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大会上对今年完成目标的表述变成了“努力完成”
之前会议表述是坚定不移完成。
可能上面对5%左右的目标也有新的想法。
目前看稍微左一点没完成也是可以接受的。
再来看看8月金融数据。
9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金融数据,
截至8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6.3%,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1%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8.89万亿元,同比增长8.1%。
8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6.3%,与上月持平,近两个月增速已有企稳;
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21.90万亿元和14.43万亿元。
以上内容为引用新闻稿。
各位读者,我们来拆开看看。
新增社融来看,
政府融资是唯一的支撑项;私人部门则延续躺平,和8月制造业PMI及地产成交相呼应。
M1同比继续下行至-7.3%。原先说是“挤水分”导致数据低迷,现在看21家全国性银行手工补息整改进度已超9成,
M1当前的低迷更多反映的就是内需的弱势。
目前私人部门就是资产负债表强缩表,宏观上可以看数据,微观上可以看中秋大家买月饼与酒水的积极性。
目前在通缩
预期和收入预期下的风险偏好逐渐减弱,居民资产负债表持续受损,居民实际的可支配收入与预期可支配收入逐步减少。
(
8月居民短期贷款、居民长期贷款均是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值;企业长期贷款增加4900亿元,同比少增1544亿元,连续6个月同比少增
)
内需负向螺旋的打破需要针对居民部门的强刺激政策去解决,但目前仍未看到上层政策思维的改变。
下一个政策窗口期在10月的zzj会议,我们拭目以待吧。
延迟退休,我就不说了,原先都说过了。
详见
延迟退休的经验与教训,也谈谈对普通人的影响
要知道国内的专家,毕竟肉身在国内,表达时可能会有顾忌与修饰,我们看看最近国外投行怎么说吧。
美银
认为,中国家庭信贷需求,受到消费者情绪低迷和对房地产兴趣低落的拖累,而企业信贷需求,则受到房地产动荡和政府支持投资进展缓慢的拖累。
过去几年,虽然中国央行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刺激信贷需求,包括降息、降准以及流动性注入等,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摩根士丹利
认为,中国真正的挑战在于:地产行业下行引起的债务-通缩循环,对企业和就业市场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对经济造成重大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