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想的总是创业后的美好结果,却没有认真思考过能成功的原因:
那么多人都想赚钱,那,凭什么是你呢?
01
二十年前,中国的营销行业,有非常简单粗暴又有效的方式,就是投电视广告+铺渠道。
那个时候,你核心的竞争力,来自你对投广告这件事有效性的认知。
因为当时的大部分企业,还是不敢投。
你敢投,就相当于你掌握了这个认知和投放的效率,以及你能找到最有效的投放媒体,这就是竞争力。
今天这个时代,这种方法慢慢失效了。
那你就应该掌握更先进的运营方式和方法。
企业的竞争,说白了,就是生产力和执行力的竞争。
第一,一个企业,首先要掌握先进的生产力。
即使不是制造和科技行业,先进的生产力也是需要的。
比如营销咨询行业,想赢得竞争力,就需要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方法,先进的工具。
(扫描上方二维码,
爱玛的CMO曾告诉我,爱玛一周可以生产2-3万条短视频,产生几个亿的曝光,这就是在短视频时代先进的方法、理念和工具。
过去广告公司会个PS,能写脚本,能拍好看的TVC就很厉害了,这就是当时先进的生产力。
但今天,广告人的专业能力和普通人的专业能力差被拉小了。因为很多人都可以制作视频、拍广告了,所以你的先进生产力就不足了,所以竞争力就会下降。
第二,执行力。
执行力是所有决策和创意落地的保障。优秀的企业,都是执行力极强的企业。
像可口可乐在中国有数百万个售点,那对这些售点的管理是需要极其细致的执行力的,99%的企业并不具备管理可口可乐终端的能力。
生产力就是创造力;创新力,执行力就是落地能力。
我们做公司,就是要始终思考:
我比同行好在哪里,我比同行有哪些竞争优势,我如何才能创造竞争优势。
创业成功,肯定有好运气的成分,但持续保持优势,就是生产力和执行力的比拼。
02
承认自己的无能和无知
做老板的人,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觉得自己伟光正,什么都能,什么都懂。
所以做老板久了,就会犯病。
这个学术上有个概念,叫身居高位产生的脑损伤。
做高管、做老板久了,他的镜像神经元会减少,共情能力会下降。
其实有的时候,你发了财不过就是赶上了风口,又因为运气好,才做到今天这个位置。
但我们自己往往会觉得是因为自己决策正确,勤奋努力,聪明决定,其实不是。
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无能和无知,才能在经营中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也才能知道有些事你是做不了的,才知道你需要放弃一些你不擅长做的项目和内容。
但这个死结在于,
要认识自己的无知,往往需要相当程度的认知能力。
所以,
看一个人,不要只听他说,还要看他做没做,以及做得如何。
但我说的所有的话,也都不绝对。因为老板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就又会常常被所谓的“专业人士”忽悠。
03
永远有人能比你做得更好
有人经常会说,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我想说的是,
总有人比你做得更好。
我遇到的创业者,有相当一部分在介绍自己的公司时,会使用“业内顶尖”这个词。
但我看到他们产品的时候,说实话,也就是比大路货稍微好一点点而已。
这种对这家产品的迷之自信,会让很多创业者陶醉在自我感动中。
当然我说的好,并不仅仅指的是产品本身,还有价格,设计,体验等等。
如果你做出一个和麦当劳一样好吃的汉堡,但是比它便宜三分之一,那这个就是比麦当劳好。
反过来说,有些人觉得传统的产品有很大问题,比如方便面,垃圾。
但自己做出一个更好吃的方便面,确实很好吃,只是太贵了。这也没啥可骄傲的。
当然
我还遇到过做店铺运营的牛逼客户,人家不在乎品牌,一个店很快就能做到天猫前五,还是赚钱的。
你说电商运营手段就那么几种,我都做了,但是,不好意思,有人就是比你做得好,还很赚钱。
混沌的课程体系里,经常会提到十倍好。
我觉得提的概念没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执行。
怎
么才能做到十倍好?我也不知道,反正总有人比你做得更好。
比如运营微信群,反正我工作之余一个人运营130多个群,还能保持一定活跃度,我觉得,我比90%的群做得要好一些吧。
因为我加入过的群,几周之后就变成了一本书,名字叫《寂静的春天》。
品牌咨询
请联系
: 13269063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