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之声
“中国旅游”是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共同打造的一个官方旅游资讯发布平台,服务广大游客,宣传中国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嗨南宁  ·  友情提醒!南宁人:请提前一个钟出门! ·  16 小时前  
精明常旅客  ·  清远“非洲草原”门票住宿998起!别墅350 ... ·  2 天前  
瞭望  ·  免签入境新政!今起执行 ·  2 天前  
龙江市场监管  ·  亚冬会激情澎湃 黑土地热辣滚烫 ·  2 天前  
龙江市场监管  ·  亚冬会激情澎湃 黑土地热辣滚烫 ·  2 天前  
闽南日报  ·  突然暴涨!超388% ·  3 天前  
闽南日报  ·  突然暴涨!超388%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旅之声

请欣赏,“银装素裹”的诗意中国

文旅之声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1-30 17:12

正文

杭州西湖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杭州变临安、南京变金陵、西安变长安……”一夜之间,冬雪的银装素裹,把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带回到了如梦如幻的诗画意境中。一帧帧美不胜收的雪景,“陌生化”了我们司空见惯的城市空间与景观,引发了人们对“诗意中国”的审美共鸣。

打量那些刷屏的雪景照片,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雪落在那些“高大上”的现代建筑上时,显得平淡无奇;而当长桥短亭、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等与皑皑白雪相遇时,总能呈现出让人惊叹的构图与意境。

这当然不是雪花偏爱古老的事物,而是人们的眼睛和镜头钟情于雪景中的“诗意”:日常的我们,或已习惯了所在城市的拥挤和喧嚣,触目所及皆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而雪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轻、一种慢、一种久违的停顿、一种忘我的宁静。


南京夫子庙景区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们之所以如此瞩目和眷恋“金陵”“长安”的雪景,正在于城市钢筋水泥丛林中“乡愁”的流失。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城市建设存在着贪大求洋、厚今薄古的冲动。在“推倒重来”和“硬化一切”的思维下,不少奇山异水面目全非、不少文物古建轰然倒下……而经过视觉的筛选、审美的裁剪,大雪中的城乡面貌有了特殊的意境,那些被反复强调和赞美的雪景,引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审美向往。

“人,充满劳绩,但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些“美到哭”的雪景,仿佛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了唐诗宋词、水墨丹青的世界当中。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变化、城市如何日新月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上的愉悦。而“银装素裹”的中国,不正是现代人苦寻不得、难得一见的诗意空间吗?由是观之,我们的城市建设,有必要留一些“没用的地方”和“可发呆的角落”;我们的生活空间,应该多一些让人停一停、慢一慢、想一想的“去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