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值百宝箱
价值投资思想、行业公司调研信息,投资资讯,热点资讯等一线价值分享;若不便发表,请联系修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0 小时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0 小时前  
最江阴  ·  刚刚,江苏多地下雪!江阴…… ·  16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地方,是“万龙甲”照进现实景观了吗? ·  18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 ...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珠江不是一条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值百宝箱

半夏宏观对冲基金-2024 年2 月

价值百宝箱  · 公众号  ·  · 2024-03-07 18:21

正文

(参考 消息、作文、专家纪要、调研分享;提高认知及信息差 )

分享市场、行业及公司动态,包括投资策略、行业数据库、专家调研、公司纪要;信息超越 99% 的投资者)微信扫码加入体验)





业绩表现和风险指标




归因分析




半夏宏观对冲资产分布



2024 年 2 月 :市场回顾

2 月,经济延续之前的趋势:地产销售量缩价跌,地方政府发债维持同比明显下滑,暂时没有看到拐点。


资产价格方面:利率继续小幅下行,工业品价格低位震荡。股票市场方面, ETF 的神秘资金是股市最大的驱动,在月初市场大跌后, ETF 净申购加速上升,最高单周 1500 亿,全月合计出现了近 2000 亿的净增量,带

动市场显著回升,存量资金的风险偏好也有所修复,中国相关股市反弹明显。半夏宏观对冲基金 1 月中减仓控制风险之后,维持既定的思路,控制总的风险暴露,以高股息类为主要底仓,全月净值平稳回升。


投资计划和风控措施


如上一期的月报制定的风控机会:在净值回到高点的 0.86 以上前,在名义 GDP 拐头,地产销售和房价企稳回升前,大的思路都是做好防守,打持久战,稳步修复净值。具体方法上分散持仓,多做套利,以绝对收益为评估持仓的标准。

在市场没有特别好的趋势性机会前,以 0.6% 内部 VAR 为风险预算上限。后续如果市场出现趋势性且高赔率的机会,会增加风险预算,尽量把握机会。在净值修复回到 2023 4 月末最高点的 0.86 以上前,也会以 1%

VAR 为风险预算上限。净值修复回到 2023 4 月末最高点的 0.86 以上后,放开风险预算到正常水平。


权益类:


在名义 GDP 拐头,地产销售和房价企稳回升前,权益类净多仓维持在 35% 以内。以高股息类为主,持仓平均股息大于 7% ,辅以行业基本面拐点向上类。

商品类:


多使用同一类别内的对冲套利类策略。目前也观察到一些潜在的局部供需错配机会,择机把握建仓点和加仓点。

利率类:


观望。虽然当前利率没有趋势上行驱动,但绝对水平太低,远不如配置稳定增长的高股息类股票。


写给投资者和同行们:


我们一直以认真坦诚的态度撰写月报,希望为投资人提供一些独立深入的经济和市场分析,提示一些风险和变化。半夏的月报一直标注:“本报告在未经授权下,均不可被复制和转发,不可向第三方披露”。但过去两年,半夏的月报一直被同行们广泛的转发传阅,成了行业里免费的公共读物,全行业公共的研究资源。对此,我

一直也没有说什么。后来,传播的范围到了媒体,我们每个月被媒体写,弊大于利,我们也没有追究。最近,半夏的月报竟然被不少同行转发给了监管。

感谢各位同行对半夏的月报如此地重视,但是我想专注做点投资,不希望太多打扰,你们搞得动静太大,我不想承担了。从本月起,半夏的月报不会再对经济和市场做深入的分析,不会再对资产价格做前瞻的判断,不会再对市场风险进行提醒。以后各位就不用再继续关注和转发了。

如果您不是职业金融投资者,其实也并不需要知道我们每个月对经济和市场的短期判断。我有时候会犯错,有时候会运气不好,我不能保证每年都一定赚钱。但我从来没有想过骗你的管理费,从来没有想过拿你的钱去赌博,我自己的大部分资产也投在半夏的基金里。如果你依然相信我的职业操守和中长期的专业能力,那请你保持一定的分散度,配置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的 1/5 以内在半夏的基金里,长期耐心持有,我自己相信长期能为您创造相对不错的回报。 ( 投资有风险,此处不作为收益承诺)

最后,各位同行,我对大家也有一些善意的建议。


各位保险的同行:


不用我说,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负债端的平均成本还在 3% 以上,资产端 30 年国债已经只有 2.5% ,信用利差也是历史最低。以前你看不上的地方的城投债,现在也只有 3% 了。高息的协议存款不让做了,非标存量越来越小。资产端荒得一塌糊涂。

负债端的平均久期还在 12 年,资产端的平均久期只有 6 年,只有负债端的一半。


随着历史上买入的高息资产逐渐到期,你一方面久期欠配,一方面资产负债倒挂。如果现在去买 30 年国债,那也就是稳定的利差损,慢慢熬死。

出路在哪里?


我其实想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如果各保险资管有兴趣和半夏合作,我可以附送咨询服务,提供针对当前困境的解决方案。并以后每半年提供一次资产配置建议。


各位量化的同行:


不用我说,相信你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SIZE 因子大概率到头了。没有了小微盘的超额之后,我相信还有一些优秀的量化同行依然能做出超额收益,但大部分人,可能都做不出显著的超额了。多头产品还可以跟着混 beta 。但中性怎么办? DMA 怎么办?

财富端雪球大概率卖不动了,没有了雪球的持续买入,小盘指数的贴水大概率不会再回到低位。超额收窄,对冲成本上升,预估以后不少中性直接的就要亏钱了,不少 DMA 直接的就要亏很多钱了。

后面机构一赎回中性,你就得卖股票砸自己的 DMA 。你何苦把自己的钱都还放在 DMA 里面?

不如趁着节后小微盘反弹了这一波, DMA 去杠杆压规模,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分散投一些到别的地方去。比如,可以关注半夏的基金。


我虽然过去 3 个季度表现也比较挫,但未来的环境应该对我这样的策略相对还比较友善的。只要抛去执念,回归头寸和资产类别分散化的绝对收益思路,对净值逐步修复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投半夏,应该比市场大部分可选品种要强些。


对于半夏投资人的量化同行,我也乐意不定期提供一些策略建议,比如提醒各种因子的机会风险。行业里很多人都知道, 21 年周期股的顶部,我们自己是顺利逃掉的。这一波小微盘的风险,我是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提醒的。

大家都是同行,彼此都是专业的,圈子里互相都是了解的,无论操守还是水平,谁也忽悠不了谁。大家可以自行思考,自行决策。如果有兴趣和半夏合作,欢迎直接联系我。

2024 3 6

免责声明及风险提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