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刑事辩护参考
我们只关注刑事技术、刑事侦查、刑事辩护,只谈专业,不扯风月。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电话:13588583412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刑事辩护参考

《刑事审判参考》目录(201-400号)

刑事辩护参考  · 公众号  · 法律  · 2019-06-03 15: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刑事审判参考案例(201-400号)


【第400号】张德军故意伤害案——见义勇为引发他人伤亡的如何处理

【第399号】钱政德受贿案——在国家机关设立的非常设性工作机构中从事公务的非正式在编人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第398号】黄旭、李雁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和处罚

【第397号】韦国权盗窃案——暗自开走他人忘记锁闭的汽车的行为如何处理

【第396号】陈某强奸案——如何把握强奸案件“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第395号】滕开林、董洪元强奸案——通奸后帮助他人强奸是否构成共犯

【第394号】陈国策故意伤害案——实施犯罪行为后滞留犯罪现场等候警方处理的行为能否认定自动投案

【第393号】闫新华故意杀人、盗窃案——对既具有法定从轻又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的被告人应当慎用死刑立即执行

【第392号】李靖贩卖、运输毒品案——因毒品犯罪被判处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又犯贩卖、运输毒品罪的,是否适用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条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391号】李政、侍鹏抢劫案——针对特定的被害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抢劫是否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第390号】马良生故意伤害案——雇主是否应对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行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389号】洪志宁故意伤害案——故意伤害行为导致被害人心脏病发作猝死的如何量刑

【第388号】于爱银、戴永阳故意杀人案——受杀人犯指使将小孩带离现场能否构成共犯

【第387号】王世清票据诈骗、刘耀挪用资金案——勾结银行工作人员使用已贴现的真实票据质押贷款的行为如何处理

【第386号】张炯、李培骏妨害信用卡管理案——刑法修正案(五)第一条的适用

【第385号】鞠胤文挪用公款、受贿案——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或者行贿构成犯罪的,是择一重处还是两罪并罚

【第384号】胡发群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要高额投资回报的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

【第383号】郭如鳌、张俊琴、赵茹贪污、挪用公款案——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私分单位违规自营炒股盈利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382号】刘必仲挪用资金案——彩票销售人员不交纳投注金购买彩票并且事后无力偿付购买彩票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381号】董保卫、李志林等盗窃、收购赃物案——投案动机和目的是否影响自首成立

【第380号】王建辉、王小强等故意杀人、抢劫案——对共同故意杀人致人死亡的多名主犯如何区别量刑

【第379号】刘建场、李向华倒卖车票案——以出售牟利为目的购买大量车票尚未售出的行为如何处理

【第378号】郭金元、肖东梅非法经营案——被行政处罚过的非法经营数额应否计入犯罪数额

【第377号】李祖清等被控贪污案——国家机关内部科室集体私分违法收入的行为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第376号】吴祥海介绍卖淫案——介绍卖淫罪与介绍嫖娼行为的区别

【第375号】张玉英非法持有毒品案——对接受藏匿有毒品的邮包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374号】吕卫军、曾鹏龙运输毒品案——如何准确区分共犯与同时犯

【第373号】梁国雄、周观杰等贩卖毒品案——为贩卖毒品者交接毒品行为的定性及自首、立功的认定问题

【第372号】袁才彦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以编造爆炸威胁等恐怖信息的方式向有关单位进行敲诈勒索的,如何定罪处罚

【第371号】高泳故意伤害案——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伤害的,应由该法人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

【第370号】李宁、王昌兵过失致人死亡案——如何区分间接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之间的界限

【第369号】孙传龙故意杀人案——亲友带领公安人员抓获犯罪嫌疑人能否认定自首

【第368号】孔德明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如何区分非法运输、储存爆炸物罪和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第367号】张玉梅、刘玉堂、李永生贩卖毒品案——在毒品犯罪死刑复核案件中,对于毒品大量掺假的情况,在量刑时是否应该考虑

【第366号】黄德全、韦武全、韦红坚贩卖毒品案——毒品犯罪中如何准确认定从犯和适用刑罚

【第365号】宋国华贩卖毒品案——对购买数量巨大的毒品且被告人本人系吸毒成瘾者的应当如何定性

【第364号】李惠元贩卖毒品案——贩卖毒品数量较大,但毒品含量极低的,应当如何量刑

【第363号】周文友故意杀人案——如何理解正当防卫中“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第362号】贾淑芳故意杀人案——在被害方有明显过错的杀人案件中对被告人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第361号】吴传贵等非法制造、买卖爆炸物案——非法制造、买卖大量炸药,炸药在买方存储中发生爆炸的,应当如何量刑

【第360号】徐钦朋非法买卖爆炸物案——确因生产、生活所需非法买卖爆炸物的,应当如何适用刑罚

【第359号】郭继东私藏枪支弹药宣告无罪案——如何理解私藏枪支弹药罪中“配备、配置枪支的条件消除”

【第358号】古计明、方振华投放危险物质案——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没有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多人以上重伤后果的,一般可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第357号】潘楠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受贿案——帮助逃避行政处罚的行为能否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第356号】冯安华、张高祥挪用公款案——多次挪用公款的如何计算犯罪数额

【第355号】朱洪岩贪污案——租赁国有企业的人员盗卖国有资产的行为如何处理

【第354号】王春明盗窃案——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传唤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能否认定为自首

【第353号】范尚秀故意伤害案——对精神病人实施侵害行为的反击能否成立正当防卫

【第352号】秦文虚报注册资本、合同诈骗案——骗取他人担保申请贷款的是贷款诈骗还是合同诈骗

【第351号】陈宝林等赌博案——网络赌博中“开设赌场”的行为及相关共犯的认定

【第350号】倪以刚等聚众斗殴案——如何把握聚众斗殴罪的犯罪构成及转化要件

【第349号】林华明等敲诈勒索案——正确区分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

【第348号】耿万红故意伤害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否独立参加附带民事诉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应否被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人

【第347号】乌斯曼江、吐尔逊故意伤害案——没有共同犯罪故意不构成共同犯罪

【第346号】朱家平过失致人死亡案——如何区分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

【第345号】王刚强、王鹏飞过失致人死亡案——交通运输管理站工作人员在稽查路费过程中追赶逃费车辆致人身亡的应如何定罪

【第344号】官其明故意杀人案——如何判定行为人的犯罪故意

【第343号】王某故意杀人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项中的“证据不足”应当如何理解

【第342号】钱竹平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认定

【第341号】李洪前故意杀人案——人民法院判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赔偿,应当实行全额赔偿的原则

【第340号】李葳受贿案——利用与其他单位共同开发房地产的职务便利要求合作单位为其亲属提供低价住房的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

【第339号】叶文言、叶文语等盗窃案——窃取被交通管理部门扣押的自己所有的车辆后进行索赔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338号】姜继红、成盛等抢劫、盗窃案——连续抢劫多人的是否属于“多次抢劫”

【第337号】邓冬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份数和票面额分别达到不同的量刑档次的如何量刑

【第336号】王红梅、王宏斌、陈一平走私普通货物、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以单位名义实施走私犯罪,现有证据只能证实少量违法所得用于单位的经营活动,绝大部分违法所得的去向无法查清的,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

【第335号】曹军受贿案——对于依照公司法规定产生的公司负责人能否认定为受国有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

【第334号】阎怀民、钱玉芳贪污、受贿案——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单位的名义向有关单位索要“赞助款”并占为已有的行为是索贿还是贪污

【第333号】丁钦字挪用资金案——村民委员会成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个人借用村集体资金或者将村集体资金借给他人使用的,能否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332号】夏鹏飞、汪宣峰抢劫、敲诈勒索、盗窃案——在实施敲诈勒索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并当场劫取财物的行为是否需要数罪并罚

【第331号】陆骅、茅顺君、石国伟抢劫案——带领侦查人员抓捕同案犯未果后电话劝说自首的是否属于有立功表现

【第330号】高国华非法经营案——非法从事外汇按金交易的行为如何处理

【第329号】杨康林、曹培强等骗取出口退税案——如何认定明知他人具有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主观故意

【第328号】朱香海、左正红等非法买卖枪支、贪污案——对于1997年刑法施行以后、司法解释公布施行以前实施的非法买卖枪支犯罪,是参照执行原有的司法解释还是适用新公布施行的司法解释

【第327号】包智安受贿、滥用职权案——滥用职权行为与损失后果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第326号】歹进学挪用公款案——工商营业执照上标明的企业性质与企业的实际性质不一致时如何确定企业性质

【第325号】钱炳良盗窃案——盗买盗卖股票案件的盗窃数额如何认定

【第324号】王胜平抢劫、强奸、盗窃案——如何审查判断被告人的翻供理由

【第323号】王跃军、张晓勇抢劫、盗窃案——“飞车行抢”刑事案件如何定性

【第322号】朱永友抢劫案——在盗窃过程中使用暴力的直接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第321号】穆文军抢劫案——盗窃未遂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能否构成抢劫罪

【第320号】杨志华企业人员受贿案——筹建中的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索取财物的能否以企业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第319号】祝久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人民法院认定事实与指控事实一致的,能否直接将指控的轻罪名变更为重罪名

【第318号】张建忠侵占案——雇员利用职务之便将个体工商户的财产非法占为己有的如何定性

【第317号】潘儒岭故意伤害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公诉转自诉案件

【第316号】周某某非法行医案——患者自愿求医的,能否阻却非法行医罪的成立

【第315号】沈某某盗窃案——对所盗物品的价值有重大认识错误的应如何处罚

【第314号】宋计划交通肇事案——审理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致死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判处死亡赔偿金(死亡补偿费)

【第313号】杨代芳贪污、受贿案——私分国有资产与共同贪污的区分

【第312号】尚荣多等贪污案——学校违规收取的“点招费”能否视为公共财产

【第311号】江仲生等贪污案——贪污罪犯罪对象的理解与认定

【第310号】孙静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案——非法“占有”与“毁坏”行为的区分

【第309号】杨廷祥等抢劫案——在个体家庭旅馆针对旅馆主人实施的抢劫是否构成“入户抢劫”

【第308号】宋德明合同诈骗案——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

【第307号】李兰香票据诈骗案——利用保管他公司工商登记、经营证章的便利条件,以他公司名义申领、签发支票并非法占有他公司财物行为的定性

【第306号】张福顺贷款诈骗案——贷款诈骗罪与贷款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分

【第305号】马汝方等贷款诈骗、违法发放贷款、挪用资金案——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罪名适用

【第304号】顾国均、王建忠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案——以旅游名义骗取出境证件,非法组织他人出境劳务的应如何定性

【第303号】李宁组织卖淫案——组织男性从事同性性交易,是否构成组织卖淫罪

【第302号】朱荣根、朱梅华等妨害公务案——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人民法院执行判决、裁定的应如何定罪

【第301号】田亚平诈骗案——银行出纳员用自制“高额利率定单”,对外虚构单位内部有高额利率存款的事实,将吸存的亲朋好友的现金占为已有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300号】贺喜民抢劫案——转化型抢劫罪之“当场”使用暴力,应当如何理解和把握

【第299号】王建平绑架案——杀害被绑架人未遂的,是否属于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

【第298号】赖忠、苏绍俊、李海等故意伤害案——抢回赌资致人轻伤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297号】赵泉华被控故意伤害案——正当防卫仅致不法侵害人轻伤的不负刑事责任

【第296号】曾劲青、黄剑新保险诈骗、故意伤害案——保险诈骗罪主体、犯罪形态的认定

【第295号】王仁兴破坏交通设施案——不履行因紧急避险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罪

【第294号】龚晓玩忽职守案——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判断

【第293号】张金康、夏琴私分国有资产案——如何区分变相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犯罪与违反财经纪律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奖金、福利等行为的界限

【第292号】胡滋玮贪污案——贪污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

【第291号】章国新破坏生产经营案——为中大奖窃取摇奖专用彩球并改变其重量行为的定性

【第290号】向灵、刘永超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案——吸收犯的具体认定

【第289号】刘群、李国才抢劫、诈骗案——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一般不应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第288号】陆剑钢等抢劫案——入户抢劫中“户”的理解与认定

【第287号】中国包装进出口陕西公司、侯万万骗取出口退税案——“明知他人意欲骗取出口退税款”的司法认定

【第286号】汪照洗钱案——洗钱罪主观明知要件的理解与认定

【第285号】董博等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案——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中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

【第284号】黄学东非法持有毒品案——非法持有毒品罪认定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283号】周兆钧被控非法行医案——如何正确把握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要件

【第282号】王团结、潘友利、黄福忠抢劫、敲诈勒索案——挟持被害人前往其亲友处取钱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第281号】唐胜海、杨勇强奸案——轮奸案件中一人强奸既遂一人未遂的应如何处理

【第280号】李尧强奸案——与未满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轮流奸淫同一幼女的是否成立轮奸

【第279号】夏侯青辉等故意伤害案——对刑法修订前发生,刑法修订后交付审判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造成“植物人”的案件,应如何适用刑罚

【第278号】宋东亮、陈二永强迫交易、故意伤害案——在共同强迫交易过程中,一人突发持刀重伤他人,对其他参与共同强迫交易的被告人应如何定罪处罚

【第277号】周大伟票据诈骗(未遂)案——盗取空白现金支票伪造后使用的应如何定性

【第276号】陈美娟投放危险物质案——介入因素与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

【第275号】胡启能贪污案——截留并非法占有本单位利润款的贪污行为与收受回扣的受贿行为的区分

【第274号】张珍贵、黄文章职务侵占案——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的认定

【第273号】南昌洙、南昌男盗窃案——对累犯“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要件的理解

【第272号】杨保营等抢劫、绑架案——暴力劫持、拘禁他人之后迫使其本人交出现金行为的定性

【第271号】黄志奋合同诈骗案——如何认定诈骗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第270号】高原、梁汉钊信用证诈骗,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如何理解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客观条件

【第269号】沈卫国等挪用资金、妨害清算案——妨害清算罪的具体认定

【第268号】上海华源伊龙实业发展公司等走私普通货物案——擅自将“进料加工”的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行为的定性

【第267号】宋世璋被控走私普通货物案——在代理转口贸易中未如实报关的行为不构成走私罪

【第266号】李生跃盗掘古文化遗址案——盗割石窟寺内壁刻头像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第265号】严静收购赃物案——推定规则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两罪存疑”案件的处理

【第264号】梁其珍招摇撞骗案——法条竞合及其法律适用原则,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分

【第263号】雷小飞等非法拘禁案——“索债型”扣押、拘禁案件的定性

【第262号】王之兰过失致人死亡案——在未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乡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行医致人死亡的应如何定性

【第261号】李小龙等被控故意伤害案——特殊防卫的条件以及对“行凶”的正确理解

【第260号】王雪玲故意伤害案——法庭获取的新证据未经庭审质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259号】陈宗发故意杀人、敲诈勒索案——将被害人杀死后,以被害人被绑架为名,向被害人亲属勒索钱款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第258号】李宝安、昝旺木、李兴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利用中考命题工作的便利将考前辅导内容作为中考试题的行为能否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第257号】蒙某受贿案——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赞助费”不征应征税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256号】程剑诈骗案——猜配捡拾存折密码非法提取他人存款行为的定性

【第255号】杜祖斌、周起才抢劫案——自动投案后没有如实供述同案犯是否构成自首

【第254号】冉国成、冉儒超、冉鸿雁故意杀人、包庇案——如何理解和认定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

【第253号】孟祥国、李桂英、金利杰侵犯著作权案——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竞合的法律适用原则

【第252号】曾珠玉等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出售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第251号】北京匡达制药厂偷税案——如何认定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第250号】韩雅利贩卖毒品、韩镇平窝藏毒品案——被告人在羁押期间人工流产后脱逃,多年后又被抓获审判的,能否适用死刑

【第249号】梁延兵等贩卖、运输毒品案——如何认定被告人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同案犯构成立功问题

【第248号】马盛坚等贩卖毒品案——贩卖毒品犯罪中的居间介绍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

【第247号】林通职务侵占案——名义职务与实际职务不一致的应当如何判断是否利用了职务之便

【第246号】赵某盗窃案——如何区分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

【第245号】阿丹·奈姆等抢劫案——刑事普遍管辖权的适用

【第244号】张某某抢劫、李某某盗窃案——盗窃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因为抗拒抓捕当场实施暴力转化为抢劫罪,其他共犯是否也随之转化

【第243号】李满英过失致人死亡案——驾驶交通工具在非公共交通范围内撞人死亡的应如何定罪

【第242号】王元帅、邵文喜抢劫、故意杀人案——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第241号】张义洋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报案后,由于客观原因没能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但予以看守并带领公安人员将其抓获的,能否视为自动投案

【第240号】张怡懿、杨珺故意杀人案——公安机关待犯罪嫌疑人分娩后再采取强制措施的,能否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第239号】叶朝红等放火案——以盗窃为目的放火烧毁货物列车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第238号】王园被撤销缓刑案——撤销缓刑案件的管辖、审理和羁押时间折抵

【第237号】李永宾徇私枉法、接送不合格兵员案——如何认定徇私枉法“情节严重”

【第236号】彭国军贪污、挪用公款案——如何认定以挪用公款手段实施的贪污犯罪

【第235号】于庆伟职务侵占案——单位的临时工能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第234号】李柏庭非法经营案——如何区分有奖销售与以变相传销方式实施的非法经营罪

【第233号】项军、孙晓斌侵犯商业秘密案——非法披露计算机软件源代码的行为是否属于侵犯商业秘密

【第232号】普宁市流沙经济发展公司等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单位共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定罪处罚

【第231号】吴彩森、郭家春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税务机关利用代管监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高开低征”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第230号】苗振经抢劫案——被告人在被执行死刑前交代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伙同他人共同犯罪事实的应如何处理

【第229号】李邦祥拐卖妇女案——应收买的被拐卖的妇女要求将其再转卖他人的如何定罪处罚

【第228号】曹占宝强奸案——如何理解强奸“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以及能否对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227号】马尔丹·米歇尔涉嫌强奸引渡案——引渡案件如何进行司法审查

【第226号】罗靖故意伤害案——一掌推他人致其头部碰撞造成死亡应如何定罪量刑

【第225号】杨安等故意伤害案——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定罪

【第224号】胡咏平故意伤害案——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后便准备防卫工具是否影响防卫性质的认定

【第223号】蔡勇、李光等故意伤害、窝藏案——被窝藏人主动供述他人窝藏犯罪的不能认定为立功

【第222号】李林故意杀人案——二审法院能否采纳出庭支持抗诉的检察人员超出抗诉书范围提出的抗诉意见

【第221号】姜方平非法持有枪支、故意伤害案——被告人对事实性质的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

【第220号】倪庆国交通肇事案——如何准确把握“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第219号】彭定安破坏电力设备案——盗割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回流线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218号】姜杰受贿案——逢年过节收受下级单位“慰问金”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217号】万国英受贿、挪用公款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借用下级单位公款进行营利活动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第216号】于继红贪污案——不动产能否成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

【第215号】严叶成、周建伟等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核定价值高于实际交易价格的如何认定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价值

【第214号】李品华、潘才庆、潘才军诈骗案——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骗取赔偿款行为的定性

【第213号】董佳、岑炯等伪造有价票证、职务侵占案——以假充真侵占门票收入款行为的定性

【第212号】高秋生、林适应等非法经营案——运输假冒台湾产香烟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211号】程庆合同诈骗案——通过欺骗手段兼并企业后恶意处分企业财产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210号】于萍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辩护律师将在法院复制的案件证据材料让被告人亲属查阅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第209号】丁锡方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认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否应以未移交的犯罪嫌疑人已被生效判决确定有罪为前提

【第208号】苏永清贩卖毒品案——为贩卖毒品向公安特情人员购买毒品的应如何处理

【第207号】金建平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法律适用

【第206号】杨国栋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案——在公共场所用锥子扎人造成恐怖气氛的能否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第205号】江世田等妨害公务案——聚众以暴力手段抢回被依法查扣的制假设备应如何定罪

【第204号】姜金福抢劫案——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夺罪为抗拒抓捕当场实施暴力致人轻伤的如何处理

【第203号】亢红昌抢劫案——无故殴打他人后临时起意乘机夺财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第202号】丁立军强奸、抢劫、盗窃案——在假释考验期间直至期满后连续实施犯罪是否应撤销假释并构成累犯

【第201号】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致人死亡无罪过,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不构成犯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