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2025年BC电池从1到10的趋势已较为明确,随之而来的是设备、材料将有部分环节出现较多变化。设备端,建议关注价值量提升较大的激光环节,其次是镀膜及湿法等设备。辅材端,建议关注材料要求及工艺难度提升的焊带环节,另外金属化方案后续也会有较大变化,建议关注具体方案导入量产情况。主材端,建议关注BC和TOPCon各自提效降本进展。
摘要
BC从1到10确定性较强,关注具备弹性的设备及材料环节
目前隆基、爱旭已规划较大规模BC产能,且其他龙头企业也有部分扩产规划,我们预计2025年BC技术从1到10的趋势已然较为明确。而BC技术相比TOPCon来说,电池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栅线和N、P区放置于电池片背面,能够减少正面栅线对于太阳光的吸收,从而提升短路电流,以此实现更高的电池效率。BC电池背面所采取的工艺较为复杂,因此在设备、材料环节相比TOPCon具有较多变化,我们认为在BC电池逐步放量的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价值量提升或者有盈利弹性的设备及材料环节。
主材:关注BC提效降本进展及超额盈利兑现情况
BC电池难度较大,制造工艺对良率、成本的控制比较关键,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目前BC电池效率相比TOPCon具备一定领先性,但成本仍然高于TOPCon。后续若BC电池效率优势进一步拉大,或者成本差距缩小至一定水平,率先量产的企业有望获取显著超额利润。建议关注爱旭股份、隆基绿能。
设备:激光设备弹性较大,其次是镀膜及湿法等环节
激光设备单GW价值量从TOPCon的500万元/GW提升至BC中的5000-6000万元/GW,激光龙头公司弹性较大。另外镀膜、湿法设备相较于TOPCon也有一定提升,建议关注帝尔激光、海目星、捷佳伟创等。
辅材:焊带、金属化变化较大,单位盈利边际变化是核心观测指标
BC组件为单面焊接,焊接应力造成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电池片翘曲,因此焊带结构需要做出相应变化,加工难度提高。另外,头部焊带企业针对BC推出多层复合焊带,进一步降低BC焊带成本。金属化方面,目前BC电池金属化有多种方案,包括电镀铜、0bb+银浆、铝蒸镀、铜浆等,后续关注头部企业量产所选方案路线。辅材方面建议关注宇邦新材、聚和材料、帝科股份、福斯特,电镀铜相关设备建议关注东威科技、罗伯特科等。
风险分析
1、BC扩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目前能够大规模、低成本稳定量产BC电池的企业数量仍然不多,良率、成本仍然是BC量产的核心瓶颈。如果后续行业技术进步慢于预期,那么对BC的扩产进度可能会造成压制。
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目前行业扩产仍然以TOPCon为主,未来BC是一大差异化技术路线。但头部企业目前在BC技术路线上也有一定储备,BC路线如果性价比能够体现出来,那么行业可能也会面临较大规模的BC扩产规模,面临竞争加剧的风险。
3、行业需求增速下滑的风险。2021-2024年行业需求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目前基数较大,2025年需求增速可能存在降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