
这道坎,娃上了
1年级
依旧要面对“数学”这座大山!
很多
1、2年级的娃
计算题总是出错不说,应用题更是不会做,到了关键的
3年级
,更是被甩下一大截,怎么上名贵补习班也无济于事......
不仅仅影响
成绩
、影响之后学习、
考试升学
之路,更是影响孩子的
自信心
、
学习积极性
,导致
厌学
、耽误的事儿大了去了!
数学成绩好 ≠ 数学思维强
错过3-8岁数学思维启蒙,耽误孩子一生
不止孩子愁数学,家长也急的上火。为了提高数学成绩,从学前就让孩子走“捷径”:
套公式、背答案、题海战术
……
刚开始,这些方法还是挺管用的,可是逐渐的,家长们发现:
二年级
还能靠死记硬背勉强考满分,可越往后,越感觉跟不上,成绩也掉了下来;
上了初中、高中,学习速度更慢了,
接受新知识很吃力
,其他学科都跟着掉队;
到了大学,专业是可以选不涉及高数的,
可是需要数学思维的专业却是无处不在
的;
数学差,在学校的可能只有影响成绩;但是在职场,数学差,几乎代表着你的工作能力跟不上:
数学方法可以让人遇到复杂问题时,高效率的找到解决方案!
数学逻辑可以让人面对难题中的选择时,分析本质得到最佳选择!
哪怕是简单的决策,也是伴有严谨的数学原理的!
学前的“捷径”,将孩子的
数学思维“禁锢”
了。
这等同于一系列关联的思维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有序思考、逆向思考、想象力、发现能力、短期记忆能力、反应力等等。
可以说,
孩子的数学思维,决定了他的人生格局!
想让孩子思维发展快人一步,就必须把握住起跑线,而
计算就是数学思维培养最重要的第一步。
我们学好计算,不只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数学知识,更是为了做好数学启蒙,从小就打好坚实的基础。
计算学的好的孩子,思维清晰、条理清楚、反应敏捷,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都比同龄人显得“更聪明”。
道理谁都懂,可提到数学计算,家长们几乎都是愁容满面:
20之内加减运算还要靠掰手指,不让用手指就会粗心算错;
记不住口诀、公式,学习开小差,讲过的知识点一问三不知;
嘴上从1到100顺着数还挺顺溜,倒过来数就不会了……
孩子学得苦、不开窍、没兴趣……家长想教又教不会,只能看着干着急。
如何让孩子的数学种子发芽成长,成了不少学龄父母的心病。
从“准留级生”的笨学生到数学满分
别让孩子未来优势,耽误在基础计算上
关于数学,不同的家庭,都上演着相似的故事:
有位妈妈——小艾,她就是一位替孩子数学操碎了心的家长。
小艾告诉我,儿子刚上一年级,英语语文勉强过得去,数学常常拖后腿。班主任直接跟小艾说:你家孩子的计算水平还停留在幼儿园的阶段,现在再不补,可能要留级。
这一句"留级",让小艾着急起来,为了提高儿子的数学成绩,她寻求了各种办法:
每天逼着儿子做三页口算习题,儿子却总敷衍做完了事;
强迫他一周背完加减口诀表,结果口算题进步一些,可应用题还是做不对;
给儿子报了全市很好的辅导班,盼着名师能帮忙开开窍、最后孩子厌学了。
眼看着儿子纹丝不动的数学成绩,小艾的耐心几乎到了极限,尤其是最近刚学的
两位数退位减法
,彻底让她崩不住脾气:
比如说这道 "22−17=5"
儿子要么就直接用大数减小数(如22−17=15,非要7-2,再2-1),要么忘记进位退位(如22−17=15)。无论怎么教,儿子都改不掉这两个毛病。
▲小艾儿子作业,真叫人头大
这差点没把小艾气晕,一顿严厉的痛骂后,她选择冷静下来思考
“明明一道两秒就能完成的计算题,为什么在小孩子眼里这么难?
”
她带着疑问,找到有三十年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周建新老师。
小艾将一肚子苦水向周老师倾诉,爷爷用了三个
"成人不知道"
,让小艾突然顿悟:
不知道加减乘除当中的数学原理
——所以我们会做但根本讲不出道理;
不知道孩子的思维发展进程
——我们不了解儿童大脑是如何学数学的;
不知道儿童学数学的兴趣点
——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只会让孩子厌倦……
用成年人的思维逻辑去教育孩子,孩子怎么可能学的好?
周老师把作业本、习题册放开到一边,用一个趣味故事——“奇奇猴分桃子"作为引子,给小艾儿子上了节计算课。
很快小朋友学习兴趣上来了,每天都求着妈妈去听周老师讲故事、要帮"奇奇猴"解决数学问题。
▲和“奇奇猴”一起探索数学
从被动到主动求学,小朋友的计算速度迅速提升,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计算题、应用题做得心应手,考满分越来越轻松。
这一切,
归功于周老师在故事中融入的一套特别的数学法———依形计算。
苦心钻研儿童数理思维一辈子
只为了让万千中国孩子找到乐趣
30年一线教学经验的神级教师
20年学前及竞赛数学教学经历
被媒体评价为“儿童数学思维训练先行者”
曾获得“2018年度中国教育领军人物”的奖项
他叫周建新,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周大神。
他是家长们口口相传的
“
教学大牛”
,在孩子的心里,他是打败数学“怪物”的大神。
他从1988年就开始做数理思维教育,至今已经超过
30年教龄。
▲受邀在凤凰网、搜狐开设直播课,为500强名企开设讲座
因为教学效果太好,可以让孩子计算最快达到每分钟120道题目,周老师曾经被某上市教育机构重金聘请,
专门为3-12岁的孩子,设计数学相关的培训课程,8年多连续占领着机构金牌教研员的地位。
在研发课程的过程中,额外又研究了珠心算、指算、心算等等方法,并将这些糅合在了自己的课程里。
虽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可周老师发现,自己始终解决不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大概有1/4左右的孩子怎么学都非常的费劲。
”
“我研究的这么多种方法,但孩子还是没办法灵活变通加减。
”
为了弄懂问题的根源,他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领域书籍翻了个遍,其中关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理论,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研究指出,孩子的认知过程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
具象化、形象化、抽象化。
就拿 2+1=3 这道题目来说:
具象化
—— 用一个积木代表“1”,两个积木代表“2”,总和三个积木为“3”
形象化
——可以用过画图形表示“1”、“2”,不再依赖实物
抽象化
——用抽象的数学符号理解“1”代表数量1、“2”代表数量2
对于3-8岁儿童,
认知能力仍停留在第一步(具象化),
想要理解这道2+1=3,必须经过从具象——抽象的过程才能理解。
而成人的认知能力直接达到第三步(抽象),他们很难想象这个简单的算式包含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道家长自认为很简单
的题,孩子却学的这么吃力。全因为孩子具象化到抽象化的过程被割裂,思维跟不上,自然无法灵活变通。
别忽视这个转化过程,这可能会让孩子的认知能力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的锻炼和发展,从而影响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甚至是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核心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现象,周老师决定颠覆传统教学观念,从数字具象化入手,模拟儿童认知规律并结合自己30多年的教学经验,独创了一套简单、有趣计算法——
依形计算
。
通过给数字建形,把抽象的数字、数学关系具象化,变得看得到、摸得着。
孩子通过这种看得到、摸得着的方式来理解数字的大小,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他帮助10000+孩子重拾数学自信
无数孩子的未来因为他而改变
到现在,周老师这套方法,已经帮助过太多的孩子,成为一批又一批的“超级高手”。
课程效率之高,能让
学前大班的孩子,上8到10节课,就完成一年级的孩子上半年的计算任务。
最关键是还会变通,会加就会减。
甚至有孩子学习完了周老师的课程,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跟着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做题都是跳着来。
除了被家长、孩子们认可,周老师的课程更是广受业界好评:“依形计算”不但获得
国家认证
,去年更是获得了“
2018年度中国教育领军人物
”的奖项。
在
全国100+所中小学开设了巡讲会
,传播设计“依形计算”的心路历程,讲座位置比春运的火车票还要难抢。
▲全国巡回分享“依形计算”
周老师知道,在中国,还有成千上万名家长、孩子并没有掌握到窍门,依旧深陷在数学苦海。
而对于线下参加他课程的家长来说,成本也非常高,上一次课1.5小时,还没算上赶路的时间,甚至有跨省过来学习的家长。
因此这些年,周老师除了继续打磨课程之外,也尝试着进行线上直播课程的教授。而第一次幼儿数学直播课程的上线,网络学习量就高达到
200万
;学员有来自日本、新加坡、美国等等国家。
课程回访后90%的孩子主动要求继续学习,课程平均完课率更是高达95%。
这一次,为了让更多家长、孩子知道“数学真的很简单”,周老师决定将这套已由国家认证、锻炼孩子认知能力,培养孩子思维的“依形计算”法,制作成线上课程——
趣味数学计算课!
摆脱题海战术,拒绝死记硬背
考试轻松高分
,提前10年成为
学霸
“儿童数学思维训练先行者”
研发课程
首次全网公开!!!
▼长按识别,报名课程
经过市场10年多验证,帮助上万名学生分数提高10+,全心研发的儿童速算法——“依形计算”,作为课程主要方法论,结合多种科学可求证理论、周老师自身
数十年一线教学经验,及大量案例,设计而成的课程体系
,保证颠覆传统教学观念,让学习效果直观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