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猎卷
时间把真理引向光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猎卷

你不知道上帝多爱你,才让你看到这本书

猎卷  · 公众号  ·  · 2024-10-26 1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 蓝字 关注

十一期间在家里看了一部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不是特意看的,也没有太认真看,只是到了一处情节,放下手中忙的事情,认真看了看。

故事的大概情节就是,一位在平台公司的中年男人,正处在“中年危机”时期。一天上班的路上,撞了一位闯红灯的外卖骑手,致后者重伤,在医院昏迷不醒。经交警认定,闯红灯的骑手负主要责任。接下来就是两人间关于赔偿的争议。

故事情节本来并不复杂。但 恰巧两人在一个公司。剧情的冲突就在这里展开。

骑手的妻子说:你看看现在哪个骑手不闯红灯,闯红灯怎么了。 这不就是因为你们设计的算法让我老公不得不闯红灯嘛!要不是这样的话,他能完成平台的任务嘛!


人被限于算法之中。

已有的法律规定,骑手不得闯红灯。这是一条法律上的禁令。但是这条禁令在算法面前,就显得脆弱了。换句话说,骑手赌上生命,去规避禁令。

类似的题材,还有最近徐峥主演的《逆行人生》。

真正的问题,就是有关正义的决疑。

法律不会刁难人性。如果只是通常的事项、情势、状态、关系,人们大多不会面临正义的决疑。只有在面临艰难的、两难的、不知所措的、考验人性的时候,才会出现决疑的局面。如何决疑?经济考量、政治考量,这些都是决疑的方法。

法律人面临的就是正义的决疑。


判断是非的标准就是“正义”。

Ius est ars boni et aequi.

此语源自《学说汇纂》(digesta)第一卷。《学说汇纂》是收录古代罗马法学家言论的汇编。这句格言来自乌尔比安(Ulpianus)的《法学阶梯》(institutionum)第一卷,原话是:

致力于法的研究的人首先应该知道“法”这个称呼从何而来。法其实来自正义:实际上,就像杰尔苏非常优雅地定义的那样,法乃善良与公正的艺术。

另一方面,法律本身也存在问题。就像最开始讲述的骑手被撞的故事,它映射出法律偏离正义的时刻。




作者简介

车浩,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北大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为中外刑法学。出版《阶层犯罪论的构造》《刑法教义的本土形塑》《车浩的刑法题》等作品。曾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副厅长(挂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受聘为国家药监局法律顾问、公安部法制局特邀专家以及北京市中院、上海市高院等多地法院的咨询专家。

内容简介

本书为车浩教授的随笔集,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法理辨析,展示刑法思维之美。本书不是研究如何制定良法,而是探索如何善用法律,才能不让正义的期待落空。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提出了关于正义的疑问,但答案并没有盘旋于理念天穹的抽象思辨,要寻找它们,需要俯身进入到平凡的生活和具体的条文。貌似中性无感、平凡枯燥的法条文字,法的智慧藏身其中。

车浩老师文笔犀利又富人文情怀,逻辑严密而脑洞大开,其文字处处闪耀思辨之美,阅读体验极好又给人深刻启迪。


- E N D -
点击 下方长图
可至 猎卷书店 购买更多经典好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