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服务机器人第一股”
1.
由代工起家,切入扫地机器人领域
科沃斯机器人前身为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成立初期主要为海外客户提供清洁类小家电代工业务,主要客户有创科实业、优罗普洛、松下、雪华铃等。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公司开始创立自主品牌进行运营,逐渐完成了从ODM向品牌制造商(OBM)的转变。2011年正式更名为科沃斯。
科沃斯2000年开始布局机器人板块。经过十几年的积淀,2015年机器人业务强势发力,当年营业收入接近14亿元,占总营收的51.82%,从此机器人业务成为了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2017年服务机器人板块收入28.7亿元,占总营收的63%。科沃斯自2009年推出地宝系列扫地机器人产品以来,在扫地机器人领域进展迅猛。2014-2017年,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线上线下渠道国内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第一。
2018年5月4日,证监会核准了科沃斯的首发申请,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扫地机器人第一股”。
2.
年产400万台家庭机器人,构建机器人互联生态圈
科沃斯首次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总额将根据询价结果确定的发行价格和实际发行股份数确定,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轻重缓急顺序进行项目投资。公司未来三年将总计投资9.12亿元,其中5亿元用来扩大产能,目标年产400万台家庭机器人,按照每台设备2000元的价格计算,每年新增产值高达80亿元。此外,公司还拟投资2.69亿元构建机器人互联网生态圈,同时投资1.43亿元拓展海外市场。
3.公司股权结构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钱东奇,通过持有创领投资100%的股份和创袖投资99.99%的股份持有科沃斯58.5%的股份。DavidChengQian与钱东奇为父子关系,通过全资持有Ever Group和SkySure持有科沃斯股份的17%。同时钱东奇与创袖投资出资份额0.01%的合伙人钱岚是兄妹关系。钱东奇家族合计持有科沃斯股份的75.5%,股权相对集中,有利于公司未来战略规划的实施。
科沃斯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010万股,发行股份数量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0.02%,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不设老股转让。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不超过40010万股,将对原股东股份有一定稀释作用,上市后钱东奇家族持股67.95%,依旧保持着对公司的绝对统治。
二
、
聚焦家庭服务机器人
1.
以服务机器人为核心,同时面向B、C端市场
科沃斯主营产品包括为服务机器人和清洁类小家电两大模块,其中服务机器人是公司业务核心。从营收占比来看,服务机器人收入比重逐年上升,从2014年的24.88%显著增长到2017年的63.06%,科沃斯正逐渐完成从ODM/OEM向OBM模式的转变,业务重心明显向服务机器人转移。
科沃斯服务机器人业务按照客户群体的不同可分为B端、C端。面向C端市场的主要产品为“Ecovacs科沃斯”品牌家庭服务机器人,包括地面清洁机器人地宝系列、擦窗机器人窗宝系列、空气净化机器人沁宝系列以及融合了多项功能的管家机器人Unibot等。面向B端市场的产品主要是公共服务类商用服务机器人,包括商用服务机器人旺宝,太阳能电池板清洁机器人锐宝等。
科沃斯在清洁类小家电模块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为国内外知名吸尘器品牌厂商提供ODM服务以及公司自主品牌“TEK泰怡凯”系列。
(1)家庭服务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市占率第一。
扫地机器人是科沃斯服务机器人的核心业务,最高峰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有着绝对的行业话语权。随着诸多国内外家电厂商纷纷加入竞争,科沃斯市场占有率已经逐步下滑到50%左右,即使这样科沃斯仍稳坐头把交椅,行业第二名占有率始终在20%以下,科沃斯扫地机器人依然遥遥领先。
地宝系列撑起营收半壁江山。
地宝系列扫地机器人是科沃斯收入来源的重中之重,从2015年开始贡献总体营收的一半左右,且占比逐年升高,2017年更是创下26.85亿元的记录,占总营收的59%。
科沃斯朵朵系列、灵犀系列与地宝系列扫地机器人始终保持着极高的销量,仅2017年“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额就达到5.28亿元,其中地宝DD35扫地机器人在“双十一”期间总成交量高达13万台。按照每年20%的增速,预计2019年科沃斯“双十一”当天销售额高达7.6亿元。此外,科沃斯不仅一直保持“双十一”扫地机器人的销售冠军,还已连续多年成为生活电器类的销售冠军。
智能化和高效率是地宝的进化方向。
从第一代地宝5系到2018年最新款地宝DJ35,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在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实现了由“随机清扫”到“局部规划”再到“全局规划”的完美进化。
随机清扫是指在一定的室内空间内按照随机路线进行清扫;局部规划类产品可沿着弓字形的路线有规则地清扫,处于由随机类向全局规划类产品的过渡阶段;全局规划类产品除了沿着弓字形的规则路径清扫之外,还实现了“先规划建图、后清扫”的功能,即先行识别室内空间的环境以及物品摆放位置,建立清扫图线,再按照规则的路径实施清扫,产品智能化程度与清洁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除了扫地机器人之外,科沃斯家庭服务机器人还包括擦窗机器人窗宝系列、空气净化机器人沁宝系列以及管家机器人Unibot等。
窗宝系列是一款实现自动化窗户清洁功能的产品。从2011年研发的第一台窗宝5系至今,产品在清洁模式、路线设计、吸附能力等多个领域有了较大的突破,代表产品主要有窗宝9系列、窗宝WA3系列等。
擦窗机器人需求低迷,应用场景还需进一步探索。
虽然近年来窗宝机器人营收呈现增长趋势,但该业务规模较小,2017年窗宝系列仅营收1.43亿元,占总营收的3.14%。我们认为这主要与该业务消费需求不够旺盛有关:首先相较于地面清洁,消费者对窗体清洁的需求频次较低;其次,对于普通家庭住房而言,窗户个数较少且面积较小,人工清洁并不困难,擦窗机器人不具备取代人工的优势。擦窗机器人应当探索更为合适的应用场景,预计未来将主要应用于高楼玻璃墙体清洁,逐步代替具有危险性的高空擦窗作业。
沁宝系列是公司针对空气净化生产的一款可以自由移动的空气净化机器人。与市面上其他净化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移动,达到更广的空气净化覆盖面积。沁宝目前业务占比较小,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开拓。
管家机器人系列在扫地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家庭管理、智能家居模块,还可选择搭配空气净化和加湿模块。Unibot初步实现了家庭服务机器人从工具型向管家型的进化。管家机器人目前规模还比较小,随着智能家居的逐步渗透,未来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2)
商用服务机器人
商用服务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分支,主要面向B端市场,根据行业需求开发相应功能运用于商用服务领域,主要为银行、餐厅、企业、大型卖场、专卖店等类商户提供商用系统服务,实现用机器人替代或辅助人工,从而降低人员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旺宝系列将成为新的发力点。
科沃斯旺宝系列商用服务机器人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落地案例,目前在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网点投入使用,服务人次超过500万,营销成功率高达40%。同时,旺宝可以植入不同的系统以应对不同应用场景,未来在银行、商场、酒店、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将随处可见旺宝的身影,广阔的市场需求将为科沃斯注入新的成长动力。
除了旺宝,科沃斯还研发了太阳能电池板无水清洁机器人锐宝,锐宝可以实现自动升缩式地无水清扫,使常年暴露在户外的电池板彻底摆脱灰尘和污垢。
锐宝面临广阔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我国清洁能源的普及,光伏发电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2年中国光伏发电比例可望由2016年的1%提高到3%,太阳能电池板清洁存在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其次,由于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积尘会降低7%至40%的电池效率,同时太阳能电池板的清洁工作耗时费力、费用昂贵,清洁工作本身也存在一定危险性,太阳能电池板清洁机器人有着较高的存在价值。这将给锐宝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3)
清洁类小家电
科沃斯主要作为ODM/OEM为国外品牌(优罗普洛、创科实业等)提供代工生产。产品线从低端的纸袋式吸尘器到无线吸尘器、地面清洗机以及除螨仪。公司的子品牌TEK主要出售自主品牌的无线吸尘器、无线除螨仪、无线清洗机等。
清洁类小家电仍是定海神针。
清洁类小家电是公司建立之初的主要营收来源,虽然代工产品在14、15年两年间出现了一定下滑,但在16和17年逐渐恢复增长趋势,2017年贡献营收15.75亿元,占总营收的34.61%。作为科沃斯发家的基石,代工业务直到现阶段依然占有重要地位,预计未来也将持续为营收带来贡献。
2.
营收稳定增长,持续拓展海外业务
营业收入增长稳健。
从营业收入来看,2014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始终保持着20%左右的增速,2017年营业收入更是达到45.51亿元,同比增长38.8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净利润来看,公司2014-2016分别实现归母净利1.57亿元、1.76亿元、1.60亿元,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201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显著增长135%,达到历史峰值。
从分业务来看,
服务机器人表现亮眼。
2017年营收28.7亿元,同比增长52.42%,且服务机器人占比逐年提升,从2014年的24.88%增长到2017年的63.06%,充分反映了公司业务重心的转移。
清洁类小家电恢复增长。
清洁类小家电是公司建立之初时的主要营收来源,经历了14,15两年的衰减后16,17年恢复增长,2017年营收贡献34.61%,同比增长20.05%,主要受益于公司吸尘器出口市场的稳健增长。
地宝是重中之重。
从2015年开始地宝系列扫地机器人就为科沃斯贡献了总体营收的一半左右,且占比逐年升高,2017年更是创下26.85亿元的记录,占总营收的59%。地宝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两点:首先,在整体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普通消费者对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尤其像扫地机器人这种新颖的智能化设备更容易受到广大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其次,国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商品从原先的线下渠道销售转战线上,“双十一”、“双十二”等一系列购物狂欢活动进一步拉动了扫地机器人的消费量。
海外业务蓬勃发展。
从营业收入地区占比来看,科沃斯2015年之前海外市场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50%以上,这是由于公司发展初期主要为海外客户提供清洁类小家电代工业务。随着家用机器人业务的逐渐发力,2015开始科沃斯国内收入超越国外收入。受益于近年来对海外市场的积极拓展,公司2017年国外收入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
为拓展海外市场,科沃斯设立了相应的海外下属公司从事销售业务,主要面向欧洲、美国和日本市场。公司在和海外品牌的正面竞争中表现亮眼。目前,科沃斯扫地机器人份额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在整个欧洲地区排名第二,并于2017年6月实现了德国市占率第一。此外,公司2017年开始发力北美市场,可能会带来新的增长点。
毛利率不断提高。
在营收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公司各产品的毛利率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2013年以来毛利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且稳中有升,2017年综合毛利率达到36.58%。具体来看,代工产品的毛利率较低,除2015年外,都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地宝系列作为公司的最重要的产品,毛利率水平可观,一直保持在45%以上的水平,窗宝的毛利率有上升趋势。
科沃斯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两点:首先,高毛利率的地宝系列产品快速放量,对整体毛利率水平起到了较强的拉动作用;其次,伴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和技术的逐步成熟,产品附加值提高,各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均有所提升。
三、
渠道、技术双轮驱动
1.
重金开拓线上营销渠道,打造扫地机器人明星品牌
扫地机器人以线上销售为主。
扫地机器人常用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线下实体店与线上电商平台。线上线下销售有着明确的分工:线上电商平台使用者与扫地机器人目标用户群体重合度较高,且线上渠道存在价格优势,因此是扫地机器人产品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线下渠道则主要起到品牌展示、服务体验的作用。国内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额始终保持着35%以上的增长率,且2017年国内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额高达50.6亿元,线下销售额仅6.1亿元,国内扫地机器人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
清洁类小家电多采用线下销售。
科沃斯的清洁小家电业务大多是代工生产,所以98%左右的销售收入都来源于线下,产品直接销售给品牌运营商。
积极布局主流电商平台。
科沃斯线上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科沃斯官网、天猫、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亚马逊、当当网、国美、1号店及银行网上商城等主流电商销售平台,并发展了依托B2C平台从事科沃斯品牌产品独家代理销售的线上分销商。
重视线上营销推广,打造渠道壁垒。
扫地机器人在主流电商平台的销量主要取决于访客流量,科沃斯投入了大量的营销推广费用以引入流量,进而建立品牌知名度。科沃斯在天猫、京东等密切合作的电商平台上投入大量流量推广费用,主要包括天猫平台的钻石展位、直通车以及京东平台的框架广告、京准通等。随着科沃斯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线上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公司在电商平台上的流量推广费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仅电商平台推广费用就高达1.27亿元。利用线上线下高昂的品牌推广成本,科沃斯打造了渠道层面的壁垒,经过多年的行业积淀,在品牌影响力上已经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
当之无愧的线上线下销售双冠军。
借助渠道优势,科沃斯2014-2016年连续三年线上销售额第一,且销售额占比逐年增长,2016年高达50.20%,占据了国内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的半壁江山。美国著名扫地机器人品牌iRobot连续三年位居第二,销售额占比在15%左右。科沃斯还在2017年“双十一”当天创下了5.28亿元的销售记录,其中地宝DD35扫地机器人在“双十一”期间总成交量高达13万台。按照每年20%的增速,预计2019年科沃斯“双十一”当天销售额将达到7.6亿元。
从线下渠道来看,科沃斯完成了2014-2016年三连冠,虽然销售额占比有所下降,但2016年依然保持着47.80%的绝对统治力。凭借打造的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科沃斯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线上线下销售双冠军。
2.
注重研发,核心技术国内领跑
注重创新,研发费用逐年增加。
科沃斯注重创新与研发,公司设有机器人事业部研发中心和小家电事业部研发中心,分别负责各自产品研发至试生产阶段的全流程技术管理工作。2014年以来科沃斯研发费用投入逐年增多,2017年投入研发1.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9%。由于近年来科沃斯营收屡创新高,研发费用占比有所减少。
近远景兼顾的研发策略。
科沃斯的研发部门受公司管理层垂直领导,采用产品研发和技术预研两者并存的研发机制:产品研发基于近期用户诉求确立研发目标,针对性的解决用户痛点以应对当前市场竞争。技术预研针对服务机器人相关领域进行前瞻性研发,以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为了提高扫地机器人的清洁效率,实现规划式清扫,科沃斯研发了“Smart Move”和“Smart Navi”技术,两项技术均处于国内扫地机器人领域的领先水平。在AWE2018上,科沃斯又发布了“Smart Eye”技术,将视觉导航技术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截至2017年底,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境内发明专利191项、境内实用新型专利262项、境内外观设计专利170项、境外专利26项,共计649项境内外专利。
目前科沃斯的扫地机器人大多使用“Smart Move”技术,“Smart Navi”已经部分使用在管家机器人和部分新款地宝产品中,2018年最新款地宝DJ35已搭载“Smart Eye”视觉导航技术。
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小。
选择国内外知名扫地机器人进行技术对比,包括美国iRobot、Dyson、Neato公司,台湾Proscenic公司。重点对比探测技术,路径规划技术和清洁技术。
从探测系统来看,
科沃斯、iRobot、Dyson三家公司拥有较为先进的视觉导航技术,具有低功耗、低噪声与实时性的优点。
Neato采用的是LDS激光测距技术,由于需要持续旋转确定位置导致探头寿命较短,维护成本较高。Proscenic采用的超声波和红外线探测技术相对落后。
从路径规划技术来看,iRobot、Dyson、Neato公司采用较为先进的SLAM技术,
科沃斯新研发的“Smart Eye”+SLAM技术已将差距逐步缩小
,Proscenic采用的技术较为先进,但不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清洁性能上,Dyson的表现最为突出,其吸尘系统与普通吸尘器基本相同,吸力较强,除尘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扫地机器人。其他扫地机器人吸力较小,多采用边刷、滚刷等配件辅助清洁,但是整体清洁性能仍然难与戴森扫地机器人媲美。此外,
仅有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具备扫拖一体的功能,更符合中国家庭的地面多为瓷砖的实际情况。
四、
服务机器人市场欣欣向荣,天高任我飞
1.
家庭服务机器人需求旺盛
作为全球机器人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服务机器人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医疗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应用,为人类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有望成为继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后引领人类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人工智能革命的核心载体。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应用每年将产生1.7至4.5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其中服务机器人每年将产生1.1至3.3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占比70%左右。
(1)
2022年全球市场共计132亿美元
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据IFR的统计,全球2014、2015年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销售总额分别为19亿美元、22亿美元。预计2015-2018年全球家庭服务机器人四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5.24%,显著高于服务机器人的预期复合增长率。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ractica的数据,2016年全球消费机器人(以家庭服务机器人为主)销售额已达38亿美元,出货量约为1,000万台。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该行业领域未来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速,Tractica预测截至2022年全球消费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亿美元。
(2)
2020年国内市场高达85亿元
中国家用机器人近年来增长迅速,2013年市场规模为21.38亿,2016年时已经达到41.12亿,复合增长率达到24.36%。按照每年20%的增速,2020年家用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高达85亿元。作为国内家庭服务机器人龙头企业,科沃斯未来前景光明。
2.
扫地机器人国内千亿市场可期
扫地机器人是目前家务机器人中的主导品类,根据IFR的数据,2013年家务机器人销量的96%以上来自扫地机器人。与其他类型家庭服务机器人相比,扫地机器人具有生产技术相对成熟、技术可实现性强、需求量大等特点,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极大地推动了家庭服务机器人总销售额的迅速增长。
根据中怡康测算,2013年、2014年我国机器人吸尘器销售额分别约为8亿元、15亿元,而截至2015年机器人吸尘器年销售额已经近28亿元,销售量207万台;2016年,我国机器人吸尘器年销售额已达43亿元,年销售量达307万台。中怡康预计,2017-2020年我国机器人吸尘器市场的零售额有望保持20%的复合增长率。
(1)
预计国内市场需求6400万台
扫地机器人渗透率较低,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沿海城市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仅为5%,内地城市渗透率仅为0.5%,远低于美国的16%以及家用吸尘器的30-40%。近几年国内扫地机器人销售数量在逐年提高,2016年上半年线上扫地机器人占吸尘器销售总额比例达到13.3%,而2015年同比仅有1%。在国内消费品市场整体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随着普通消费者对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接受程度的提高,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预计国内长期市场规模千亿以上。
目前我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整体水平较低,不足1%,美国市场较为发达约为16%,国内扫地机器人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参考我国沿海地区扫地机器人渗透率,假设国内短期市场渗透率为6%。参考美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假设国内扫地机器人未来长期市场渗透率达到16%。价格方面,市场上扫地机器人质量参差不齐,单价差别较大,选择以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均价为参考,假设目前扫地机器人单价2000元。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升高,假设短期市场价格2200元。随着未来扫地机器人渗透率的持续增长,加之产品竞争更为激烈,假设长期市场价格1900元。
据此测算,目前我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80亿元。短期市场渗透率6%,市场规模528亿元。长期市场渗透率16%,预计销量6400万台,市场规模高达1216亿元。
(2)
扫地机器人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扫地机器人于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自2014年以来备受追捧,在双十一、618等多次电商活动中均有着不错的表现,但是目前扫地机器人国内市场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价格质量参差不齐。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对20款扫地机器人样品的测试,不同扫地机器人清扫覆盖率、清洁力、续航能力等各方面性能存在较大差异。
造成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国产扫地机器人经常采取降低价格的方式扩大销量,但是生产价格较低的机型意味着这些扫地机器人功能有限。在整体技术尚未成熟的阶段生产低配机型,其性能堪忧,因此常常出现效果一般、功能鸡肋、效率低下的扫地机器人,最终沦为一个昂贵的玩具,降低了消费者对于扫地机器人的整体评价,这种低价低配策略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国内大多数扫地机器人的技术仍然不够成熟,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导航定位技术需要投入较多研发,较为准确的技术与算法比较昂贵,仍属于创新产品。
3.
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不容小觑
商用服务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细化分支,不同于家庭服务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主要面向B端市场,根据行业需求开发相应功能运用于商用服务领域,主要为银行、大型场馆、大型卖场、专卖店等类商户提供商用系统服务,实现用机器人替代或辅助人工,降低人员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1)
劳动力成本催生广阔市场
随着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逐渐成熟,商用服务机器人已经处于爆发的临界点,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从下游需求端来看,近两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走高,人口红利消失,对医疗、零售、银行等市场影响尤为明显。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趋近于美国,仅比美国低4%。
商用服务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人的替代,从而有效节省成本。此外,商用场景下的机器人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针对某一痛点进行完善开发,即可起到取代部分人力的效果,商业变现的可行性更强。因此,越来越多的优质公司开始布局商用服务机器人,对技术和产品进行持续的研发和投产,降低了商用服务机器人的价格壁垒,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产品线,在供给端为商用服务机器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
IDC预计,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零售批发、公共事业和交通领域的市场规模2020年将达到17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子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贡献主要增量。
(2)
国内市场百亿以上
国内商用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定位是银行网点、大型场馆、政府部门、高档酒店等B端客户。根据智东西整理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服务机器人展商情况,国内有落地案例的商用机器人应用场景主要是银行网点,且商用机器人售价普遍较高,每台价格在20万元左右。因此,排除部分不具备购买能力的B端客户,选择银行网点、星级饭店、大型会展场馆、博物馆、购物中心作为用于市场测算的对象。
银行网点数以2017年银行营业网点数量排名前20名的银行网点总数进行测算,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共计网点125195个。
2017年第四季度,国家旅游局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有10962家星级饭店,完成填报的为10735家。根据新华网消息2013年我国共拥有大型会展场馆316座。截止到2015年,全国备案博物馆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2000-2016年,全国购物中心数量以17.6%复合增长率逐年攀升,2016年已超4700家。
假设每个银行网点配置1台商用服务机器人,星级饭店配置1台,大型会展场馆面积较大按5台计算,购物中心按5层计算每层配置一台,博物馆配置三台,
国内商用服务机器人需求共计17.5万台,按照每台机器人售价20万元计算,我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约为350亿元。
以科沃斯为例测算市场渗透率,科沃斯商用机器人在过去的两年中已经实现了近千台人形服务机器人在银行业的落地,目前国内能够生产出体型超过1米的机器人公司不超过10家,能批量生产供货达到1000台以上服务机器人企业则不超过5家,机器人主营业务实现盈利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预估市场上银行服务机器人落地数量4000台,则商业服务机器人目前的渗透率为3%,市场规模10.5亿元。假设短期市场渗透率达到10%,市场需求17507台,市场规模35.01亿元;假设长期市场渗透率达到50%,则市场需求87536台,市场规模175.1亿元。百亿元的市场需求将为科沃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