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林徽因,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她是中国著名建筑家、诗人、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最近,一张人工智能修复的十六岁林徽因的照片“火”了——
原照片中,虽然不甚清晰,但从模糊的轮廓中,依稀能想象到林徽因的绝代芳华。
没想到AI(人工智能)的“修复”竟然是“整容式的”,韩式一字眉,高鼻梁,微笑唇,V字脸,看起来似乎还开了个眼角……
林徽因并非没有清晰的照片流传,这让人不禁怀疑起来,这究竟是人工智能“修复”,还是人工智能“换头”,难怪被网友们吐槽,“好好的女神被修复成了网红脸”,对此并不买账。
林徽因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容貌上。或者可以说,相比于相貌,林徽因的才情,学识才是更为大家所赞许的。
当年,随父旅欧的过程中,林徽因爱上了建筑学。后来,
在林徽因同梁思成赴美留学的半年前,其父林长民就四处替女儿咨询,积极寻求进入宾州大学建筑专业的可能性。
然而当时,宾州大学的建筑系几乎都是男学生,夜里经常熬夜绘制建筑蓝图,女生无人陪伴,夜里一个人回寝很不安全。宾州大学建筑系的主任委婉回绝了林徽因的申请,但同时提供了另外的一个途径——艺术系可以招收女学生,同时,欢迎她来旁听建筑系的课。
林徽因在宾州大学的成绩单,相当优秀
1927年,梁思成建筑系硕士毕业,林徽因美术系学士毕业。二人一起回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一起开创清华建筑系,一起爬上城墙,考察了2738处古建筑。
每次考察不仅要留下建筑物的影像,更要为每一座建筑物留下一套完整的测绘稿。
首先凭眼睛凭平时训练的技巧把建筑物的样子粗略地画下来作为线稿参考,然后再用尺子一点点测量建筑的实际结构精确到每一厘米。
现场考察回来之后,他们根据带回的测稿再绘制出我们今天见到的一张张精美的建筑图稿。
200多组建筑群、1898张测绘图稿,这不仅是他们的毕生心血,更是
给后人留下了一套研究中国建筑的科学、完备的珍贵资料
。
在建筑家、诗人、作家之外,林徽因还被誉为“景泰蓝一代尊师”。
当初,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北京海王村古玩摊上,被一只景泰蓝花瓶吸引,却被摊主告知“北京的景泰蓝热闹了几百年,到这会儿算是快绝根了。”
因着对这门传统艺术的热爱与担忧,并经过了多方走访调研,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清华大学营建系成立了抢救景泰蓝的工艺美术小组。同时,在梁思成的倡导下,研究、制作景泰蓝的国营特艺实验厂成立,并将许多散落民间的景泰蓝艺人请回厂。
林徽因设计的景泰蓝夔龙纹对罐
直到1955年春,林徽因因病入住同仁医院,于同年4月1日与世长辞。据林徽因爱徒钱美华生前回忆,当时林徽因已极为消瘦,在听完近来手工艺品设计的介绍后,“脸上泛出愉快的神情”。那时,林徽因留下嘱托,“
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
。”
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景泰蓝一代尊师。她与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一起“抢救”传统工艺景泰蓝,
做出卓越的贡献。
她的美,
远不是一张“修复照片”可以诠释的……
以600年景泰蓝宫廷艺术
纪念故宫建成600周年大庆
国际工艺美术大师李佩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