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by : 胡颂平
①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先生今早对胡颂平说:“艺人李湘芬,前回请我题词,我已当面答应她,还是给她写几个字吧。杜勒斯说的‘自由是有吸力的磁石’这句话可以写给她。”
下午五时许,先生拿着刚为吴相湘的一个长卷题的跋文,走进胡颂平的办公室来谈谈。
怎么谈起十七八年前在美国去看从前康奈尔大学的史学老师伯尔先生(Prof.George Lincoln Burr)的一个故事,说:“那天伯尔先生和我谈了一天的话,我至今还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其实容忍就是自由: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我自己也有‘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
颂平听了很感动,请求先生把这句话写给他,先生答应了,就在颂平的工作桌上,拿了一张已经截去一小半的宣纸信笺来写。快要写好时,颂平又请求先生写上明天(十七日)的日期,更有纪念的意义,先生也照写了。这时王志维也进来了,先生笑着对他说:“志维,颂平敲我的竹杠,要我写字。”
我们大家都笑了。
(胡颂平《适之先生写字的故事》,《文星》第五十八期)
②
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今天先生谈起中学的国文选本,说:所谓国文,是要文章写得好,可以给学生作模范;为什么要选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党国要人的文章也作国文念了,他们的人很重要,但文章未必写得好。这些也编入教科书里去,其实是不对的。
③
一九五九年五月十六日
上午,一位晚辈青年来见。他表示不愿意进甲骨文研究室,希望出洋。先生叫他好好准备起来。一面告诉他:“你上次给我的信,称我为‘太老师’,自称为‘太门生’;从来没有自称‘太门生’的,只有叫‘小门生’。你还要好好的读书。”
台大侨生代表六人来见先生。他们组织一个海洋诗社,还带了《海洋诗刊》来。先生对他们说:“你们学作诗,要分两部来说,一部是‘我’,一部是‘人’。你们作的诗如果不预备给别人看的,你做好了就烧了,那就随便怎么做都可以;如果要给别人看,那么一定要叫别人看得懂才对。从前有两句骂人的话:“但要放屁,何必刻板”,是对那些文章不高明的人说的,讥笑他们不要刻板,实在是有意思的。你们写的所谓抽象派或印象派的诗,只管自己写,不管人家懂不懂。大部分的抽象派或印象派的诗或画,都是自欺欺人的东西。你们的诗,我胡适之看不懂,那么给谁看得懂?
我的《尝试集》,当年是大胆的尝试,看看能否把我的思想用诗来表达出来;如果朋友都看不懂,那成什么诗?白居易的诗,老太婆都能听得懂;西洋诗人也都如此,总要使现代人都能懂,大众化。律诗,用典的文章,故意叫人看不懂,所以没有文学的价值。我的主张,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量,第三要美,文章写得明白清楚,才有力量;有力量的文章,才能叫作美,如果不明白清楚,就没有力量,也就没有‘美’了。”
先生的话,都是答复他们的问题的。如说中国的思想,越在边疆,越是守旧。台湾、香港,在整个中国来说都是边疆的地方,也都是保守的地方;美国的华人街,那时辛亥革命成功了,大家都剪发了,而华人街的华侨还是拖着辫子的。所谓礼失而求诸野,因为边疆往往有保守的精神。凡是民族主义运动都带有保守性,而且排外的,他们总认为老祖宗的东西是应该保守的,这不仅是国民党如此,全世界都是如此的。又如说:“我们的革新,没有自卑感。你们谈的某先生,他会迎合香港、台湾两地当局的思想。”
④
一九六〇年二月二十三日
中午的饭桌上有一盘“狮子头”的菜。先生因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两句话是圣人最近人情的话,全世界二千多年的哲人中,没有第二人说过这些话。孔夫子的‘不撤姜食’,是要用姜来减腥气的。又说‘割不正不食’;如果今天碰到这盘‘狮子头’,不晓得孔夫子怎样?孔子是很讲究吃的;这是圣人最近人情的地方(先生平日口头上说的‘圣人’,都指孔子)。”
胡颂平因问:“‘沽酒市脯不食’,那么一定是家酿的酒,家制的脯吗?”
先生说:“孔子说的是士大夫阶级的身份,他们大概都是家备的。士大夫阶级比贵族稍低,但比平民高得多了。至于一般平民,怕要出去买了。我想殷民族有点像犹太人,商朝亡国了几百年之后,他们还能保留住食的卫生传统,在《论语》第十章里,都能记录下来。”
(胡颂平《从适之先生的墓园说起》,《传记文学》四卷二期)
⑤
一九六〇年六月二日
今天先生说起“郭沫若这个人反复善变,我是一向不佩服的。大概在十八九年之间,我从北平回到上海,徐志摩请我吃饭,还请郭沫若作陪。吃饭的中间,徐志摩说:‘沫若,你的那篇文章(是谈古代思想问题,题目忘了),胡先生很赏识。’郭沫若听到我赏识他的一篇文章,他跑到上座来,抱住我,在我的脸上吻了一下。我恭维了他一句,他就跳起来了。”
先生谈起威廉莫瑞森(Dr.Maurice S.Williams):“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中曾经引了威廉莫瑞森的话,大家不知威廉莫瑞森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在普林斯敦大学图书馆里,在一本书上偶然发现威廉莫瑞森是在加州行医的不太出名的牙医生。有一天,我和一位美国朋友谈起这件事。这位美国朋友是知道威廉莫瑞森的,就告诉了他。他听到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里引了他的话,马上赶到纽约去找中国国民党的纽约支部,加入国民党。这样一来,威廉莫瑞森就成名了。这个人现在八十多岁了,还活着。”
⑥
一九六一年九月四日
中午,先生留胡颂平父子吃饭。
先生问胡宏造:“大少爷,你相信宗教吗?”
宏造说他没有宗教的信仰。
先生说:“全世界各民族中,只有我们的民族对于宗教的生活是最淡漠的。”
胡颂平问:“佛教未到中国以前怎样?”
先生说:“迷信也是有的:秦始皇、汉武帝,不都是求神仙不死的药吗?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的太太跟我结婚四十多年,我从没有影响我的太太;但她不迷信,不看相,不算命,不祭祖先。她的不迷信在一般留学生之上。你看我们的外交官中有两位,他们要做一件什么事,先在房内卜一个金钱卦。有一位大使的太太,在未打牌前,要先卜金钱卦,如果今天的日神不好,她要打小牌,特别当心;如果今天的日神对她有利,她就要打大牌了。
“你看过我的《南游杂忆》吗?我在二十四年一月九日早晨,从香港坐船到了广州。罗文干那时在广州,他也是迷信的,私下给我做了一个卦,不很好。他立刻托人带一封信来,要我立时拆开看。我拆开看,里面有‘兄此次到粤,诸须谨慎。’原来是陈济棠反对我到广州来。我的《杂忆》只写这几句,没有把罗文干做卦的事情写出来。
“你上周看的《风水传奇》,那本书上不是说陈济棠的上代坟地,怎么好,什么人怎样发大财吗?在外国也有星相的书籍杂志,许多留学回来的人也有相信算命看相的,无怪国内更有许多人迷信了。他们以为陈辞修、俞鸿钧是同年同月同日差一个时辰生的,他们都曾当过行政院院长,是命好的关系。其实这是巧合;全世界同一分钟内出生的就有许多,决不止两个人。全世界有二十多亿的人口,而全部的八字只有五十万种的不同。”
下午,先生谈起“一九五〇年春天写的《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一位法国朋友看了之后,也用法文写了一篇文章了。”
这一期的《民主潮》上有一篇郑振文在“阳明山会谈”的演说稿,引用《马太福音》第六章第十二节的话:“你说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先生觉得《马太福音》上没有这些话,查查第六章,没有;再查第七章,还是没有。先生再翻英文本的《马太福音》,原来是在第五章的第三十二节英文本:Yea,Yea,Ney,Ney.”
英文的意思倒不如中文本译得明白。先生又说:“《雅谷》上也有这两句话,倒和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义相同。”
节选自《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胡颂平/中信出版社/2014-8
书名: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作者:胡颂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8
定价:48.00
▼
购买《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
进入凤凰读书官方微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