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研究的态度解读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科学报

我们如何依法参与疫情防控?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 公众号  ·  · 2020-01-26 18:20

正文

点击上方 “社会科学报” 关注我们




我们如何参与

疫情防控


公民参与疫情防控的主要渠道


原文 : 《公民如何依法参与疫情防控?》

作者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学术委员  韩振武

图片 | 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广泛有序的公民参与。公民参与疫情防控依据的法律包括宪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参与渠道主要有提升公民健康素养、参与职业健康工作、配合紧急措施、参与法律监督、参与卫生慈善事业、参与爱国卫生工作等。落实参与权需要多部门配合。公民有序参与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01

积极提高健康素养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017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只有14.18%。城乡居民关于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应急避险等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比较普遍。 2019年7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了十五项重大行动。第一项是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第六十九条也规定, 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当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健康管理。 应当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疫情面前要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心态平和。讲究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不随地吐痰。


成年公民应当尽快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 要会测量体温、脉搏;能够看懂食品、药品等的标签和说明书;学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积极参加逃生与急救培训,遇到呼吸、心脏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应用适宜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开展自助式中医健康干预。


每个人不但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对家庭和社会负有健康责任。 家庭成员经常互相提醒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爱老敬老,邻里互助,支持公益。有患者的家庭应当实行分餐制。在疫情面前,公民维护自身健康同时,还应当依法参与控烟等行动,不得损害他人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



02

主动维护心理健康


公民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疫情面前,公民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国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更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就医意识,部分患者及家属仍然有病耻感。维护心理健康,是促进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提升公众安全感、幸福感的必由之路。



要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各类临床医务人员应主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倡导养德养生理念,保持中和之道,提高心理复原力。


自我调适不能缓解时,可选择寻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疫区的管控措施必然影响居民生活和工作,公民可以通过MOOC和新媒体学习并运用健康的减压方式,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避免使用吸烟、饮酒、沉迷网络或游戏等不健康的减压方式。选择并培养适合自己的运动爱好,积极发挥运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公民要尊重精神病人,不歧视患者。当与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时,不采用过激的言语或伤害行为,不冷漠回避,而是要积极沟通加以解决。



03

积极参加职业健康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文件指出,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约2亿,职业病危害因素已成为影响成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从业者应当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学习掌握与职业健康相关的制度、标准,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掌握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加强劳动过程防护。学习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急性危害的应急处置方法,能够做到正确的自救、互救。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定时定量规律饮食;作业期间注意间歇性休息,严禁疲劳作业。



04

参与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



此次疫情死亡病例中老年人居多,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对于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应参加定期体检,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学习老年人膳食知识,保证摄入足量营养,多晒太阳,量力而行地进行体育锻炼。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做好自我管理,减少并发症。参与社会交往,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衰老、预防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老年人家属要了解老年期痴呆等疾病的有关知识,注重对患者的关爱和照护,帮助患者积极遵循治疗训练方案。对认知退化严重的老年人,要照顾好其饮食起居,防止走失。生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主动监测用药情况,记录用药后主观感受和不良反应,复诊时及时向医生反馈。感冒是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建议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主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有哮喘患者的家庭尽量避免饲养宠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