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驿栈之所以能讲好所谓的中国故事,是我们确确实实做到了差异性。”刘少军说。
北京第一家皇家驿栈位于皇城圈内,紧靠景山和故宫,所以他们讲皇帝的故事。在前门鲜鱼口,他们把一个老澡堂子改成了精品酒店,自然要讲的是水的故事。在苏州,皇家驿栈所在地是乾隆爷七下江南六次所居的民间行宫改建的,所以那家的主题是“寻找曾经的贵族生活方式”。自晚清以来,上海就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繁华之地,所以讲的“腔调”。曾经贵州的皇家驿栈因为在一片大山里,讲的是田园梦想。而在三亚,他们也曾讲述“中国式休闲和度假”的故事:“中国式休闲和中国式度假,从来不是发生在海边的,从来是发生在背山面水,茂林修竹,‘休’是人在树下,‘闲’是闲看门中月,是人文精神的追求。所以皇家驿栈做的任何一个店都是
挖掘出那块区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用最现代的方式给它展示出来,用融和的方式借鉴了西方文明的方式,发扬了中华文明的方式,用当代的方式,而不是复古的方式,用创新的方式,而不是模仿的方式给它展示出来
。假如你不住进那家酒店,其实你没有体验到当代那块区域的人文生活。”
除了认真地讲好中国故事,皇家驿栈还
针对不同的人群换了不同的讲法
。在北京,因为主要的客群80%是外国人,所以跟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是重点。语言一定是英文,还只能讲最浅显的中国故事,使他很迅速地体会到这些文化特性的不同,并且读得懂看得明白。
中国人也需要讲一个故事。但是跟中国人讲故事的叙事方式跟外国人讲故事的叙事方式是不一样的,语言都是不一样的,审美趣味也是不一样的。
举例来说,苏州的皇家驿栈讲究“琴棋书画诗酒花香曲”,居住方式是中国式的,饮食起居也是中国式的。
早上起来客人可以跟着管家一起早起,一起站桩,结束了之后打扫庭院梳洗,然后吃养生的早餐。上午会有琴课,或者和员工一起描红模子。吃完中午饭,酒店建议客人小憩片刻,“睡个子午觉”,到了下午三点,申时茶时间到了,可以喝茶,配精巧的茶点。晚饭后你也可以看露天电影,也可以在园林里做其他交流。晚上九点酒店会建议客人洗个澡尽快休息了,然后第二天早晨五六点钟黎明即起……这样的服务体现了一种生活逻辑和生活方式。并不需要讲些什么,客人就知道自己生活在中国。
“对牛弹琴,讽刺的从来都是弹琴者而不是牛
。我们非得跟外国人讲中国的京剧,非得给中国人讲中国的书法,非得给中国跟外国人讲中国的诸子百家,并且用之乎者也去讲,这东西他听不懂。
所以不是这个故事不好,是讲述者有问题,所以我们要当好讲述者
。”刘少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