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证券电子行业研究团队出品,研究观点发布、行业动态速递、投资信息交流平台,欢迎投资者关注! |
前言
我们的周报都把它当作策略报告在写,每隔几周都会有新的趋势观点,内容也许比较啰唆,但还是希望大家花点时间、耐心把它读完,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的。
上周 苹果iPhoneX 全球预购火爆,但显然要到1Q18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周即将迈入11月;4Q17基本面优于3Q17、明年1Q18也不会太差,跨年度行情摆在眼前等大家 (跨年度基本面尽管强劲,但就怕股价没有行情) ,所以我们 现在可以重点布局2018年增长确定的 、估值合理的,买的就是“估值切换” (虽然有的估值也不便宜了) 。在这个角度下,除iPhoneX预购火爆、良率提升的议题外,还可以留意明年苹果三款iPhone新增料号的想像空间, 重点关注5G射频器件、无线充电,以及“模组化” 趋势明显的几个个股。
iPhoneX尽管预购火爆,但因为良率问题,全年 (其实就是4Q17) 只有2,500~3,000万支,不过明年1Q18会拉到5,000万支。这两个季度合计7,000多万支,可以满足刚性换机需求,剩下的就考验昂贵的价格有多少吸引力了。不过我们还是认为,iPhoneX应该会是苹果有iPhone以来,会卖的最好的一部手机,而iPhone8很有可能是苹果最短命的手机,比当年的iPhone5C还惨 (苹果打算在明年推出iPhoneX低价版来提升买气) 。
如果时间轴放长远一点,直接看明年2018年。首先, 全面屏的机会相当确定 (大族激光、闻泰科技、深天马A、欧菲光、长信科技、合力泰…) ,然后 无线充电接受端的方案可能由FPC改为线圈 (信维通信、立讯精密、安洁科技、横店东磁、东尼电子、田中精机、飞荣达…) ,明 年 5G手机射频器件预料将会大兴其道 (信维通信、立讯精密、电联技术…) ,明年苹果3款iPhone应该都会用OLED,晶圆厂无尘室EPC业绩也会开始释放,而 电动汽车和特斯拉也都是中长期的趋势 (旭升股份、安洁科技、宏发股份、胜宏科技、中航光电、得润电子…) 。
这里不断重复出现的个股名字如 信维通信 、 立讯精密 ,其实 背后都有一个很大的共同逻辑,就是“模组化” !
本周周报重点在趋势描述,个股细节部分有些来不及更新,请随便看看。
核心观点
4Q17依然强劲,“模组化” 蔚为趋势,「立冬超安信」维持不变
所有零组件包括苹果、非苹果,4Q17基本面都优于3Q17,明年1Q18也不会太差,年底跨年度行情摆在眼前等大家,目前可以重点布局2018年增长确定的、估值合理的,买的就是“估值切换”;虽然有的估值也不便宜了、买不下手,但我们还在续推,所以我们换一个方式来陈述,就是未来零组件“模组化” 的大趋势!与其说买“估值切换”,不如说买“模组化” 大未来。
国内像是A股的 信维通信 、 立讯精密 ,以及港股的 AAC瑞声科技 ,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模组化” 电子大厂 (明年应该会有第四家冒出来,它在2017年几乎沉寂了一整年,我们再多观察观察) ,未来势必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现阶段还在做“单一” 零组件的,也许订单还不错,但是等这1~2年过了之后,将来日子会突然变得很辛苦。
而大家关心的iPhoneX产量进度,从9月份原先的每周10万支,十一之后大幅提升至40~50万支,良率还在持续提升中,前两周已经拉到60~70万支,很快每周就会突破100万支,接着整个4Q17应该可以完成2,500~3,000万支,而明年1Q18会拉到5,000万支。这两个季度合计7,000多万支,可以满足刚性换机需求,剩下的就考验昂贵的价格有多少吸引力了。不过我们还是认为,iPhoneX应该会是苹果有iPhone以来,会卖的最好的一部手机。
长期来看,除了“模组化” 之外,明年相当确立的5G射频器件、塑料屏蔽件、无线充电,也都是值得关注的投资议题,各位第一个想到的会是 信维通信 ,而我们预料它将来会大量采用不少雷射激光制程工艺,所以连带让 大族激光 顺便充满想像空间。
小结,年度推荐「 太超长 」 太极实业 、 超声电子 、 长电科技 重回版面,推荐主轴的slogan「立冬 超安信」仍维持不变: 立讯精密 、 东山精密 、 超声电子 、 安洁科技 、 信维通信 。其他基本面不错,本周推荐标的尚包括: 大族激光 、 电连技术 、 闻泰科技 、 欧菲光 、 旭升股份 、 中航光电 、 东尼电 子 、 华天科技 、 田中精机 、 深天马A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在基本面上,包括
DRAM
和
Flash
的记忆体
IC
,以及全面屏、
FaceID…
等零组件或模组,因为供需失衡而致使价格持续攀升,造成产能更迭出现青黄不接、零组件缺料、出货时程一再递延
…
等问题。而且,
苹果
iPhoneX
量产时程一再递延,今年
12/31
大刀一切,
iPhone8/X
数字肯定不好看
(但仔细想想,iPhoneX数字难看是因为供给跟不上,而不是消费需求不旺,这反而是一件好事)
。
而我们近期得知, 苹果 明年iPhone新机应该会全面舍弃指纹识别,这对单一指纹识别供应链长期来说不是好事,也要被逼得走上“模组化”的道路。
鸿海富士康 宣布在美国设厂,背后的意义已经透露出苹果意欲大量推行“模组化”和“自动化”,Madein USA也是玩真的,这对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在内,诸多单一零组件供应商亦将随之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 (单一零件厂商如果没有进阶到“模组化”,将来的风险会越来越高) 。
正文
“模组化” 几乎已经是大势所趋了,这个我们从去年秋天开始讲iPhone8/X讲到到现在,之前我们路演也强调一个现象:任何“单一” 零件发展到后来,要不就是遇到发展瓶颈、要不就被客户要求整合,最后都会结合其他零件,甚至发展成“模组化” 方案。
解释“模组化” 的现象和趋势,我们先复习一下iPhoneX的推荐逻辑:2017年iPhone十周年 → iPhoneX手机大改款 → 改变外观、增加新功能 → 轻薄短小、防水防污、降噪干扰 → 电池续航力要求提升 → 寸土寸金空间塞电池 → 零件缩小化、精细化、模组化 → 大量使用SiP封装及模组方案 → 配套PCB HDI变更设计 → 「2+1」多片方案成为趋势 → 多个单一零件彼此整合成模组 → 以天线为核心整合其他零件。
简单来说, “模组化” 表面上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在寸土寸金的空间里,尽可能塞进更多的功能或更大的电池 (电池是科技界最大的短板) ,同时,此举也便于Tim Cook有效管理供应链 (Tim Cook本身就是供应链管理出身) ,所以,如果再加上“纯内资” 议题,在 「模组化+纯内资」的双重效益下,我们年度推荐主轴的slogan「立冬超安信」就冒出来了 : 立讯精密 、 东山精密 、 超声电子 、 安洁科技 、 信维通信 。
后来产业趋势的演变,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担忧一些亚太地区的电子企业未来的发展。基本上, “单一” 零件未来的风险会越来越高 ,即便我们说的 「立冬超安信」 里面的 超声电子 、 东山精密 ,一个是硬板、一个是软板,它们说穿了也是“单一” 零件,但它们都有“纯内资” 护身符,也都是 苹果 在大陆重点扶持的电路板,也很“恰巧” 都在扩充产能 (会这么“恰巧” 的原因,大家可以自己猜猜) 。
今年夏天, 富士康 宣布要在美国设面板厂,把面积那么大、不利于搬迁的面板产能设在美国, 背后的意义已经透露出苹果意欲回归美国Made in USA ,其他零件可以从亚太地区、中国大陆进口到美国。但是各位想想,Made in USA 难道要“单一” 零件一颗一颗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然后在美国境内设立没有人性、一天连续工作10小时的血汗工厂?当然不是!
美国境内将来会设立高度自动化的工厂!所以, 能进口到美国的零件,必须是已经“模组化” 好的零件,而“模组化” 好的零件,就可以透过大量自动化组装,进行所谓的智能制造 …。
明白了吗?美国总统特朗普说的Made in USA是玩真的,而且,将来智能制造所能赚取的利润,预料也将会是目前制造业的好几倍,也许传统印象中的微笑曲线也会被颠覆。所以不要小看“模组化” 三个字, 苹果大量推行“模组化” 目的之一,就是方便未来美国本土高度自动化组装量产的趋势 ,将来的苹果汽车,预料也是在底盘上镶上“模组化” 好的零件。
因此,未来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大陆,所有的电子零组件都必须“模组化”,才能有效配合无人化、自动化组装,进行所谓智能制造, A股电子零组件将来看的也是“模组化” 程度越高的,才越有竞争优势 ,也才能够在3~5年后继续存活下来、永续经营。现阶段还在做“单一” 零组件的,也许订单还不错,但是等这1~2年过了之后,将来日子会突然变得很辛苦 。
上一段我们说,“模组化” 最表面的效果,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塞进更多的电池,而背后最大的原因,是便于供应链管理、缩减供应商数目,同时有利于高度自动化组装、智能制造、Made in USA。
先跳个tone 说件事; 苹果 明年iPhone新机应该会全面舍弃指纹识别 (今年3月底高通和新思指纹识别方案被否,我们一度认为iPhoneX只是今年来不及完善而已) ,但现在听起来,明年应该是通通都没有指纹识别了,这对“单一” 指纹识别供应链长期来说不是好事。
不过,因为“单一” 指纹识别已经很廉价了,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明年秋天,可以预料所有非苹果、国产手机、阿猫阿狗手机,都会大量采用便宜的“单一” 指纹识别方案,所以 在“薄利多销” 的情况下,“单一” 指纹识别的量会突然放大、变得非常好,概念股可以炒一波 ,一直到3D Sensing技术慢慢开始从苹果外流出来到非苹果阵营,然后“单一” 指纹识别方案就会销声匿迹,也会和其他功能整合成“模组化” 的方案 (比如指纹识别+触控模组) 。
回到“模组化” 趋势本身;因应“模组化”,多片HDI手机板成为趋势下 (多片HDI 彼此以软板FPC连结,省下来的空间可以塞电池和别的模组) ,本来就是苹果供应链但2016年以前没切入iPhone的 超声电子 就跃上舞台了。而撇除掉“纯内资” 不说,光看“模组化” 趋势,我们也看出了不少端倪。
多个“单一” 零件彼此整合,以5G射频器件和隔离器件、塑料屏蔽件 (明年苹果大量舍弃金属屏蔽件,改由可镀铜的塑料屏蔽件,其上还可以制作LDS天线) 、并以5G/4G天线为核心整合电声器件,同时又积极布局无线充电的,我们认为 信维通信 是最好的标的。另外,以精密器件著称,成功整合电声器件、布局无线充电和5G/4G天线的 立讯精密 也将脱颖而出。港股的 AAC瑞声科技 也不遑多让。
这里要再多注意一个现象,就是从之前“模组化” 演进的趋势来看, 电声器件几乎成为被整合的零件 ,相关企业如果没有加速转型,未来经营只会雪上加霜,我们目前已经看到 信维通信 和 立讯精密 各自以自己的优势,积极涉入包括电声器件在内的其他零件。至少现阶段,电声器件是处在被整合的领域,港股也好、A股、台股也好,相关电声企业如果没有加速转型,未来经营只会雪上加霜。
不过港股的 AAC瑞声科技 我们一点都不担心;AAC瑞声科技位居深圳,广东沿海本来就有许多电子制造业的人才可以寻觅、整合 (因此location真的非常重要) ,而且今年iPhoneX没有Home Key,将来iPhone预料全机无孔化、没有插孔、全面防水 (内部零件防水主要靠的是喷涂材料,不是塞孔的硅胶,大家不要搞错) ,人机互动的时候,手指按压屏幕或音量键,手机至少要抖动一下吧?对于微小马达用量可能因此增加,而且 AAC瑞声科技 本身就是这方面马达龙头,在整合电声器件、天线模组上,将来都不会缺席,在“模组化” 趋势下只会越活越漂亮!
从现阶段的整合布局及进度来看, 中国大陆境内像是 信维通信 、 立讯精密 、港股的AAC瑞声科技,已形成三足鼎立的“模组化” 电子大厂 (明年应该会有第四家冒出来,它在2017年几乎沉寂了一整年,将来也许会以摄像头为基础,倾全力再多方整合各类单一零件) ,在可预见的未来,势必大者恒大、强者恒强。我们也说过,现阶段还在做“单一” 零组件的,也许订单还不错,但是等这1~2年过了之后,将来日子会突然变得很辛苦。
3). iPhoneX真正量产落在10~11月以后;现阶段良率偏低,对零组件反而是好事
苹果
iPhone8两支新机几乎滞销,有人担心它的供应链是否受损,上周有传闻说要砍50%、备货量要下修,其实iPhone8两支新机合计年度出货量也只有3,200万支,负面影响还好;重头戏还是在iPhoneX,不过iPhoneX的4,800万支年度出货量势必下修了。
iPhoneX产量从十一之前原先的每周10万支,十一之后大幅提升至40~50万支,良率还在持续提升中,上周已经拉到60~70万支,很快每周就会突破100万支,接着整个4Q17应该可以完成2,500万支,但要超过4,000万支估计就很难了。
iPhoneX因为良率问题,4Q17只有2,500万支,但明年1Q18会拉到5,000万支 。因此 4Q17还会比3Q17强劲,明年1Q18也不会太差 ,今年年底大概率会出现跨年度行情。
4Q17和1Q18这 两个季度iPhoneX合计7,000多万支,可以满足钢性换机需求,剩下的就考验昂贵的价格有多少吸引力了。 不过我们还是认为,iPhoneX应该会是苹果有iPhone以来,会卖的最好的一部手机,而iPhone8很有可能是苹果最短命的手机,比当年的iPhone5C还惨。
目前iPhoneX组装良率偏低、量产速度不如预期、新机年度出货量下修,对苹果、富士康不利,但却 对部分“内部” 零组件是利好,因为组装环节做坏了不能rework 直接报废,部分“内部” 零组件用量反而增加 ,但是少数“外部” 零组件如2.5D玻璃机壳、金属中框就没有跟着受惠了。
iPhoneX表定10/27接受预订、11/03才开始陆续出货,所以美国的感恩节档期不一定满足得了, 而光靠年底圣诞节档期,然后今年12/31大刀一切,iPhoneX销售数字肯定不好看 (但仔细想想,如果数字不好看,背后最大的原因是供给跟不上,而不是需求不旺) 。
iPhoneX受惠的A股企业,“议题概念”及受惠程度较大的包括:HDI手机板概念的 超声电子 、FPC软板及无线充电概念的 东山精密 、前置摄像头和Force Touch及其他议题的 欧菲光 ,SiP封装受惠的 长电科技 ,配套日月光的SiP模组 环旭电子 ,Lightning、天线、声学、AirPods耳机与无线充电多重概念的 立讯精密 ,天线和无线充电的 信维通信 ,电池的 德赛电池 和 欣旺达 ,2.5D玻璃的 蓝思科技 ,以及搭配上下2.5D玻璃而必须采用的不锈钢金属中框 科森科技 ,还有因玻璃精雕机需求暴增而间接受惠的 劲胜智能 ,功能性器件和光电胶的 安洁科技 、 江粉磁材 ,电声器件相关的 歌尔股份 及港股的 AAC 瑞声科技 也是受惠股。
4).6月曾有的现象10月又再次发生,预料半导体封测族群年底将再现荣景
这个我们从6月初讲到现在,说晶圆厂6月下旬流片量急速上升,产线跑2个月之后,大约就是9月初以来,半导体封测产能急速上窜,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 、 华天科技 …等产能都会被塞爆,结果就是十一长假前,9月中下旬封测爆炒了一大波。
现在已经10月下旬了,产业又再次传出IC设计业者通通都在争夺晶圆代工产能、提前卡位,尤其是 8寸晶圆产能,可以说是塞到爆 ,尤其是指纹识别、电源管理IC、LCD驱动IC,以及MCU…, 这个和6月当时的情况很像,背后也说明了他们下游的零组件景气十分畅旺 、订单络绎不绝下。
大家还记得 6 月当时我们说了什么?我们说 6 月中下旬晶圆厂流片量会急遽窜升,然后晶圆厂跑两个多月,大概 8 月底、 9 月初,封测产能就会被塞满, 9 月份封测会有一波行情!现在,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又再度发生,也为跨年度行情做了背书 (这个跨年度行情指的是订单、基本面,但在国内A股市场,股价有时候会和基本面脱勾) 。
所以,封测虽然在十一长假前炒过一波,但是现阶段依然可以持续关注, 目前10月下旬和6月当时很像,也就是说,在两个多月之后,几乎就是跨年度之际,封测还会面临另一波荣景。
长电科技 是中国大陆封测龙头企业,但我们曾经一度没有重点推荐它,理由在于人事调整尚未底定 (它6月份董事会成员已经换过一轮了,但我们当时研判人事调整还没结束) ,不过 近期我们将 长电科技 重新纳入周报推荐行列,主要理由在于 长电科技 随着3Q17下旬旺季到来、与中芯国际紧密合作及人事布局调整预料会有新进展,未来趋势逐渐向上、倒吃甘蔗 。
长电科技 本身就是一家很神奇的公司,除了SiP封装议题之外,我们认为公司财报数字背后还有很多学问和不能说的秘密,但无损于 长电科技 在中国大陆封测龙头地位,我们甚至研判其在海内外兼并整合的步伐并未停顿,但之前最大的关键还是在于人事变动的不确定性。
过去大家比较关心的是 长电科技 收购的星科金朋 (STATS ChipPAC) 什么时候扭亏?星科金朋是真的亏损呢?还是另有隐情、有其他不能说的秘密?这一切理论上都不悲观,我们也研判一切正朝好的方向发展。但一切的一切,之前我们一度建议先等人事布局调整结束之后再说。
跳个tone说一下港股的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是配套长电科技的晶圆代工厂) ,若从制程技术来看,它已经是大陆最前瞻的晶圆代工厂了,它将来还会越来越强大,对台系联电会产生威胁,所以预料联电也会有一些动作,因此 厦门的A股公司 可能因此存在更多的想像空间,我们就此打住,先点到为止。
回到中芯国际身上,它的28nm已经进入量产关键期,将来是否能够进一步带来业绩,都是外界瞩目的焦点。如果时间再往后拉,难度更高的14nm是极大的挑战,公司势必延揽更多人才加盟,牵动的就是 台籍和韩国的资深团队了;这些团队陆续加入中芯国际之后,预料也会产生连锁反应,让中芯国际部分人员前去 长电科技 了 。 我们回顾一下2009年,当时台积电有一名L姓氏大将带队跳槽韩国三星,让三星因此做出A9芯片进入苹果供应链;现在这位L姓氏大将又带队加盟中芯国际,前面说的 连锁反应预料即将发生 ,速度可能比我们原先想像来得快,因此也建议开始重点关注 长电科技 未来的发展。
而关于 通富微电 ,过去我们说它的市值至少会先朝老大哥 长电科技 靠拢才对,但 通富微电 日本人的股权还没转让之前,承接方肯定不希望股价上涨、徒然增加收购成本,不过也很难说,因为 通富微电 存在定增议题 ,这一上一下两股势力我们还得观望,尤其 通富微电 收购AMD产能,而AMD的GPU对未来人工智能AI又充满想像空间 。
华天科技 在Bumping布局较为缓慢,但报表明显比较漂亮的 (报表漂亮是因为没有提前布局下一代先进制程、不用计提巨额折旧) ,请大家多加注意 华天科技 ,过去我们路演一直在讲的「半导体宫斗图」,现在最新的演变已经慢慢逐渐烧到这一块了,也就是说,诸多虚拟IDM阵营的此消彼长与竞合关系出现变化,加上往后新制程开出后折旧会吃掉漂亮的利润,因此我们不排除 华天科技 存在更多其他的动作。
之前部分卖方说 华 天科技 技术全球领先、剑指国内第一,说 华天科技 是“龙头”…,我们说它不是“龙头”,也正因为不是“龙头”、格局尚未底定,因此股价反而存在更多的弹性!所以我们才说, 如果资金想转进半导体封测族群,本身诉求非常强烈的 华天科技 是首选 !
再跳个tone说另一只港股 紫光控股 (由日东科技在2016年10月更名为紫光控股,彰显其紫光系的地位) , 紫光控股 日前公告从去年12月初到今年6月底,半年多来共买入 中芯国际 1,000多万股,回溯 紫光控股 股价,从 紫光控股 开始购入 中芯国际 开始一直到8月初,股价跌掉了60%,但日前购入 中芯国际 消息一出,股价立刻上扬50~60%,把当时跌掉的全部填平了。说明了什么?“紫光” 两个字背后的意义颇耐人寻味。
讲到中国大陆半导体,绝对不是泛泛的“政府要扶持”、“每年进口量大于石油”、“芯片国产化”…很表面的因素,那样很容易就沦为下一个LED菜市场。而且,这种推荐逻辑也讲不通,十年前芯片进口量就大于石油了,为什么十年前不推半导体呢?
我们想说的是,这是因为大陆这块土地要发展半导体的环境已经逐渐成熟,而28nm制程以下又慢慢接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开始部分失灵、海外增速逐渐放缓…,而且,国际人才也正因为摩尔定律的逐渐失灵,不用特别担心来中国大陆贡献几年专长,之后解约再回去,却发现自己跟不上进度的窘境。于是时势所趋,烧得起钱的大陆,发展半导体就是必然的现象,即便政府没有扶持,产业自身的力量也会启动,更何况还有政府的重点扶持。
整体涉及半导体领域的A股,包括了综合封测企业 长电科技 、 通富微电 和 华天科技 、利基封测企业 太极实业 、 晶方科技 ,还有专业测试 大港股份 (艾科半导体) ,IDM厂 士兰微 ,以及IC设计“概念” 的 大唐电信 、 中颖电子 、 同方国芯 、 上海贝岭 、 北京君正 、 盈方微 、 全志科技 、 艾派克 、 国民技术 、 欧比特 …等,存储概念的 太极实业 、 紫光国芯 、 兆易创新 、 深科技 …等,MEMS概念的 苏州固锝 、 汉威电子 、 耐威科技 ,晶圆厂和无尘室EPC的 太极实业 (十一科技) 、 亚翔集成 、 天华超净 ,设备商 北方华创 ,靶材概念的 江丰电子 ,特用化学品及耗材的 上海新阳 、新材料的 三安光电 、 扬杰科技 、 南大光电 、 有研新材 ,和其他相关概念则包括: 兴森科技 、 景嘉微 …等,功率器件则包括: 华微电子 、 扬杰科技 、 苏州固锝 、 捷捷微电 、 台基股份 …等。
5). 大陆盖晶圆厂乃既定政策,在其他族群不确定之际,EPC总能成为防守族群
盖晶圆厂、无尘室的EPC,都是一个中长期的方向,算是防御型股票,每当电子其他族群不确定、获利了结之际,正好可以提供资金“转进” 的避风港。
这个我们说了很多次了,尽管今年有iPhone十周年纪念议题,但 2017~2018年也不会是电子大年,真正的大年将会落在2019~2020年左右 。
2019~2020年,那时候5G和物联网会主导电子产品的应用,你我周围所有的人,都会在那个时候陆续换新手机、买新电脑,就像上一个大年2014年那样。2019~2020年除了直接产生的手机和电脑大换机潮之外,其他新的配套应用产品也将陆续问世,像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
所以2017~2018都还处在“先蹲后跳” 的蹲,到了2019~2020年才会跳起来,时间点和已故周期天王周金涛推演的时间点很相似。
2017~2018还在“蹲” 的阶段,当然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企业都在兼并、整合、收购,那么多半导体企业都在密集盖晶圆厂; 盖一座晶圆厂平均20个月左右,盖完之后调试一下,正好衔接2019~2020景气上扬 。所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现在会多浪费时间,所有的人都在和时间赛跑、做“跳” 的布局。 盖晶圆厂绝对是国家大政策的方向, 太极实业 、 亚翔集成 、 北方华创 …等,都是趋势下受惠标的 。
SEMI预估2017~2020年间全球将有62座新增晶圆厂,其中有26座会落在中国大陆,比我们原先认为的10~12座要乐观很多。尤其大陆4大主要晶圆厂 (中芯国际、紫光集团、华力微、德科玛) 也将在2018~2019年间陆续完成扩厂,预料未来2~3年内,相关资本支出将达到高峰。
不管怎样,未来这几年内大陆晶圆厂一定会遍地开花,所以帮人家盖晶圆厂及无尘室的 十一科技 太极实业 (也是DRAM涨价概念股) 、 亚翔集成 显然直接受惠。尤其 太极实业 完全没有问题,它是大陆境内最具有“资质” 晶圆厂的EPC企业,未来几年的趋势都很明显的摆在那里了 (“资质” 的意思就是:有关系就没有关系、没关系就很有关系) 。
不过 太极实业 的市场认同度一直不高,甚至还很差,公司一度还想扭转市场对它的印象,但是效果依然不彰。这家公司给大家的疑虑一天不解除,股价就很难大幅上扬。如果大家对这个行业还有兴趣,我们研判资金会更乐意转向 亚翔集成 , 使 亚翔集成 反过来成为A股二级市场上大家更认可的EPC好标的 。
亚翔集成 去年底从台股的 亚翔工程 分拆后,成为首个「T+A」,在T股和A股都挂牌的台商企业,目前也已与印度等国业者接洽,具备“一带一路” 议题。 亚翔集成 主打中国大陆无尘室与工程研发,许多两岸知名的半导体与光电企业,几乎都是它的客户,包括: 台积电 南京厂、 联电 厦门厂、 联电 苏州和舰、 中芯国际 、 富士康 、 渝德科技 、 友达 、 龙腾光电 、 TCL华星光电 、 和辉光电 、 深天马A …等。
最后,我们再和大家讲述一个观点,就是关于国产硅片、特用化学品、半导体制程耗材…等,炒炒“概念” 可以,但未来几年内都不可能有大机会,为什么?因为晶圆厂一旦落成之后,首要当务之急是提升良率,而不是降低成本, 晶圆厂不可能为了省那么一点点钱而大胆采用国产材料,结果却因此把昂贵的产品做坏 。光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硅片、国产特用化学品、国产低端耗材…, 除了“议题” 和“故事” 以外,短期内都不太可能有机会 。
继 三星 将无线充电引入手机开启了新纪元之后,今年苹果iPhone十周年全面纳入无线充电方案,宣告手机无线充电进入全新的际遇。
今年苹果iPhone8全面搭载WPC标准的无线充电,而 LG 新机V30也将纳入无线充电, 华为 、 Oppo 、 Vivo 、 金立 、 努比亚 、 魅族 …等国产品牌也都蠢蠢欲动、暗潮汹涌,无线充电手机浪潮一触即发,预料明年2018年将有一半以上的手机搭载无线充电,发展前景广阔。
无线充电虽然 三星 最早推广应用,但三星的方案存在充电速度太慢、发热量过大、仅限点对点充电…等问题,用户体验不佳,不过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相关问题陆续获得解决。标榜高端形象的苹果今年3款iPhone都将全面导入无线充电,顺势将无线充电提升到另一个新的台阶,而且苹果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将无线充电和快速充电结合,2019年的iPhone9也许就看得到。
去年苹果iPhone7把3.5mm耳机接口取消、推出无线耳机仅仅是第一步,未来不管 苹果 或是 非苹果 手机设计方向,将全面导向 「全面屏 + 窄边框or无边框 + 少孔洞or无孔洞 + 无线充电 + 无线耳机 + 全面防水 + 支持5G」 等综合方案发展;2019年的iPhone9除了结合无线充电和快速充电之外,预料也将推出全机身无任何孔洞的方案 (所以玻璃机壳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但也算不错的选择,然而陶瓷机壳就一定是最终方案吗?这点我们持保留态度) ,未来5G手机用电量将明显增加,电池续航力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出现所谓“共享充电宝” 概念,试图从共享经济的角度来解决手机电力续航的问题,但将来如果基于无线充电的共享商业模式,也许将更具价值和前景。
汽车搭载手机无线充电的构想也没停过,2016年初无线充电联盟WPC宣布,全球共有34款汽车提供车上无线充电的功能,随着技术的成熟及标准的规范,越来越多的车型都将陆续搭载手机无线充电功能。
「 无线充电 + 物联网 + 大数据 」,无线充电生态网络呼之欲出,无线充电盛宴亦将开启。可预见的未来,将出现各类无线充电运营商,在诸多店家、商场、酒店、机场…等公共场所安装无线充电器,为使用者提供无线充电服务并收取费用。无线充电运营商同时可以藉此掌握客户资料,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及增值服务。
我们看好无线充电在手机、智能终端及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发展,重点推荐: 信维通信 (为三星接受端核心供应商,预料切入苹果线圈方案) 、 立讯精密 (本来就是苹果发射端核心供应商,预料切入苹果接受端线圈方案) 、 安洁科技 (无线充电散热模组) 、 横店东磁 (接受端铁氧体磁片);建议关注: 田中精机 (绕线机) 、 东尼电子 (发射端线圈) 、 飞荣达 (无线充电散热石墨材料) 、 顺络电子 、 硕贝德 。
7). 塑料机壳卷土重来,著眼将来5G手机,预料塑料和玻璃共存成为双主流
今年起,手机开始大量导入无线充电功能,而且18:9的全面屏也是大家追求的方向 (但全面屏方案留给天线的主净空却因此大幅减少) ,慢慢地,手机机壳采金属材料的时代就要结束了,非金属材料即将大显身手。在诸多非金属材质中,陶瓷、玻璃及塑料,都是目前手机机壳的选择方案。
不过,陶瓷机壳由于介电常数偏高 (陶瓷机壳介电常数高达21) ,现在的4G/3G手机尽管都没问题,但将来手机迟早导入5G,预料届时会影响高频5G毫米波段信号的传输,我们研判 陶瓷机壳不会成为高频5G手机机壳的主流 。
无线充电用陶瓷ok,说得过去 (其实只要是非金属都ok) ,但若要搭配高频5G手机天线,陶瓷恐怕很难过关,why?高频5G走毫米波,手机机壳介电常数越小越好。然而, 氧化锆陶瓷介电常数21以上,损耗也超过7%,高频5G毫米波信号很难安稳穿过,就算退而求其次的4.5G频段信号,衰减也会非常严重 , 因此可以猜得出来,陶瓷机壳应该不适用于5G手机才对。
那么玻璃呢?大家都知道, 这2~3年玻璃机壳应该不错, 蓝思科技 是重点标的 。 在3D玻璃尚未大量应用在手机之前,2.5D玻璃是目前的方案,而2.5D玻璃还要搭配金属中框,所以衍生出 科森科技 这样的A股标的。
玻璃是目前4G/3G各大手机企业的首选材料,即便强化玻璃的介电常数7也不算高频5G的最佳方案,但众多旗舰机型“目前” 依旧选择了玻璃材料。目前手机后盖曲面相当受欢迎,但3D曲面玻璃 (双曲面、四曲面、五曲面…等) 由于直通率较低,成本居高不下,很多机型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也采用了3D曲面后盖,只不过把把玻璃材质变成了改性塑料材质。
由于塑料纹理技术的发展, 目前改性塑料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而且单从视觉上来看,已经很难分辨清楚究竟是塑料、玻璃或金属了 。 现阶段,改性塑料后盖最火爆的是复合板材方案,它能够同样实现「3D玻璃 + Deco-film」的效果,色彩丰富多变,同时良率极高,设备投资小、成本低,而且因为是塑料,所以抗摔性相当完美, 改性塑料是3D曲面玻璃之后,最有望大量普及的手机机壳材料 。
相对于3D曲面玻璃动辄100元以上的价格,改性塑料机壳仅约20~30元,成本竞争力十足。尤其目前3D玻璃雷声大、雨点小, 苹果 去年2米高、18角度跌落测试没有过关,玻璃机壳马上由3D降为「2.5D玻璃 + 金属中框」方案,因此推行3D玻璃的厂家未必有很好的利润,而复合板材是真的有利润的!这种材料为PMMA和PC两种片材复合在一起,兼合两种片材优点,表面硬度可达压克力加硬后的硬度,同时又具有PC片材的韧性,能耐受更大强度的冲击。
我们看好玻璃和改性塑料在手机后盖的应用,3D曲面玻璃将是高端旗舰机型的首选材料,而3D曲面改性塑料将是2,000元以下机型的首选材料,今后可望异军突起。目前 Oppo、Vivo 及 小米 的部分机型,已经采用改性塑料曲面后盖,而将来的高频5G毫米波时代,由于塑料的介电常数小(仅约3~4),对高频5G信号干扰较小,非常适用于5G手机。我们研判 高频5G毫米波时代,手机塑料机壳可望卷土重来、大放异彩 。
小米日前发布的红米Note5A,机壳用的就是塑料后盖仿金属的工艺,看起来跟真的金属一样,夏天用起来也不会烫手。之前 Oppo、Vivo 也都有采用过这种仿金属的塑料机壳,市场反响不差。 康尼机电 收购的 龙昕科技 ,就是这类仿金属的塑料机壳供应商,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自己也在做机壳,目前良率还不高,市场需求也还没放出来。良率再给几个月时间,应该可以提升到80%,也许到那个时候,市场对仿金属的塑料机壳开始有明显的需求了
看起来, 陶瓷机壳应该不会是高频5G手机的主流,玻璃免强还可以应付5G所需,而塑料明年起也可能卷土重来 。 研判塑料会和玻璃在市场上共存,所以 蓝思科技 可以继续活得很好,最后再拼搏看看谁是5G时代手机机壳主流 (也许就共存了、塑料玻璃双主流) 。
如果先不看玻璃、单看塑料的话,那么明年以后,包括: 安洁科技 、 江粉磁材 (东方亮彩) 、 康尼机电 (龙昕科技) 、 胜利精密 、 劲胜智能 (不过劲胜的塑料产能想退出,公司想转型去做设备) ,以及港股的 巨腾国际 ,都会开始存在不小的机会。反正陶瓷机壳不会是高频5G手机的主流 (低频5G还可以用陶瓷机壳,但是低频5G总归不是长久方案,虽然暂时我们还可以自我安慰说高频5G还早、没那么快) ,目前 研判塑料会和玻璃在将来5G手机市场上共存,成为塑料玻璃双主流 。
8). 立讯精密业绩增长乐观、长期看好
立讯精密 基本面非常好,预测未来2年业绩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因为苹果3月底、4月初指纹识别没过关 (所以iPhoneX迟到了) ,因而整个产业链2Q17突然陷入「零组件淡季不淡落空 + 半导体传统旺季失灵」的窘境,即便在“五穷六绝”之际, 立讯精密 2Q17依然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这主要受益去年新导入的Lighting转换器,在2Q17依然大幅增长,其中消费电子业务同比增长156%,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汽车互联产品及通讯互联产品也出现了较好的增长。
因为苹果iPhoneX新机“迟到” 的关系,预料
立讯精密
4Q17及1Q18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3Q17指引低于预期这件事,问题不大,何况它具备多重议题概念,每隔一阵子就会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
目前正值苹果iPhone新机零组件3Q17全面启动之际,4Q17还会比3Q17更旺, 立讯精密 是iPhone无线充电发射端线圈、音频电源合一的Lightning连接器、震动式speaker…等零组件的核心供应商,尤其今年3款iPhone新机都搭配了 无线充电功能,提供发射端线圈的 立讯精密 当然绝对受惠了 。尤其 苹果 、非苹果手机将全面搭载无线充电,预料2018年将有近半手机搭载无线充电,而且将来5G手机电池续航力是个问题,因此 “共享无线充电” 可望遍地开花,对发射端需求势必迅速提升 , 立讯精密 当然持续受益。
立讯精密 还在积极培育马达、FPC软板、音射频模组…等新业务,未来也有望导入大客户。其无线充电、Type-C连接器…等零组件不仅提供 苹果、三星、华为 …等手机产品,而大量应用在 苹果、联想、戴尔、惠普、微软 …等PC产品中。此外, 立讯精密 在声学领域的布局也有所斩获,且iPhone音频电源合一的Lightning连接器、iPhone无线充电,受惠的也还是 立讯精密 。
讲到电声器件、声学领域,之前我们也提到,说苹果iPhone十周年 “模组化” 趋势明显,但电声器件成为被整合的对象 。许多单一零件彼此整合成模组、以天线为核心整合电声器件和摄像头模组,我们认为 信维通信 是最好的标的。 以精密器件着称,成功整合电声器件、布局无线充电和天线的 立讯精密 也将脱颖而出 。
此外, 立讯精密 亦正布局苹果AirPods耳机,这对公司是一个新增的亮点,初期良率偏低的窘境,我们透过渠道了解下来,才经过短短几个月, 立讯精密 AirPods耳机良率已经惊人地提高到大量生产的水平,这块业务增长相当惊人,将是后市题材的引爆点之一。
在天线方面, 立讯精密 已布局多年,从全球知名公司引进了一支优秀团队,基站天线目前已量产,智能终端用天线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及认证进展也很顺利。5G通信基站和终端设备均要采用阵列天线,将新增大量的微基站,基站天线、滤波器数量要增加近30倍,此外, 立讯精密 在光电解决方案和企业级互联解决方案上也有布局,将深度受益5G通信。
立讯精密 在汽车电子领域也没有缺席,它主要生产汽车线束、汽车结构件。汽车线束包括发动机线束、汽车电子线束、底盘线束…等;汽车结构件则包括门锁壳体、ETC连接器、雨刮器部件…等,客户包括 奔驰、宝马、英菲尼迪、日产、长城 …等。
9). 东山精密“纯内资” FPC,苹果非苹果通吃,刚柔并济、风云再起
请各位铭记一段话: “纯内资” 的FPC只有 东山精密 ,“纯内资” 的HDI只有 超声电子 ,箇中原因昭然若揭。然后天外飞来一笔:我们从产业链得知,苹果FPC软板日本供应商Fujikura出现部分问题,苹果因此部分转单给台商及大陆FPC厂,我们研判 东山精密 因此受惠。
过去大陆内地有高端PCB硬板HDI或FPC软板产能的,要不就是台商、要不就是港商,再不就是中外合资,特别是拿得出手的、高端的、像样的FPC软板,“纯内资” 过去完全没有,满大街都是低端的FPC厂。这样的商机如果没有“纯内资” 来承接实在说不过去。背后的原因我们就不多说了,路演的时候都讲过。
东山精密 去年初以6.1亿美元收购美系FPC软板厂 MFlex ,主要客户本来就包括 苹果、微软 及 小米 等,现在 东山精密 顺势承接成为大陆内地具备FPC产能的“纯内资” 企业。而且,手机搭配无线充电功能的趋势也已经确立了 , FPC软板是今年无线充电的方案 (即便明年改采线圈方案,公司依然可以拿到其他新增料号) , 东山精密 在这样的趋势下,就顺理成章成为苹果在FPC软板和无线充电的核心供应商了。
然而,这段话才是真正的重点: 东山精密 财务费用问题解决,传统业务及FPC软板共同起飞 。4月底 东山精密 定增获得证监会批文,核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82亿股。2016年 东山精密 自筹39.84亿元收购美国MFlex公司100%股权,每月财务费用高达2,000多万元,资金问题对各项业务运行也造成影响,公司定增拿到批文以后,资金问题解决了, 原有业务和MFlex的FPC软板业务,预料将会进一步产生综效 ,整体业绩也可望进一步提升。
大家比较关心的MFlex、FPC软板业务方面,给 苹果 供货量预料将会大幅提升, 新机种料号将从过去的2个增加到5个,单位价值量大幅提升 , 目前公司正在扩充FPC产能,预计2H17产能将提升70~80%。公司同时也正在对MFlex进行整合,有望大幅降低费用,进一步发挥技术、质量及成本优势。
苹果对FPC的需求也相当较大,每年400~500亿元人民币,供应商主要为日本和台商,中国大陆“纯内资” 目前也仅有 东山精密 的MFlex一家。而除了 苹果 之外,国产手机客户如 华为、Oppo、Vivo …,公司FPC也有望加速导入,FPC未来将倒吃甘蔗、越来越甜。
传统业务部分,基站天线稳健增长, 华为 是公司最大的客户,供货占比近50%,2017年预计有20%以上的增长。滤波器2017年有望从2016年的4亿元大幅增长至10亿元,主要增长动能也来自华为。小间距LED目前正加紧扩产,2H17有望从年初单月15亿颗增长至25亿颗,主要客户为 利亚德 (约占利亚德需求量的50%)、 洲明科技 、 艾比森 …等。整体而言,公司各项传统业务都表现不俗。
10). 超声电子“纯内资” 高阶HDI,在「2+1」多片设计方案趋势下直接受惠
也请各位铭记一段话: “纯内资” 的HDI只有 超声电子 ,“纯内资” 的FPC只有 东山精密 ,箇中原因昭然若揭。
去年9月份我们开始推 超声电子 ,至今涨幅已逾60%,即便公司信息相对不太透明,但关于iPhone新机所使用的PCB主板均采类载板(Substrate-Like PCB,SLP) 设计,不过只有iPhoneX采堆叠式SLP方案。
超声电子 来就是苹果的合格供应商,只是2016年以前没有做iPhone手机板,就像 依顿电子 一样。去年夏天苹果挑上了HDI制程能力不错的 超声电子 进入口袋名单 (今年2月份苹果公布的供应商名单里,不就白纸黑字有超声电子了吗?) ,背后的驱动的因素就是iPhone8的PCB将不再是一片而是分成多片,而 超声电子 可以说是放眼全中国大陆内地,唯一可以承接、具备高端HDI的“纯内资” 企业。
新款iPhone里多片PCB硬板加起来的面积不到之前的一片,等于变相把PCB整体面积缩小,每片PCB的线宽线距都缩小、难度提升、单价也都提高,省下来的空间可以塞更大的电池和更多功能的模组 (又再一次提示“模组化” 的重要性) ,而且不管SPL类载板、HDI手机板,通通都是采HDI制程的PCB硬板,iPhone8从单片PCB拆成多片之后,每片PCB硬板彼此都要用FPC软板加以连结 (所以东山精密MFlex的重要性也就因此提升了) 。
具备HDI技术和产能的大陆企业,将来会侵蚀几乎是台商PCB企业独占的HDI手机板市场,各大手机品牌厂也会因此降低对台系PCB的依赖,这块市场有多大?各位可以自己想象。别忘了,全中国大陆“纯内资” PCB厂有能力做高阶HDI的,目前也仅有一家 超声电子 而已。
11). 安洁科技特斯拉车间完成,苹果及特斯拉新增长点陆续浮出
除了手机领域之外,汽车电子也算是 安洁科技 未来增长动能之一,公司同时也是 特斯拉 概念股。
在汽车电子领域上, 安洁科技 收购了 新星控股 ,给 博世 等客户的供货也正在逐步提升,也成功进入 特斯拉 ,在电动汽车及 PowerWall 上都已经批量供货,为 苹果 智能汽车配套的研发方案也在进行中。
安洁科技 为特斯拉配套的专用车间,厂房约10,000平米、整个区约40,000平米,公司已有多款新产品导入 特斯拉 及 PowerWall ,预计公司在Model 3中的供货价值量将达到100~200美元,该业务未来有望快速增长。
今年iPhoneX 安洁科技 也有新料号导入,单机价值量是原来的3倍,所以如果明年苹果全部iPhone机型都改采OLED的话,那么 安洁科技 预料更加受益。
目前 安洁科技 有两款新产品有望导入 苹果 ,一个是包装盒上的包裹膜 (采新设计,包裹膜上有3条胶,主要是为了防伪,单价约3元人民币) ,另外一个是手机保护膜 (单价约2元人民币) ,这两款产品预计最快2017年底量产并导入苹果。而 安洁科技 子公司 适新科技 ,日前为也为 苹果 开发一款新产品,单个价值量高达到十几美元,已研发数个月之久,预计2017年底前也能开花结果。
此外,今年iPhone全面导入无线充电,非苹果手机预料也将陆续跟进,趋势对 安洁科技 也是利好。因为 无线充电会面临散热的问题,必须大量采用散热、导磁极石墨材料,这些 安洁科技 通通都可以做 ,只是目前公司还没有给苹果做任何配套,倒是已经给非苹果的其他客户试样了。
而 安洁科技 另以34亿元收购 威博精密 100%股权,这家威博精密主营小金属件,包括:摄像头金属支架、指纹识别金属支架等,是 Oppo、Vivo、华为 …小金属件的主力供应商,因此 安洁科技 在消费性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和威博精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安洁科技 通讯类产品也可以因此快速导入Oppo、Vivo…等大陆手机客户;反过来说, 威博精密 的产品也有望切入 苹果 。
整体而言, 安洁科技 潜在机遇值得期待,公司更长远的“故事”,还包括了:智能家居、VR/AR、无线充电、可穿戴设备…等。
12). 信维通信5G天线、声学器件、无线充电前景广阔,其音射/频一体“模组化” 亦是亮点
之前我们路演一直强调一个现象:任何单一零组件发展到后来,都会结合其他零组件,甚至发展成“模组化” 方案。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已经看到 立讯精密 成功转型 (同时具备了Type-C、Lightning及无线充电,也积极跨足声学领域,将受益于Under Glass的趋势) ,也看到歌尔把公司名字由歌尔声学改为 歌尔股份 。然而,多个单一零件彼此整合成模组、以天线为核心整合其他零件, 信维通信 算是最好的标的。iPhone8亮点之一的无线充电,显然必须结合多点多模的快速充电方案, 信维通信 在这方面的布局也比较积极。
信维通信 始终围绕射频为技术核心,通过最初的射频天线产品进入大客户平台,之后产品线不断拓宽至射频连接器、射频隔离器件、NFC、无线充电、音/射频模组、射频前端器件…等多种高附加值种类,致力于将音频与射频一体化,提供一站式“模组化” 的解决方案。
信维通信 在高端天线具有非常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其射频相关产品包括天线、射频连接、射频隔离及SAW滤波器,公司也早就成立5G研究院,积极研发5G通信射频技术。将来随着5G商用化的逐渐到来,5G天线中势必要用到很多高频器件,如:移相器,耦合器…等,这方面 信维通信 都有望涉及。公司与中电集团55所战略合作,并增资55所旗下的德清华莹,为的就是进一步完善滤波器等射频前端业务的布局。
目前市场流行全面屏,从今年2H17陆续开始普及,而 全面屏的高屏占比和窄边框,也意味着手机前置零组件的可用空间急遽缩小,相应天线产品的技术也会由于升级而带来新机运 。
信维通信 在苹果iPhone、iPad、MacBook等各方面的供货占比也有望逐步提升,尤其是平板和笔记本电脑,其实对天线的需求远远高过于手机,而 信维通信 在微软Surface上的天线供货占比占超过60%,明显已经是行业龙头了,未来在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的趋势下, 信维通信 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随着5G的渐行渐近,韩国及美国有望在2018年开通5G网络,中国大陆也有望2018年在试点城市开通5G网络, 苹果 有望在2018~2019年推出具有5G通信功能的iPhone手机,而这类的5G手机将采用阵列天线,单机价值量有望提升7~10倍。 信维通信 又是苹果天线的主力供应商,预料将直接受益。此外, 信维通信 未来也有望主导整个手机射频前端器件的整体解决方案,5G手机射频器件单机价值量可望上探30~40美元,市场空间相当广阔,公司将充分受益5G产业发展。
信维通信 目前已经是无线支付、NFC、无线充电3in1的综合解决方案企业,也已成功为三星大量配套,未来还可以帮不同客户、不同价位的机型,提供各类定制化方案。
我们认为, 信维通信 依托在高端天线领域的深厚积累,加大在声学方面的布局力度,为客户提供音射频一体化模组,公司在声学器件方面通过3年的开发,已具备一定的实力,声学器件2017年也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同时 搭配苹果iPhone节约空间的要求,在“模组化” 趋势下,其天线结合电声器件、射频一体化模组方案,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
13). 横店东磁新旧业务齐发,无线充电更是迎来发展良机
我们看 横店东磁 可以分四大块业务来看:磁性材料、太阳能光伏、无线充电、新能源电池。
磁性材料是电子行业上游重要的基础材料, 横店东磁 的软磁及永磁材料已发展成行业龙头,今年也迎来景气周期、全面向好,上半年双双快速增长,而且永磁业务毛利率提升明显,将来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预计该业务也将稳健发展。
在光伏业务方面, 横店东磁 1Q17虽然一度下滑严重、拖累公司业绩,但是2Q17向上提升非常明显,而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公司核心竞争力将不断增强,预计光伏业务长期发展势头也都不错。
无线充电业务是 横店东磁 发展的新机遇。继三星手机搭载无线充电之后, 苹果 2017年iPhone新机也全面搭载无线充电,无线充电自此成为手机发展的显学,所有的手机都将纳入标配。公司在无线充电用铁氧体磁片方面布局多年,之前已经大量为Apple Watch配套,这次又成功打入 苹果 iPhone新机,随着苹果新机的量产,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提升。此外,国产品牌也密集导入无线充电, 华为 的P11有望搭载无线充电,应用一触即发,公司显著受益。
新能源电池业务也是 横店东磁 未来增长新引擎,公司1H17实现营收接近千万,主要应用于物流车、纯电动汽车,目前正在积极扩产及进行认证,预计4Q17及2018年起,将取得进一步突破,且随着产能逐步释放,新能源电池也可望成为公司发展新引擎。
14). 江粉磁材结盟领益科技后切入苹果与HOV,未来极具想像空间
江粉磁材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铁氧体磁性材料元件制造商之一,主要产品包括铁氧体永磁元件和铁氧体软磁元件。
江粉磁材 自上市以来,通过外延并购积极向磁性材料行业的相关产业链延伸,相继进入了电线电缆、电机、贸易、物流…等行业,保证了公司的全面发展。2015年及2016年公司先后收购 帝晶光电 和 东方亮彩 100%股权,涉足平板显示器件业务及精密结构件业务,推进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目标。
7月份公司公告拟收购 领益科技 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 领益科技 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能够实现公司和 领益科技 在消费电子产品零部件业务上的良好协同效应。
领益科技 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一站式” 高精密和小型化零件和模组的供应商,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已成为一家规模较大的消费电子金属结构件、内外部功能性器件、粘胶与屏蔽件的综合供应商,掌握了模切、冲压、CNC加工、紧固件加工…等精密功能器件所需的全制程工艺能力,通过了以 苹果、华为、Oppo、Vivo …为代表的终端品牌商的供应商认证体系,同时和 富士康、绿点科技、 蓝思科技 、伯恩光学 …等专业组装厂、代工厂紧密合作,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
2016年 领益科技 实现营业收入52.74亿元,净利润9.44亿元,并承诺2017年到2019年,实现合并净利润(扣非后) 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1.47亿元、14.92亿元和18.61亿元,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将为公司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15). 大族激光已是激光设备龙头,5G手机天线和屏蔽件将大量采用LDS,公司直接受惠、前景辽阔
大族激光 大家都很熟悉了,是国内激光设备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小功率激光设备同比增长142%、大功率激光设备同比增长40%,而几个未来趋势,如:消费电子创新、制造产业升级、新能源产业发展…等,都会对 大族激光 产生正面的刺激。
除了激光设备外, 大族激光 目前也朝精密制造、智能制造设备发展,下游应用包括:动力电池、智能手机、LED、PCB、智能制造…等,尤其是电池设备业务,公司发展相当快速。
这两年大家都喜欢讲OLED,因为苹果iPhoneX具有指标性地采用OLED方案,让其他手机一窝蜂地向导入OLED,国内面板企业也大量建设OLED生产线,因此对OLED生产线的激光设备需求也等同提升。而现在大家都喜欢18:9 的全面屏,2018年全面屏的渗透率有可能超过50%,而激光设备在全面屏上的应用广泛,主要有激光标记、激光切割、激光划线、激光钻孔…等,这些议题和故事,都让 大族激光 充满想像。
还有3D玻璃议题;在3D玻璃加工领域里, 大族激光 可以提供扫光机、CNC加工设备、3D量测设备、激光油墨去除设备…等,议题完全无缝接轨,就等3D玻璃市场会不会爆发了。
其实我们看的是更长远的5G手机,这才是将来真正的重点。前面我们提到过,说无线充电已经是趋势了,而金属对无线充电会产生干扰,所以金属不能用,而将来5G手机也不会用金属机壳。慢慢地,手机机壳采金属材料的时代就要结束,非金属材料即将大显身手。在诸多非金属材质中,陶瓷无法适用于高频5G,因此玻璃和塑料会是将来5G手机双主流。
将来的 5G时代,手机天线数量会大幅增加 ,将会用LDS制程工艺在非金属机壳内做出天线来,等于过去这几年金属机壳主流下, 一度销声匿迹的LDS天线会卷土重来 。此外,屏蔽器件也会发生变革;过去是金属屏蔽件镀膜, 将来会改采塑料再镀上金属,然后采LDS工艺去制作屏蔽件 。 不管是天线、屏蔽件,LDS将会是5G手机内部零组件的制程之一,LDS的激光设备将会十分火爆, 大族激光 已经是激光设备龙头,未来受惠程度可想而知 ,不单只有议题和故事,而是真正会有巨大的订单需求!
◆ ◆ ◆ ◆
For more information
骆思远
电话 18616863805
王谋
电话 13668299846
梁爽
电话 13795331558
杨海燕
电话 15821402661
◆ ◆ ◆ ◆
责任编辑:沈梦婷
|
爱范儿 · 索尼 Xperia XZ 体验:作为旗舰,真的够用就好? 8 年前 |
|
唐唐频道 · 搞我马子,搞我对象,有车了不起? 8 年前 |
|
品玩 · 《人民的名义》完结了,科技界的“达康书记”却诞生了 7 年前 |
|
人民日报 · 【提醒】小心车窗上的这些名片!稍不注意,可能让你损失上千块 7 年前 |
|
投资数据库 · 扎克伯格2017哈佛毕业演讲:创建一个所有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