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界
商界传媒官方新媒体,旗下拥有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杂志之一《商界》,以及《商界评论》、《商界时尚》等多本知名财经期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沪指收跌0.18%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依然的神仙 ... ·  昨天  
计量经济圈  ·  最新综述: ... ·  2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这两天行情总结:阿里巴巴带动了整个行情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界

一天砸91亿,15分钟搞定马云,宝万之争最大赢家竟然是他!

商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08-10 18:39

正文

↑ 点击上方“商界”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或者如有标注来源错误,烦请联系我们协商解决,直接在本微信号后台留言即可。

来源:创业谱 (ID:chuangyepu)


近年来,让李彦宏心烦的不止“百度贴吧”,


因为他企业界“时尚先生”地位也不保了!




因为“腰带哥”出道了!!




最近,“腰带哥”又火了!在万科、宝能、华润激烈厮杀的时候, 他悄悄花了90亿又买了一条“腰带”。




“腰带哥”的加入,让万科股权大战这部连续剧,又迎来了一集小高潮: 昨天(8月4日)下午,恒大发了公告,说花了91.1亿元,买了万科4.68%股权,成了万科名义上的第四大股东。


知名微博博主释老毛说: 万科演义已从楚汉相争,到三国演义,再到四国大战,再到春秋五霸(王石、宝能、华润、深铁、恒大),下一步会不会战国七雄。


恒大买入万科剧情是怎样的呢?


1.财新:恒大买万科了。

2.新浪和腾讯:恒大没买。

3.恒大:对!我没买!哦不,等下再聊这事儿。

4.恒大告诉腾讯、新浪:好吧我买了。

卧槽!反转了!昨天的稿白写了!


果然,嘴上说不要的,身体都很诚实。也应了一句话: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然而,为什么恒大要在此时突然入股万科呢? 这不是明摆着给王石“补刀”吗?


有媒体人士透露,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恒大IPO计划失败,恒大资金链面临断裂,许家印登门求助王石,而王石没有提供任何帮助。


一个月前,恒大精心打造了辉煌隆重的20周年庆,而庆典舆论却被万科股权之争完全淹没了;一个月后,许家印终于忍不住要“复仇”了!


有人说,这几年,当王石在追女人时,许家印在追马云!


同样是“追”,爱“美人”的王石,快把万科给弄丢了;爱“江山”的许家印,今年把恒大带给了世界500强,而许家印更是凭借586亿身家,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十。



从河南农村到车间主任

1958年生于河南周口农村的许家印,因8个月大就丧母,被称为是半个孤儿。


许家印 说,他“个人经历很简单,但过程很艰难”。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二届大学生,许家印走了一条大多数知识分子当年所走的路:毕业分配,满怀抱负地在一线工作岗位埋头苦干N年,此后适逢改革开发潮涌,终于按耐不住一颗驿动的心,放弃原有的铁饭碗,从内陆的河南直奔深圳,开始了商海浮沉。

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年轻的许家印“非常开心地”考上了武汉钢铁学院,学习四年钢铁专业,然后被分配到河南省的舞阳钢铁公司,在这里一呆就是10年。


“舞钢是大型国企,我一去就主动申请到了第一线——热处理车间,当时学钢铁的大学生比较少,所以受到重视,帮忙协助车间主任,一年后升为车间副主任,再后来做了车间主任。”许家印说自己当时是工作狂人,在做车间主任的7年里,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年三十都会跑去车间。



放弃铁饭碗,拿下深圳,曾住走廊


1992年春天, 许家印 毅然放弃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南下深圳。人生地不熟,许家印从零开始,做了20 多份简历,四处撒网。可是他东奔西跑三个多月,都石沉大海。 期间,为了节省费用,他临时借住在朋友家,在走廊上搭了一张床。


他静下来想,自己来这里是为了寻求发展机会的,而不仅仅是随便找个单位赚钱糊口,他开始考虑选择公司。综合对比后, 许家印 觉得一家连锁商店对适合自己,因为老总在面试他的时候问他:“你觉得以后零售业和中国的经济走向会怎样?”从这家公司老总的话语中,许家印看出了它的发展前景以及老板的才智和胆略。


许家印 的表现也令老板佩服。一次,老板带许家印去商务谈判,对方是香港人,老板想从他那进口一批原装的电动玩具。


那时候玩具产业刚刚兴起,许多港商来深圳这块热土淘金,他们有些看低内地商人,一落座,对方就说:“想和我签单的内地商人至少有十家,我开的价格是每件五元,我们公司每月负责提供十万件给你们,低于这个价格,免谈!”每件五元的话,一个月就要多五十万的流动资金,依公司现在的状况,很难拿得出这么大一笔资金。


这时, 许家印 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那香港人说:“吴老板,这是我计算的制作一件电动玩具的价格,还有我们商店从进货到销售所需要的成本。您仔细看看,如果有什么差错望您多指教。”


对方接过 许家印 的本子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他公司在香港生产的成本和利润空间,各项加起来三元,对方非常佩服地说:“真没想到你公司有这样的人才,连我香港电动玩具的制作价格也如此清楚。好,就每件3元!”


很快, 许家印 成为这家贸易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带着10万块,不到两年,创造2亿利润


到1994年,已是这家 贸易公司 总经理的 许家印 ,面临人生最大的一次机遇。一天,老板让他到广州开发房地产,洞察力极强的许家印意识到,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会带动当地 房地产业 的红火,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许家印 受命创建了广州鹏达集团有限公司。除了许家印,公司只有四个员工:一个司机,一个 出纳 ,两个业务员。许家印身上只有老板给他的十万元启动资金,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就在郊区租了一间民房办公。公司没有资金、项目,他们就四处打广告,找客户,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他们终于找银行贷到了两千万元。


有了这两千万元后, 许家印 开始寻找适合开发的项目。那时候商品房刚刚兴起,许多市民都有购房需求。他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户型,许家印心里没底,他派公司的三个人去街上做调查,结果显示,许多购房者中意小户型。


当时广州楼市盛行大户型, 许家印 决定根据调查结果,反其道而行开发小户型。他在广州开发的第一个楼盘是 珠岛花园 。为了让资金尽快回笼,许家印下了死命令,必须“当年开工,当年销售,当年售完”。不出所料,小户型房子一推出就大受欢迎,第一年就销售一空。许家印也一战成名。 不到两年时间,许家印为公司创造了两亿元的 净利润 尽管当时的许家印月薪仅有三千元,但他积累下了经营地产的经验和人脉,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1996年,已是鹏达地产公司总经理的 许家印 经过慎重考虑,向老板提出了辞职、自己创业的想法。


1996年,许家印带着7个人,在广州注册了恒大地产。


资金不多,但许家印却可以凭着在这之前十多年间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打造誉称中国第一个楼盘的广州金碧花园,并借此一举成名,该盘成为“中国著名城镇化社区50佳”名盘。此后,许家印还创下了包括金碧花园、金碧华府、金碧御水山庄、金碧湾等13个楼盘同期开发的惊人纪录,创下了房地产开发的奇迹。



2008年,差一点就倒下了!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恒大上市融资的计划被迫搁浅。SOHO董事长潘石屹此时断言:房地产业将在百天之内产生巨变。当时,恒大向全国拓展的37个项目中,仅有4个项目达到了开盘销售的标准,资金缺口一度高达120亿元以上。很多人等着恒大倒下,以印证“百日巨变”的预言。

为了补上资金缺口,许家印奔赴香港搬救兵。通过此前恒大开盘请明星助阵,许家印认识了英皇老板杨受成,借助杨受成的人脉,许家印又认识了新世界集团主席郑裕彤。

关系虽然打通了,但谈判过程却一波三折。

谈判拉锯战似地持续了三个月,许家印心急如焚。

为了取得郑裕彤的信任,在这三个月里,许家印每周都要和郑裕彤吃一次饭,并去郑家打牌。他跟郑裕彤玩锄大地,跟其子郑家纯斗地主,有时牌瘾大还会玩至深夜。



新世界集团主席郑裕彤

尽管许家印不太会讲广东话,郑裕彤又不会说普通话,语言交流比较困难,但两位在牌桌上你来我往,玩得不亦乐乎。

这番苦心并没有白费,郑裕彤成了帮助许家印渡过难关的关键人物 2008年6月,郑裕彤联手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和美林银行等投资机构,总共斥资5.06亿美元入股恒大。其中,郑裕彤通过旗下周大福以1.5亿美元买入恒大3.9%的股份,成为这轮私募中的领头羊。


2009年11月5日,恒大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以收盘价计算,恒大上市当天以705亿港元的市值成为中国当下市值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公司,许家印个人凭借持股68%将479.49亿港元收入囊中,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