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导演帮
中国导演第一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看电影看到死  ·  重版再来!戴锦华“经典电影十八讲” ·  昨天  
桃桃淘电影  ·  分享图片 ·  3 天前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018100536 ·  3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双选会专刊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导演帮

《哈利·波特》系列重映,IP电影如何与分线发行走向双赢?

导演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0-18 14:56

正文


1990年,从曼彻斯特到爱丁堡的列车上,一个关于魔法世界的构思在英国作家J.K.罗琳脑中开始酝酿。一辆名为《哈利·波特》的列车即将启程,满载现实世界的读者与观众前往神奇的霍格沃兹。自那以后,无论是该作的原著小说还是电影,都在业界收获巨大成功。



如今,曾给无数年轻人带来童年印记的《哈利·波特》全系列将于10月直至11月依次在中国大陆重映。


就目前的数据来看,本次重映的票房表现还算合格。在10月11日重映首日,该片创下了1078.9万的票房,以25.3万的观影人数获得场均人次单日冠军,在当日院线总票房收入中占比22.5%。截至16日,重映票房已达到5681万,使该作历史票房累计直冲3.05亿。


这其实不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第一次在内地重映了。2020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经过技术革新,以4K,3D修复版在内地重映。尽管当时的电影市场因疫情原因遇冷,但该作依然斩获了1.92亿票房。今年是其第三次重映,从票房表现来看,《哈利·波特》系列的影响力在中国观众心中依然不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其他重映电影的票房大多不尽如人意。如今年3月重映的《沙丘》票房912万,《奥本海默》重映票房225万,《孤注一掷》重映票房仅有85万。


要知道,本次《哈利·波特》系列并没有大面积重映,哪怕只是小规模分线放映,该作仍获得了其他重映电影难以取得的成就,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讨。




1

 魔法重现:《哈利波特》再现中国


2001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作为该作的首部改编电影在美国上映,并于次年1月在中国内地上映。自此,该系列电影陆续登陆中国市场,每一部都如同一场盛大的魔法盛宴,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作为本系列的开山之作,哪怕当时中国电影市场并不成熟,该作也于2002年在内地斩获了5600万元票房。此后的日子里,几乎每一年都有续作上映。


《哈利·波特与密室》于隔年在内地收获票房4880万元,《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票房4710万元,《哈利·波特与火焰杯》6300万元。此后,该系列的票房节节攀升,每部作品的票房都在一亿元以上。而最终作《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内地票房最为亮眼,直冲4.13亿元。



《哈利·波特》之所以能征服中国观众,离不开它独特的异域文化魅力和引人入胜的叙事功底。


2001年,中国每年的进口片配额只有20部,且配额通常会分给更为传统的类型电影,如《泰坦尼克号》和《侏罗纪公园》。那个时代的中国电影市场缺乏类似的奇幻题材,而《哈利·波特》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还成为了中国观众心目中的经典。


J.K.罗琳构建了一个具有完整世界观的魔法世界。在2001年之前,中国观众对西方奇幻题材电影的认知极其有限,影视作品中的巫师、魔法、异世界等元素很少被展示过。《哈利·波特》所展现的英式魔幻与西方文化背景,对于当时相对封闭的中国市场中的青少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种魔幻世界不仅满足了中国观众对奇异、未知世界的渴望,也打通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初步认知。



但是,同期与《哈利·波特》竞争的同类型作品还有《指环王》,为什么《哈利·波特》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哈利·波特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故事的奇幻性,而在于它对青春期成长与人生抉择的精准刻画。哈利从普通的孤独男孩到勇敢的领袖的成长历程,与无数中国青少年面对的学业、家庭、社会压力形成了情感共鸣。通过哈利的视角,观众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与挣扎,与这个有血有肉的主角一同经历挫折。《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的魅力在于构建了一个跨文化的叙事空间,让中国观众不仅看到了一个魔法世界,更找到了现实中的自己。


尽管哈利是核心人物,但罗琳为每个角色都赋予了独特的个性、背景和动机。例如,斯内普热衷黑魔法,为人刻薄,实际上是暗中保护哈利的英雄。纳威·隆巴顿从一个笨拙的、被忽视的学生,最终成长为一位英勇的领袖,他的成长象征着内心力量的觉醒。这些次要人物的成长与变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丰富的细节和多样的情感体验。加之跌宕起伏的剧情和丰满的世界观,该作的吸引力对观众不言而喻。


从最初的几千万票房到最后的四亿元,《哈利·波特》不仅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了多个年代观众心中永不磨灭的经典。




2

 魔法重现:《哈利波特》何以重映


自疫情以来,中国电影市场陷入疲软期。据统计,2023年电影备案数仍难重返疫情前的数字,积压片消耗的速度追赶新片上映的速度,也致使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表现愈发不尽如人意。


2024年春节档票房达到67.6亿元,位居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榜第二。但今年电影市场明显后期乏力,暑期档的票房仅有116亿元,只有去年暑期档票房的一半(106亿元)。而截至10月17日,2024年票房总收入也仅有373亿元,难达去年的549亿元。尽管2023年出现了疫情结束后的票房回弹,但票房数据仍较疫情前2019年641万的数据有较大差距。


在积压片消耗殆尽的2024年,挑战愈发严峻,此时重映经典电影,成为了提振电影市场的手段之一。



这一时期,中国内地选择将《哈利·波特》系列重映,无疑是为了挖掘观众的怀旧情怀,吸引粉丝重返电影院,并激活如今偏于沉寂的电影市场。


该作在中国的成功不止体现在票房数据上,更体现在其对不同代际观众中产生的文化共鸣和长期的市场潜力。这种文化现象给了《哈利·波特》重映的底气。


对80、90后来说,他们成长于该作电影和小说同步发行的黄金年代,《哈利·波特》不仅是电影,也是一本本泛黄的小说,更是他们青春岁月中的重要符号。他们伴随哈利的成长,经历了从学生时代到成年期的重要人生阶段。


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了市场消费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愿意为情怀买单。当前市场,这类“怀旧消费”日益增加,人们愿意重返电影院观看经典作品,情感驱动的消费方式大大有助于老电影的重映再版。正如2017年重映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斩获超1.7亿票房。2012年《泰坦尼克号》重映票房更是在内地达到了9.48亿。



而00后和10后对该系列的认识可能更为深刻。当今互联网中,《哈利·波特》作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IP被广泛传播,从官方授权的游戏到粉丝自发创作的同人作品,该作的文化内涵不断被丰富创新。年轻人在原有的剧情基础上向外扩展,也是该作在互联网上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之一。甚至在年轻团体中形成了粉丝文化,为影迷书迷们提供了一个同好圈层。


目前,哈迷组织“魔法部”在微博的粉丝数约五十万人,加入线下组织的成员约一万六千人左右。魔法部日常会组织一些线上线下活动,比如观影、抽奖、音乐会、角色生日会、舞会等,这段时间电影重映的粉丝包场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之后在上海等城市还会组织《哈利·波特》马拉松观影活动,分别集中看前四部和后四部电影。


如今《哈利·波特》已经不仅仅是一部文化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观看重映版的《哈利·波特》与其说是享受电影的内容,倒不如说是在满足人们内心对那个魔法世界的归属感。



《哈利·波特》全系列得以重映,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因素:法律版权的完备性与高效的操作流程。


从法律角度上看,《哈利·波特》的每一部电影在中国内地均经历过正式的引进与上映,相关的版权归属与合约细节早已落实,这为重映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发行方环球影业自身拥有极强的的影响力加持,且其长期保持对该IP的高强度开发和维护,因此拥有对这一IP的强大掌控力。


同时环球影业重视内地市场,保持内地市场的长期合作,如不断上映新电影,放开相关的IP联名,开办北京环球影城,这些都为该系列的重映提供了法律和商业上的便利条件。相比之下,许多经典电影因年代久远,版权归属复杂,经过多次转手或公司更迭,导致版权的界定异常困难。




从技术角度上看,重映版的《哈利·波特》将面临从2D直接跃迁到IMAX的技术修复,尽管该作的DCP(数字影院包)格式及相关字幕文件在之前的上映过程中就已备好,但片方仍需进行细致的制作和转换工作。不过在重映的巨大收益面前,修复费用似乎也可以承担。


同时,此次《哈利·波特》系列重映也与中国官方政策的调整密不可分。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片荒现象愈演愈烈,国家电影局在政策层面逐渐加大了对进口片的支持力度,保障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哈利·波特》作为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经典电影,自然成为了复映片单中的优先选择。


对电影市场而言,经典IP重映不仅是一次情感消费,更是一次品牌再生的机会。哈利·波特》的重映为陷入“片荒”的内地电影市场注入动力,缓解了院线及电影产业面临的压力。同时也让片方有机会找准类似作品在市场的定位,让不同代际的观众重新接触这一文化现象的入门之作,这也是将经典品牌延续到下一代的重要手段。




3

 分线发行:重映电影的取舍


分线发行,即不同院线放映不同影片。


若没有发行协议约束,影院为求保险,往往会盲目增加头部电影的排片量,减少中小成本电影及小众电影的排片量。学者靳丽娜在2021年发表的《我国电影分线发行的实践与探索》写道:“影院放映影片同质化严重,一线大片热映期间其他中小成本影片难有容身之地,即使有部分排片,也很难拿到黄金场次。部分影片找不到适合的观众,观众也找不到想看的影片。”


为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发言中指出:“传统的全院线统一发行方式,已不适应广大观众日益个性化的观影需求和多样化的创作格局,必须在分众化、分线型的差异化发行放映模式上实现突破。


官方推动部分小成本电影或文艺片参与分线发行,取得了部分成功。但后期分线上映影片的范围不断扩大,这种新型发行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将商业片如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庄文强的《金手指》等电影纳入,最后结果可能与片方的利益和商业考量背道而驰。



分线发行本质上是将不同的影片划分到不同影院和不同放映线路上,从而实现资源的更细化配置。对一些艺术片或小众电影,这样的发行方式有助于避免与商业大片直接竞争,提供更精准的观影群体;但当把高度依赖大规模放映的商业片纳入其中时,发行的灵活性和利润空间就被削弱。


同时,这样的发行方式为部分影迷观影带来难度,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城市,可能符合标准的电影院屈指可数。如中国首部采取分线发行的电影《沉默笔录》,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仅斩获票房143万。


今年1月30日,在市场各方对分线发行模式陆续发出质疑声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文称任何单位或组织都不能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干预包括电影排片在内的经营活动。这也相当于变相暂停了分线发行的推进。


为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片方仍要对《哈利·波特》采取分线发行?


哈利·波特》第一,二部仅在3600家影院重映,但目前内地影院数量已超过13000家。同时,目前通知显示第三四部的重映范围依然没有扩展。这表明本次《哈利·波特》重映的范围相当之小。


在笔者看来,哈利·波特》采用分线发行重映未尝不可。大面积放映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影片对大众的普及度。而该作从上映距今已有二十多年,许多观众已经在流媒体平台反复观看过。因此,重映版《哈利·波特》的主要受众群体就是该系列的粉丝们。



前文提到,分线发行的初衷是为了保障中小成本电影和小众艺术片的利益。重映版《哈利·波特》的受众群体以粉丝为主,具有鲜明的放映特点和辐射区域。因此,该系列的重映版从商业角度上评估,已经可以被划进“小众文艺片”的范畴。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将分线发行模式应用在此类电影上,是一种在不影响电影大盘前提下的稳健策略。首先,这些经典IP和艺术片具有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片方可以确保小范围放映也能获得稳定的票房反馈。这一做法不会像对商业大片的分线发行那样引发市场波动,也不会对其他头部影片的收益产生冲击。


通过这种精细化的尝试,电影局与片方能够有效累积经验,特别是在市场反馈、观众接受度、和分线发行资源的优化方面。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作为重映片拥有既定的粉丝基础,其粉丝群体愿意为情怀买单,这样的发行不会大幅分散观众流量,很适合为分线发行试水。后续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影片制定多样化发行策略,积累市场数据,同时满足多方的需求。


相较于大规模发行,分线发行的周中定位更为精准,可以有效集中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推广成本。因为该片重映的核心观众就是粉丝,分线发行的宣传重心可以放在粉丝社群及社交媒体上,而无需进行大范围的市场铺设。



当前片方对影院提出要求,即每日排片不得低于两场,且除首轮名单并按要求排映的影院外,自2024年1月1日起新开且含有IMAX、CINITY、杜比视界三类高格式影厅的影院才能报名。由此来看,与其大范围分散重映《哈利·波特》,小范围保障部分影院高质量放映,似乎更符合粉丝观影的需求。


分线发行的方式让这场重逢变得更加私密,更像是在等候那些未走远的影迷。《哈利·波特》的重映,唤醒的不仅是跨际代粉丝的情怀,还有内地的电影市场。而重映片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就需要不同片方自己去探索了。



-END-


作者:李天尧

编辑:李天尧

责任编辑:孟浪

转载 | 入群 | 合作 | daoyanbang-xzs(微信)

将导演帮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更新


往 期 推 荐

收割一部真正的纪录片|冯艳纪录片创作进阶实训营开营!


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前瞻,谁有望登顶?

“内容为王”—2024HiShorts!厦门短片周征片延期


推荐文章
看电影看到死  ·  重版再来!戴锦华“经典电影十八讲”
昨天
桃桃淘电影  ·  分享图片
3 天前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018100536
3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双选会专刊 | 参会单位:交个朋友优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6 天前
冲蒌老伍  ·  恶搞唐僧想沟厂妹,笑C人
7 年前
网易梦幻西游手游  ·  帅炸!他们已经把区里的强手都怼了一遍!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