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纪委监委干部推动移风易俗,在池河镇走访群众。刘倩影 摄
“都是人情往来”“只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办”……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是容易损害党员干部形象、败坏社会风气的典型问题。一些所谓的“地方风俗”“人情世故”,破坏着当地的社会风气。化风成俗,刹的是歪风,正的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陕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狠刹大操大办歪风,大力推动移风易俗,以净化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让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赵某收到学校工会主席陈某转交的生日礼金,当天下午便安排了4桌酒席招待送礼的老师及亲属。”近期,石泉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在走访中,发现城关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某存在违规操办“生日宴”问题。经查,赵某所收的6300元礼金,是该校21名老师每人凑的300元份子钱。核查期间,赵某已将礼金全数退还。最终,石泉县纪委给予赵某党内警告处分。今年以来,石泉县纪委监委成立4个由班子成员带队的监督检查组,常态化以“室组镇”联动的监督方式,分片区对全县11个镇、51个县直部门开展明察暗访,着力发现问题,强化震慑效应。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会带着礼金去参加亲戚朋友举办的婚丧喜庆等活动,置办酒席也被视为增进亲友间感情的方式。越在基层,人情关系社会网交织得越密。“抹不开情面、跟风送礼。”赴宴者想要拒绝不容易,“大家都去送礼祝贺,我能不去吗?”迁新居、过满月,以及升职、升学、过寿等名目繁多的宴请,让不少人陷入人情之累。加之,一些人将婚丧喜庆事宜变成敛财的途径,一些人选择化整为零、多次操办,还有一些人相互攀比、铺张浪费。婚丧嫁娶要有人情味,但人情味不能被裹挟成人情债。禁止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推动移风易俗绝非禁止传统民俗,而是要求党员干部明辨俭与奢、纪与情、公与私、廉与腐的界限,从异化变味的“人情往来”中解脱出来。陕西省纪委监委把规范领导干部婚丧嫁娶行为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紧盯责任落实,教育提醒领导干部管好自己和家人,严守纪律红线、兑现廉洁承诺,自觉抵制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以权谋私、违规占用公共资源,借机敛财、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礼品礼金等问题。“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送不起’,给群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滥办酒席已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富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认为,群众滥办酒席破坏的是社会风气,而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败坏的则是党风政风。富县纪委监委此前进行了深度调研,通过走访群众、发放问卷调查、与各级干部座谈交流后,累计梳理出富县移风易俗12个方面5项共性问题及原因,随后在全县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在专项治理中,富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办了高某某超标准超范围操办乔迁新居问题、李某某操办父亲三周年祭日收取下属礼金问题、王某某顶风操办儿子满月宴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及时在全县通报,督促所在单位党组织以案促改。今年以来,陕西省纪委监委从严执纪强震慑,严肃纠治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公权私用等不正之风,先后在留置案件中循线深挖出借婚丧喜庆事宜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礼品礼金等一批典型问题。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究竟看干部什么?看的就是干部的作风。干部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突出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任务部署。陕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基层特点,推动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严在平常,常态长效纠“四风”、改作风、树新风。为狠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歪风,陕西省出台规范领导干部婚丧嫁娶行为有关规定,对申报内容、时限、规模等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结合省上的安排部署,渭南市纪委监委针对婚嫁事宜,进一步细化制定了事前报备单,列出时间、地点、预算费用、桌数餐标、用烟用酒用车等10项内容,要求领导干部全面提前报备,严格落实书面报备“双签字”制度。同时填写个人承诺书;针对丧事操办,要求领导干部及时对事由、时间、地点等主要情况进行电话报备,并作出口头承诺。“请严格遵守‘八个不准’的纪律规定,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相关要求。”今年国庆节前,榆林市某事业单位负责人刘某专门来到榆林市纪委监委,提交为儿子在国庆节期间操办婚宴的资料后,榆林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向刘某提醒道。国庆节后,刘某又及时向市纪委监委报告了婚宴实际办理情况。刘某在国庆节期间为儿子操办婚宴,按照要求提前填报了申报表,经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单位党委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后,向榆林市纪委监委进行申报。“一些地方特别重人情、好面子、讲排场,不良风俗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以新风正气彻底改变陈规旧俗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锲而不舍持续发力。”陕西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针对这些地方此类问题相对多发的情况,省纪委监委及时向当地纪委监委发出工作提醒,督促针对当地社风民风特点,推动移风易俗;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督促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在纠治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中,陕西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强化监管监督。以延安市为例,宝塔区纪委监委今年7月出台《全区开展违规办理婚丧喜庆事宜专项整治工作安排》,明确整治重点,督促各级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履行主体责任;富县纪委监委不仅开展了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还将移风易俗工作成效纳入年度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考核内容,以压力传导推动干部主动作为,以日常督查推动干部履职尽责。在关中地区素有“完灯”的习俗,即当家里的孩子年龄到了12周岁这一年,家人都要给孩子举办隆重的“完灯”仪式,开办宴席盛情款待亲朋好友。今年,临潼区纪委监委为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提倡良好家风民风,将大操大办“完灯宴”纳入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专项整治中,督促各部门排查子女符合“完灯”年龄的公职人员情况,在重大节日、重要节点开展谈话提醒。“提前摸排做好事前监督,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警示,能有效防止一些公职人员触碰红线。”石泉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认为,“提前介入”很有必要。石泉县纪委监委要求各单位开展动态摸排,及时掌握本单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子女升学情况,建立清单台账,及时开展“一对一”廉政谈话,坚决杜绝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等问题发生。取而代之的是,今年石泉县举办了35场集体升学礼,为准大学生发放助学金(物资)合计20万余元,有力倡导了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在村里头办事儿招待宾客,每桌饭菜350元左右”“烟就是10多元”……淳化县秦庄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刘建国对这些内容早已了然于胸。以往的秦庄村,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现象比较突出;现在的秦庄村细化修订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秦庄村红白理事会,制定移风易俗细则,使文明新风有了明确导向。今年10月,秦庄村6组有村民的家人去世了,刘建国和6组张罗红白事的“大总管”赶忙去了村民家。“村里有专门的服务队,红白理事会免费提供‘一条龙’服务,来帮忙的也都是本村人,既减轻了乡亲们的负担,又消除了跟风攀比产生的心理落差,增进了乡亲们之间的感情。”如今,淳化县各村(社区)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规范了红白事办理流程,接受村民监督。“现在给帮忙的村民发烟时,我们规定坚决不能发整盒烟,都是拆开了发。”刘建国算了算,以前村里不管谁家“过事儿”光是烟就能发近100条,现在连20条都用不了。“纠治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要坚持纠树并举、疏堵结合。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容易与一些不良习俗相互影响,纠治工作必须坚持纠歪风树新风并重,实现优良党风与良好社风民风的互促互进。”陕西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说。移风易俗,重点和难点在广袤乡村,要想打通移风易俗的“最后一公里”,各村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就要充分发挥作用。“只要你回村里办红白事,就得按村里的这个标准来”,已经成为大家的行动自觉。此外,陕西各地也不断创新制度规范,推进移风易俗有章可循。兴平市纪委监委把移风易俗作为纠治“四风”的重要内容,并将移风易俗工作写入《兴平市村(居)务监督工作手册》,列入清廉村居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开展道德讲堂、家风评议,培育树立先进典型,坚决遏制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宝鸡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红白理事会带动作用,把简办婚丧宴席纳入村规民约,农村婚丧嫁娶程序明显简化、费用大幅降低,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纠治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必须锲而不舍持续发力,直至抓出习惯、化风成俗,以清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让“人情”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