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关于理财产品选择与搭配的话题,主要聚焦于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特点与适用场景。文章提到了保守型投资者如何分配资产,以及不同期限下理财产品的选择。同时,文章还针对增额寿和养老金等具体产品进行了分析,包括它们的特点、收益情况以及选择建议。文章还提到了产品的期限策略和小钱分散投资的理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题概述
文章主要讨论了理财产品的选择与搭配,涵盖了保守型投资者的资产分配、不同期限理财产品的特点以及具体产品的分析。
关键观点2: 保守型投资者的资产分配
保守型投资者应将大部分资产放在低风险理财中,剩余资金才考虑投资股市、基金等高风险产品。
关键观点3: 不同期限理财产品的选择
作者提出了针对不同期限的理财策略,包括超短期理财、短期理财、中期理财、中长期理财和长期理财的不同产品选择。
关键观点4: 增额寿和养老金的分析
作者对增额寿和养老金等具体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其特点、收益情况以及适用场景。
关键观点5: 产品的期限策略和小钱分散投资
作者强调了理财产品的期限策略以及小钱分散投资的重要性,通过动态平衡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
正文
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未来一周,猝死式下架会越来越多。
很多人想在涨价前上车,但不知道买增额寿,还是养老金。
而是要把这笔钱,放到整体人生资产配置的高度,去审视。
货币基金和1-7天的国债逆回购,就是我的最佳选择。
货币基金主要是余额宝,主打一个赎秒到涨,
收益1.5%左右;
国债逆回购,工作日随用随取,收益比货币基金高点,
能到1.8%左右。
这部分钱,我放在银行理财里面,短的一两个月,长的一年多。
这部分钱,主打一个期限错配,尽量每个月都有钱到期。
除了看病,我确实没有什么立马要用钱的地方,就算急用也能容我一两个月筹钱。
救急不救穷,你有明确的还款时间,又是急事,借钱不难的。
就怕直说借钱,不说用途,也没有还款时间,简直难上天了。
这部分钱,最简单、最不容易出错的选择,就是储蓄国债。
储蓄国债可以提前兑取,还会分档计息,五年期最新收益
是2.3%。
第二,尽量选择5年期,收益更高,急用提前兑取也划算。
增额寿可以锁定
2.5%-3%的复利收益
,不怕降息。
只要过了缴费期(一般10年左右),就能随时取钱用了。
因为是中长期理财,我更看重他的持续收益,不太在乎回本时间等短期指标,也不太在意三五十年后的收益。
我把20年以后(60多岁)要用的的钱,定义为长期。
像龙抬头3.0这样的顶级养老金,
复利收益都能超过4%。
即便是只到80岁,年化复利收益也能到
3.5%以上。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期限短的钱,会慢慢转换成长期的钱。
这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将持续我的一生,金字塔也会慢慢掉过来
在每一个期限内,我的钱也不是一笔大钱,而是很多笔小钱。
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国债、增额寿、养老金,短中长都放点
现在这笔钱,就想做中长期投资,就要在增额寿和养老金二选一。
就想到了一定年龄,每年稳定的收到一笔小钱,那你就选养老金。
如果你说,我也没想好这笔钱做什么用,但短期肯定不用,长期干啥到时候再说,那你就选增额寿。
增额寿就是个储蓄罐,钱在里面滚雪球,用钱你就取,不用就接着滚。
关羽的大刀也能切土豆丝,但估计没有咱家菜刀切的好。
但如果横向和其他各种产品比,它的强项集中在中长期。
30岁男性,每年交20万,连续交5年,一共交了100万。
到第10年,也就是40岁时,账户现金价值达到118万。
50岁的时候,现金价值159万,复利2.6%,折合单利3.28%。
60岁的时候,现金价值213万,
复利2.75%,折合单利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