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展示了一项I/II期首例人体临床试验,评估了50 mg和200 mg剂量的linvoseltamab(一种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200 mg剂量的linvoseltamab在RRMM患者中诱导了深度且持久的缓解,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9.4个月,且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尽管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取得了进展,但其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血液恶性肿瘤。随着复发和缓解周期的反复,骨髓瘤患者经历的缓解期越来越短,且疾病通常对三类主要的抗骨髓瘤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 [PIs]、免疫调节药物 [IMiDs] 和抗CD38抗体)耐药。因此需要采用不同机制的药物来诱导深度和持久的缓解。B细胞成熟抗原(BCMA)已成为治疗MM的重要药物靶点,既适用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也适用于双特异性抗体。在经过重度治疗的复发/难治性MM(RRMM)患者中,已批准的BCMA靶向CAR-T疗法显示出73%-97%的总体缓解率(ORR),而双特异性BCMA×CD3抗体的ORR为61%-63%。CAR-T疗法的局限性在于生产和获取的复杂性,且通常需要桥接治疗,这可能导致治疗延迟和疾病进展。CAR-T治疗还与一些罕见但严重的不良事件(AEs)相关,包括帕金森综合征和继发恶性肿瘤。相比之下,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作为现成药物,可以迅速给药,患者无需桥接治疗。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如teclistamab和elranatamab)的显著副作用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神经毒性(包括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ICANS])以及感染。
Linvoseltamab(REGN5458)是一种完全人源化的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Linvoseltamab的设计旨在具有最小的免疫原性、良好的分子稳定性和药代动力学(PK)特性。在临床前研究中,linvoseltamab显示出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LINKER-MM1是一项I/II期首例人体研究,评估linvoseltamab单药治疗282例三类药物难治性MM患者的效果。在该研究的I期部分,73例患者在9个剂量水平下接受治疗,完整剂量范围从3 mg到800 mg。根据FDA的Project Optimus,为确定治疗RRMM的最佳完整剂量,招募了两个II期队列,一个队列测试50 mg的完整剂量(n=104),另一个队列测试200 mg的完整剂量(n=105)。本文展示了LINKER-MM1研究中I期和II期部分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临床药理学数据,重点介绍了接受200 mg完整剂量治疗的患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J Clin Oncol
杂志上,现介绍如下。
LINKER-MM1是一项开放标签、首例人体的I/II期临床试验,在全球23个中心进行,包括美国(14个)、韩国(3个)、比利时(2个)、德国(2个)和西班牙(2个)。纳入患者需满足以下标准:活动性MM,符合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定义的可测量的血清或尿液标志物,以及接受过三条或更多治疗线的治疗,其中包括IMiD、PI和抗CD38抗体。或者,I期患者需要具备两类难治性疾病(对IMiD和PI均难治);II期患者需要具备三类药物难治性疾病(对IMiD、PI和抗CD38抗体均难治)。此外,患者必须年满18岁且ECOG评分为0或1。主要排除标准包括原发性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已知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病史、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史、CNS运动障碍或接受过BCMA靶向免疫治疗(不包括BCMA抗体药物结合物)。
I期的剂量递增部分遵循了修订版3+3剂量递增设计,并设有28天的剂量限制毒性观察期。II期部分测试了两种完整剂量:50 mg和200 mg。II期的主要目标是评估linvoseltamab的总体缓解率(ORR),由独立评审委员会(IRC)根据IMWG标准确定。次要目标包括由IRC和研究者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研究者评估的ORR,微小残留病(MRD)率,总体生存期(OS),药代动力学(PK)特性,linvoseltamab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估,以及linvoseltamab免疫原性特征。探索性目标包括评估基线及随时间变化的血清可溶性BCMA浓度。
在2019年1月23日至2022年10月18日期间,共有282例RRMM患者入组并接受了linvoseltamab治疗。对I期数据的分析确定了用于II期研究的两种完整剂量:50 mg和200 mg。共有117例患者接受了200 mg的完整剂量治疗,104例患者接受了50 mg的完整剂量治疗。200 mg剂量组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53.0周,而50 mg剂量组为13.9周。
50 mg和200 mg完整剂量组的患者基线特征大致相似,仅有少数例外(表1)。在200 mg剂量组中,中位年龄为70岁,中位前期治疗次数为5次,77%的患者接受了五类药物治疗(包括两种IMiDs、两种PIs和一种抗CD38抗体)。16%的患者存在髓外病变,28%的患者为五类难治疾病。39%的患者存在高风险细胞遗传学,35%和18%的患者分别为国际分期系统(ISS)II期和III期疾病。17%的患者为黑人或非洲裔美国人。
表1 纳入研究患者的基线信息
在疗效方面,200 mg剂量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4.3个月,50 mg剂量组为7.4个月。接受200 mg linvoseltamab治疗的患者ORR为70.9%,其中63.2%的患者达到了≥VGPR,49.6%的患者达到了≥CR。接受50 mg linvoseltamab治疗的患者ORR为48.1%,其中39.4%的患者达到了≥VGPR,21.2%的患者达到了≥CR(图1A)。在200 mg剂量组中,≥CR(n=58)和通过clonoSEQ评估的MRD(n=21)患者的MRD阴性率为90.5%(19/21)。通过EuroFlow(n=7)或clonoSEQ评估的MRD阴性状态为92.9%(26/28)。共有8例在50 mg治疗后进展的患者进行了剂量递增至200 mg治疗。其中6例患者(75%)在200 mg剂量下有缓解,均达到了VGPR(图1C)。
图1 linvoseltamab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总体疗效
在接受200 mg完整剂量治疗的患者中,缓解出现早、持久,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加深。中位缓解时间(≥PR)为1个月,中位达到≥VGPR的时间为2.6个月,中位达到≥CR的时间为8.5个月(图1B)。KM估计的中位DOR为29.4个月,12个月维持缓解的概率为80.9%(图2A)。KM估计的中位PFS未达到(图2B),12个月无进展的概率为70.0%(图2B)。KM估计的中位OS为31.4个月(图2C),12个月生存的概率为75.3%。对200 mg的总体缓解在预设的亚组中显示出高疗效,包括高风险和高肿瘤负荷人群。ORR在≥75岁患者中为71.0%,在高风险细胞遗传学患者中为67.4%,在ISS III期疾病患者中为61.9%,在五类难治疾病患者中为66.7%,在髓外病变患者中为52.6%(图3)。接受过抗BCMA抗体药物belantamab mafodotin(n=10)治疗的患者ORR为70%。黑人或非洲裔美国患者的ORR也很高(85.0%)。在105例II期200 mg剂量组患者中,有61例(58.1%)患者接受了≥24周的研究药物治疗,其中58例(95.1%)患者达到了研究者评估的≥VGPR,并转为每四周一次的治疗。KM估计的中位DOR为NR,12个月无进展的概率为89.3%。在达到CR或更好缓解之前转为每四周一次给药的31例患者中,有20例(64.5%)的缓解得到了加深至≥CR。
图2 DOR、PFS和OS的KM分析
在安全性方面,所有接受50 mg或200 mg完整剂量治疗的患者均接受了至少一次linvoseltamab给药,并被纳入安全性分析(表2)。50 mg和200 mg剂量组的TEAEs总体发生率相似,但200 mg剂量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较高(总体42.7%,3-4级41.9%),而50 mg剂量组的发生率为28.8%,3-4级为26.9%。所有接受200 mg治疗的患者均经历了TEAEs,其中73.5%的患者经历了3-4级不良事件。因TEAEs而停药的发生率为18.8%,其中7.7%被认为与linvoseltamab相关。导致停药的TEAEs大多数由感染引起(9.4%);117例患者中的75例(64.1%)接受了静脉免疫球蛋白。因TEAEs在最后一次治疗剂量后30天内导致死亡的患者有6例(5.1%),其中5例因感染导致死亡。在接受200 mg治疗的患者中,有35例(30%)在研究期间发生了死亡事件。其中3例治疗相关死亡由于感染:肺孢子虫肺炎(PJP)、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和假单胞菌败血症。200 mg剂量组中,46%的患者发生了CRS,其中35%的患者为1级,10%的患者为2级,1例(1%)为3级,无4级及以上病例。大多数CRS发生在逐步递增剂量期间,包括1例3级CRS事件。CRS的中位发生时间为11小时,CRS的中位解决时间为15.6小时。CRS的治疗包括使用托珠单抗或皮质类固醇,分别有22例(19%)和13例(11%)。ICANS发生在9例(7.7%)患者中,这些患者均接受了200 mg剂量治疗。大多数ICANS发生在逐步递增剂量期间,ICANS的症状持续中位为2天,且完全解决(1例患者撤回了同意)。所有ICANS事件均与CRS或输注相关反应(IRRs)同时发生。
在200 mg剂量组中,感染发生率为74.4%,其中33.3%为3级,2.6%为4级。机会性感染(包括CMV再激活或感染)发生在10.3%的200 mg治疗患者中,其中6.0%为3-4级。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PJP(4%)。在实施PJP预防措施后,没有出现新的PJP病例。感染的频率和严重性随时间有所减少。在200 mg剂量组中,0-6个月间3-4级感染的发生率为20%-22%,6至15个月间为4%-8%。值得注意的是,在达到≥CR反应的患者中,6-15个月间3-4级感染的发生率为2%-7%,没有感染导致的死亡。研究者还观察到在缓解患者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红蛋白水平有所上升。
表2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汇总
在这项I/II期临床试验中,200 mg IV linvoseltamab的完整剂量在RRMM患者中产生了深度且持久的缓解,200 mg被选为linvoseltamab的最佳剂量。200 mg linvoseltamab在晚期RRMM患者中显示出高疗效,包括那些具有高肿瘤负荷和高风险特征的患者。缓解适应方案允许在接受200 mg治疗且获得深度缓解(≥VGPR)的患者在24周后转为每四周一次的给药方案,该方案最大化了患者的便利性,并且与持久的疗效和感染率的下降相关,特别是在深度缓解的患者中。这些数据表明,linvoseltamab为RRMM的治疗提供了实质性的临床益处。
参考文献:
Linvoseltamab for Treatment of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J Clin Oncol. 2024 Aug 1;42(22):2702-2712. doi: 10.1200/JCO.24.01008. Epub 2024 Jun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