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论五帝时代 ·  12 小时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冯婧:敦煌册子本的缀合与复原—— ...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被七倍敌军包围,率部杀出后林彪不相信,问:你 ... ·  2 天前  
临淄发布  ·  距今约4300年!山东一地又有重要新发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唱筹量沙:发生在南北乱世的真实版空城计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03-31 14:34

正文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南北朝双方的军事水平差异?



拜《三国演义》及其衍生文化产品所赐, 捕风捉影的空城计被大部分人钦定为诸葛亮式杰作。但这则可谓家喻户晓的故事原型,恰恰发生在三国皆亡的南北朝时期。其具体内容也与装神弄鬼的江户妖术没有什么关系。

刘宋与北魏之间的历城争夺

公元431年,位于南方的刘宋名将檀道济,奉命北上抗击魏国军队。 他的主要任务,是去营救被对方攻击的滑台驻军。结果,这位隶属北府兵的大将在初期高歌猛进,很快就进军到济水岸边。根据其传回的奏报,全军在20多天里就打了30多仗,整体上胜多败少。似乎刚刚崛起的鲜卑强权,在军事水平上并无什么可取之处。

南朝的对外征战 基本全靠北府兵

但这些轻微的胜利,很快就在今日济南附近的历城处戛然而止。 魏国将领叔孙建出动骑兵,焚烧了宋军粮草,又派更多人实施前后夹击。造成对方无力再进,立刻跌入劣势,只能勉强从战区撤回。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北魏帝国 ,基本上还以部落化的骑兵为主要军事力量。除了人马具装的重骑兵外,就是追随其出征的轻装弓骑。至于步兵部队,就依靠降服部族提供。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城,较少被征用于对外大战。所以,刘宋军队在前期感到顺风顺水,实际上根本没有打击到对方的有生力量。空有捷报频传,实则逐步落入对手的战略包围圈。

前期的北魏军 基本上以骑兵为主要野战力量

由于粮道断绝多日,刘宋的士兵们饥肠辘辘,已经没可能在正面交战中获得优势。 还有人不断开小差,跑去投降北魏,顺便把粮食短缺的消息透露出去。鲜卑人索性集结兵力,趁机加大围困力度,希望想把这支宋军全都一网打尽。身为北府兵名将的檀道济,也就只能采取特殊手段,想办法让自己的部队突围。

遭到断粮的南军 已经没有能力进行常规决战

此后的数日内,宋军会在白天加装一切照常。 同时让部分人去营地外挑沙子回来,堆在营地外侧聚集成堆。士兵们虽然不知就里,但檀道济也懒得做出解释。等到夜幕降临,又命令士兵们用“斗”开始检测沙子数量。甚至有安排专门的士兵拿着竹筹高声报数,故意让贴近营地的鲜卑斥候听见。等到白昼再度来临,檀道济已让人把剩下的粮食取出来撒在沙堆上,以此冒充成为谷堆。

缺乏口粮让刘宋部队处境艰难

魏军斥候在夜里就听到高声报数声音,便担心宋军还有多余粮食。 第二天派人过去打探情况,只看到宋军营垒堆满了貌似谷物和粮草,因此判断对手粮食充足。最后怀疑起那个报信的降卒是假装投诚,郑氏意图是要引诱自己上当。于是将其立即诛杀。

檀道济故意用沙子堆积出许多假冒粮草

随后,鲜卑人还想要再测试下宋军虚实,派骑兵从四面八方靠近对方营地。 檀道济令他们强打精神,挺胸抬头地迎接对方。他自己又开始装神弄鬼,穿上一袭白衣,不慌不忙地从军营里走出来。一路上和将士们谈笑自若,表现出对胜利志在必得的样子。

檀道济 的努力 终究是溃败后的无奈之举

魏军本来就只是试探,看到刘宋方面的诡异举动,也就不愿意在这里继续浪费时间。檀道济用自己的导演的这处“空城计”,保全了锻炼大军。但当初制定的战略目标,也就没可能予以完成。 毕竟,计谋可以拿来救火,却不能成为强有力的制胜之道。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