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入夏后接连极端高温酷暑,多家郊区医院收治数名重症中暑患者。
所谓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中暑该怎样防治?
临床上,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高温气候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原因。其次,高温辐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也易中暑。凡可致机体热负荷增加或散热机能发生障碍的因素,均可诱发中暑。主要有:①产热增加 ;②热适应差; ③散热障碍 。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 11508-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头晕、口渴、乏力、恶心、呕吐、耳鸣、胸闷、心悸 、大量出汗,体温正常或稍高,及时离开高温环境转至阴凉处休息,可很快恢复。
2.轻度中暑:伴呼吸急促、面色苍白,体温升高,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等。
3.重度中暑:伴昏倒或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达40°以上。重度中暑又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凡有高温接触史,大量出汗,伴有肌痉挛及体位性昏厥、短暂血压下降者,结合实验室检查,不难诊断热痉挛或热衰竭。
过高热、干热皮肤和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被认为是热射病的三大特征,再加上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有散热机制障碍或热负荷增加等诱因,一般不难确诊。
除了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与其他引起高热伴有昏迷的疾病相区别,如脑型疟疾、乙型脑炎、脑膜炎、急性脑血管病、有机磷农药中毒、肝昏迷、尿毒症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中毒性肺炎、中毒性菌痢、抗胆碱能药物中毒、产褥热及其它急性感染等。
现场初步治疗包括:出现中暑前驱症状时,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即可恢复;热痉挛和热衰竭的治疗又降温、补充水电解质,及时将病人抬到阴凉处或空调供冷的房间平卧休息,解松或脱去衣服;降温时不要引起寒颤,以病人感到凉爽舒适为宜。口服凉盐水及其它清凉饮料。
降温治疗则包括:环境降温,即抢救现场必须通风阴凉,应及时将患者搬入室温<20℃的空调间内或在室内放置冰块、井水等;体表降温 :用井水、自来水或温水浸透的毛巾擦拭全身,不断磨擦四肢及躯干皮肤以保持皮肤血管扩张而促进散热,同时配合电扇吹风。头部、颈两侧、腋窝及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可置冰袋。病人如有寒颤则必须以药物控制,防止产热增加及乳酸堆积。循环功能无明显障碍者还可做冷水浴,即将患者浸入冷水中,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除此之外,还有专业的体内中心降温、药物降温等。重症中暑的治疗则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操作进行。
一般来说中暑病死率在20%~70%之间,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者中80%在50岁以上,但亦有一定数量的年青人,尤其是剧烈运动者、孕产妇。有些中暑患者可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肌肉损伤者可持续数周肌无力,重症热射病患者往往留有永久性脑损伤。
预防中暑,市民平日需增强体质,提高耐热及调节能力。如经常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情,进餐注意营养,预防各种疾病等。科学安排工作、运动和出门时间。在高温时段“11时—16时”避免强体力活动,出门后采取防晒措施,如涂防晒霜、戴太阳镜、打遮阳伞等。此外,在出汗多的情况下及时饮水及补充盐和矿物质。
一旦发现中暑先兆,及时采取措施,3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活动时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无力等症状甚至昏厥时,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并立即实施降温措施,这样就能将中暑遏制在萌芽中。不要等病情严重了再采取措施,那样将置患者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与此同时,合理的劳动与休息,根据生产特点及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保证夏季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在拨打急救电话后、救护车到来前必须采取的自救措施包括:
脱离热源环境:可以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房间;
迅速降低体温:采用加速散热的方法,如用湿凉毛巾放在患者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冷敷,或将患者置于28℃至30℃的水中,或电风扇吹风的同时往患者身上撒水等等。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要广泛按摩患者肢体,加速散热,降低体温,同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门诊办公室主任)
编辑:外胖内虚导致年年中暑的茯苓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