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向阳光明草
随缘,热情,和谐,友好共处;阅读,思考,历练,提升境界;观察,记录,分享,收获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会患上突发性耳聋? ·  15 小时前  
新周刊  ·  多少返程打工人,抢着体验春运“红眼高铁” ·  21 小时前  
新周刊  ·  专访徐冬冬:我和尹子维真的很小清新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胡吃海塞的春节后,不出意外需要喝点熟普了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30岁,我得了一种“不死的绝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向阳光明草

全国不到0.1%!这些“隐形稀缺群体”,可能比考上清北还难!

向阳光明草  · 公众号  ·  · 2025-02-06 07:44

正文




全国不到0.1%!

这些“隐形稀缺群体”,

可能比考上清北还难



一、教育金字塔:

万里挑一的“知识幸存者”


1. 留美博士生:跨国界的学术顶尖圈


全球竞争:


2023年,约3.2万中国学生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数据来源:美国NSF报告),占中国4800万大学生的0.067%——相当于 1.5万名大学生中仅有1人入围。


毕业真相:


同年中国籍学生(含港澳台)在美获博士学位约7000人,而国内博士毕业生为7.5万人,留美博士占比9.3%。若仅统计内地学生,实际比例可能更低。


人口密度:


以14.1亿总人口计算, 留美博士生占比仅0.0023%(每百万人中23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仅有1-2人。



2. 985/211大学博士生:本土学术的“头部玩家”


规模:


全国在读博士生55.6万人(教育部2023年数据),其中国内985/211高校博士生占45%(约25万人), 每万名大学生中仅5人能跻身这一梯队。


稀缺对比:


985/211博士生占总人口比例0.018%(每万人中1.8人) ,低于北京故宫单日游客量(约3万人)。



3. 大学本科毕业生:从“稀缺符号”到“普及门槛”


历史累计:


截至2023年,我国累计本科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约1.1亿人,占总人口7.8%。对比18岁以上人口(11亿),占比约10%,仍远低于美国(35%)、日本(28%)。


应届生内卷:


202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1150万人,占同龄人口(18-22岁)的50%,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迈入“普及化”。


二、收入真相:

月薪过万仍是“打工天花板”


1. 月入1万+:城镇打工人的“前3%俱乐部”


官方数据:


国家统计局2022年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就业人口中仅3%(约1380万人) 月收入超1万元,占总人口比例0.98%(每百人中不足1人)。


地域鸿沟:


北京、上海月薪过万者占比约20-30%,但西部省份普遍低于5%。若计入农村人口,实际比例更低。



2. 月入5000+:中等收入的“隐形门槛”


覆盖人群:


据北师大CHIP调查(2022年), 月收入5000元以上者约1.06亿人, 占总人口7.5%。若仅算工资性收入(不含务农、个体经营),比例可能降至5%以下。



三、职业赛道:

体制内的“千军万马独木桥”


1. 军队四级士官:服役超12年的“兵王”


晋升难度:


四级军士长需服役满12年并通过多轮选拔, 全军总数约5万-8万人 (国防研究机构推算),占现役军人(200万)比例不足4%。


人口密度:

占总人口比例仅0.0035%-0.0057% (每百万人中3-5人),稀缺性超过985博士生。



2. 公务员职级:体制内的“隐形天花板”


正科级:


全国公务员中正科级约70万人,含事业单位/国企同职级总数约100万, 占总人口0.07%(每万人中7人)。


副处级:


公务员副处级约15万人,高校副教授50万人,合计占总人口0.046% (每万人中4.6人)。



正处级:


正处级公务员+正教授总计约50万人,占总人口0.035% (每万人中3.5人), 相当于全国正处级以上干部数量少于上海交大在校生总数。


四、结语:

稀缺的不是身份,而是清醒


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真相:

99.9%的人终其一生无法跻身上述任一群体。


但“稀缺性”从不等同于“价值性”——社会需要博士攻克技术难关,也需要外卖员维持城市运转;需要军官保家卫国,也需要教师点亮未来。

你的价值,从来不由“占比”定义,而在于你是否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