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实验万事屋
文献总是乏味,科研一向无聊,“实验万事屋”旨在拯救医界同仁于寂寞无聊,每天坚持抖落科研内幕,分享实验心得,搜集科研资讯,激发您的科研兴趣,传授实用的科研方法和思路。做不做科研,从医之路大不同,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寒假论文写作与发表训练营》开放报名!论文拆 ... ·  2 天前  
PaperWeekly  ·  为什么说在中国做科研最忌讳踏实? ·  4 天前  
PaperWeekly  ·  ​KDD 2025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实验万事屋

导师问我博士生花了他十几万经费能发几篇CNS?看了这同济大学的50.5分DNA损伤的Nature主刊,我劝他放弃幻想……

实验万事屋  · 公众号  · 科研  · 2024-12-19 08:2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王平团队发表在Nature主刊上的研究成果,围绕缬氨酸与HDAC6相互作用及其对DNA损伤的影响展开研究。文章详细阐述了缬氨酸如何通过HDAC6调控DNA损伤的过程,包括缬氨酸与HDAC6结合影响HDAC6的亚细胞定位、TET2的激活以及DNA去甲基化等关键步骤。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内缬氨酸丰度的变化通过HDAC6-TET2轴影响DNA损伤反应,进而可能影响肿瘤进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及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究缬氨酸与HDAC6相互作用在DNA损伤调控中的作用。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

通过Pulldown实验发现HDAC6是结合缬氨酸的蛋白,并利用同位素标记、突变修饰等方法验证了缬氨酸与HDAC6结合对HDAC6功能的影响。

关键观点3: 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缬氨酸与HDAC6的结合影响HDAC6的亚细胞定位,进而通过TET2激活DNA去甲基化过程,最终可能影响DNA损伤和肿瘤进展。

关键观点4: 研究意义

该研究为深入了解缬氨酸在细胞内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正文

老板一直觉得他花了十几万的经费,就能发一篇十几分的文章,他是真的以为因为我不喜欢才没发Nature的么?今天就讲讲这篇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王平团队,发表在50.5分的Nature主刊上的文章。他们这篇文章,讲的是缬氨酸通过HDAC6调控DNA损伤,还挺有意思:



细胞内存在着对氨基酸的感应器,比如精氨酸会通过SLC38A9激活mTORC1激活的mTOR信号通路,而亮氨酸也能通过Sestrin2来调控mTORC1。而缬氨酸对于蛋白合成以及一些病理机制都有着关键作用,于是,他们就想要找出一个与缬氨酸有关的感应蛋白(这就是提出假设的方式,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移植,以抑制的机制来分析未知的情形,而假设都必须是可以证伪的,不清楚课题建立初期假设的提出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来分析该缬氨酸激活的感知蛋白是什么。通过Pulldown,他们发现HDAC6是可以结合缬氨酸的蛋白。在HDAC6上有一个色氨酸-谷氨酸重复的十四肽结构域SE14,就是结合缬氨酸的位点:



那么既然缬氨酸能结合HDAC6,那么这样的结合对于HDAC6的原有功能而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HDAC6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而他的SE14结构域可以稳定地将HDAC6保留在细胞质中,于是他们就假设缬氨酸对于HDAC6的结合,可能会影响SE14结构域的功能,也就是影响HDAC6的核定位。结果显示,培养基中缬氨酸的剥夺,的确诱导了HDAC6的核易位。为了明确缬氨酸的细胞内丰度对于HDAC6的亚细胞定位的影响,他们还对转运缬氨酸的SLC7A5进行了抑制。由于缬氨酸的C端和侧链的改变,会导致其与HDAC6结合的破坏,他们还专门对缬氨酸的N端和C端进行了甲基修饰来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缬氨酸缺失后HDAC6的核异位能被N端甲基化修饰的缬氨酸转回胞质定位,而C端甲基化修饰的缬氨酸则无法挽救(这种突变修饰的方法,很好地说明了缬氨酸与HDAC6的结合对于HDAC6亚细胞结构定位的影响,这样的验证比单纯的缬氨酸剥夺更有说服力,也可以很好地避免肯定后件的逻辑谬误,不清楚肯定后件逻辑谬误的话,可以回去看看《列文虎克读文献》、《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和《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这部分的研究,证明了细胞内缬氨酸丰度,以及缬氨酸与HDAC6的SE14结构域的结合,决定了HDAC6的亚细胞定位:



那么缬氨酸丰度降低,导致的HDAC6核异位,会影响HDAC6的什么功能呢?他们通过同位素标记,分析了在缬氨酸剥夺后,显示出与HDAC6结合增强的蛋白质。其中TET2引起了他们兴趣,TET2是一种DNA去甲基化酶。而在细胞提取物中补充加入缬氨酸并没有抑制HDAC6与TET2的结合,那么也就是说,很可能是由于缬氨酸缺乏后导致的HDAC6核异位,影响了HDAC5与TET2的结合。TET2会将5mC转化为5hmC,于是他们分析了缬氨酸剥夺后,HDAC6与TET2对于5hmC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缬氨酸剥夺后,5hmC以HDAC6和TET2依赖的形式产生,敲减了HDAC6或TET2后,5hmC的丰度并没有增加(这其实就是柯霍氏法则的验证,通过抑制整个机制过程中的关键因子,来分析该因子对于整个机制过程所产生表型的贡献以及依赖性,不清楚柯霍氏法则的话,可以去看看《轻松的文献导读》和《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那么HDAC6作为一个脱乙酰酶,是否是通过对TET2的脱乙酰化,激活TET2的呢?他们接着对TET2潜在的乙酰化位点进行了突变,结果发现TET2的去乙酰化突变体不再依赖于HDAC6而激活。也就是说,缬氨酸剥夺可能促进TET2活性,以HDAC6依赖的方式,通过TET2的去乙酰化激活,诱导DNA去甲基化。



而TET2和DNA损伤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于是他们就分析了缬氨酸剥夺后,对于DNA损伤的影响。到这里,其实大家应该看得出来,在之前的验证过程中,缬氨酸-HDAC6亚细胞定位-TET2激活-DNA去甲基化,这一条证据链是相当完整的,并没有缺失什么环节。在这里他们通过TET2对于DNA损伤的影响,提出了假设的迭代,就是将缬氨酸的剥夺和DNA损伤联系了起来(假设的迭代就是在原有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已经获得的结果,提出新的假设,以此推进课题的进展,不清楚假设迭代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和《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结果发现缬氨酸剥夺后的确促进了DNA的损伤,而TET2或HDAC6的缺失,阻断了缬氨酸剥夺诱导的DNA损伤。也就是说,缬氨酸剥夺是通过HDAC6–TET2轴促进DNA损伤反应的:



为了确认HDAC6是由于核定位,导致的TET2激活引发的DNA损伤反应。他们通过给HDAC6加上NLS(核定位序列)来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HDAC6的核定位的确是激活DNA损伤的关键。持续的DNA损伤,会导致细胞的死亡,从而抑制肿瘤进展。于是他们假设缬氨酸的缺乏可以通过HDAC6–TET2轴,来阻碍肿瘤的进展。通过VR(缬氨酸限制)饮食,以及体内肠癌的裸鼠成瘤小鼠实验证明,VR饮食,的确能通过HDAC6–TET2轴,抑制肠癌的进展:



最后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示意图,缬氨酸通过与HDAC6的SE14结构域结合,使得HDAC6能定位在细胞质。而此时细胞核内的TET2由于乙酰化修饰,无法被激活。但细胞内缬氨酸缺失后,HDAC6的亚细胞结构定位发生变化,产生了核异位,导致TET2的乙酰化修饰被清除,而TET2激活后,通过DNA去甲基化功能,激活了DNA的损伤:



总的来说,这样一篇Nature的Article,从逻辑上,以及每个步骤验证的细化程度来说,是一般的文献无法比拟的。这样的文章,会在前期的机制序列完整验证完毕之后,再进一步推动接下去的验证过程,逐步推进课题,读上去会很有节奏感。好了,今天就先策到这里吧,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原文,祝你们心明眼亮。

公众号回复“公克”,没事可以翻翻精华帖,里面有不少宝藏工具,当作是科研过程中的一种调剂也是不错的选择哦科研并不一定要这么无聊又尴尬




目前夏老师已正式出版11本书,想要的可直接点以下微店小程序直接购买:
《“一本正经”的基础实验手册》适合刚入门的科研小白;
《实验万事屋》适合刚要入门的科研菜鸟;
《夏老师带你读文献》是教你们如何读文献(含科研解迷彩蛋);
《列文虎克读文献》通过文献精读讲解简单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及原理;
《轻松的文献导读》通过几篇不同风格、不同领域的文章解读,简单讲解了文章的思路和逻辑性;
《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1-5)(含科研解迷彩蛋),介绍各种信号通路,每条信号通路配有对应SCI文章的解读,由表及里;
《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给你讲讲科研中的推理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