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现场新闻、原创新闻报道的大本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社

夜读 | 别让情绪拉低你的生活层次

新华社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12-21 22: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生活的高手,从来不会被情绪拉低自己的生活层次。


上周,朋友来深圳出差,顺带约着见了一面。


他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北漂创业,几年摸爬滚打,现在也已小有所成,国庆期间还刚刚完成了婚姻大事。本来我想着他现在事业家庭双丰收,应该很是春风得意,但在我俩见面后,他的愁眉苦脸却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在交谈中得知,他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自己和妻子是典型的闪婚,认识7天,两人便办了证。但在婚后他发现妻子是一个情绪特别暴躁的人,一旦事情不遂她的心意,就会大吵大闹,家里经常鸡飞狗跳。


朋友特别提到有一次自己在聚会上喝得有点多,结果妻子在旁边立马发起火来,指责起他和他的朋友。从那之后,别人不论什么事情都很少叫他,就怕又被他老婆骂得狗血淋头。


最后,朋友和我说,他觉得自己的生活都毁在了老婆手里,如果她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家里的生活状态也不至于如此糟糕。


很多时候,学识、财富并带不来生活层次的提高,好的情绪,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当你深陷情绪的泥淖之时,就是在亲手将自己的生活层次一步步拉低。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有些人在工作上不如意,就把低落的情绪带到家里,不仅影响了家人的情绪,连自己的生活质量也要大打折扣。


有些人总是喜欢在鸡毛蒜皮上钻牛角尖,本来一笑而过的事情,结果搞得大家总是不欢而散。坏了感情,也连累了自己的生活。


真正懂生活的人,一定是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因为任何生活的趣味,只有心平气和的人才能够体会。


有个朋友在事业单位工作,三四年还只升过一次职位,而身边有关系的至少都已经做到了主任的位置。但朋友从来没有表达自己的不满,反而是利用空闲时间练习书法,如今已经从单位辞职,开办了一个书法班,过上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记得他曾说过:与其不断宣泄情绪,不如将这些时间花费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这样不但能从坏情绪里逃离出来,还能提升生活品味。


最近很流行讲佛系青年,指的是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人生态度,有人觉得这是丧的表现,我倒觉得这种“丧”的行为很睿智——不为小事发脾气,恰恰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多年前我在旅行途中认识了在一家青旅做义工的小朵。


还记得我刚到那家青旅的时候,两个男人正围着小朵在争论,他们指着被单上的一大片污渍说旅店不卫生,要求退钱,而且两个人时不时还会说出特别难听的话,但小朵一直保持着微笑。


后来小朵告诉我,她们的床单、被单每天都会换,那两个人被单上的污渍一定是他们自己不小心造成的。而且监控视频里也能看出来,他们两个晚上的时候,买了两盒泡面回去。


我不解,问她为什么当时忍气吞声不反驳,小朵回答的话我至今都记得:生活里无理取闹的人太多,如果我因为这样就情绪失控,只会让场面更加混乱。况且当时我们还在营业,来往的顾客太多,因小失大不值当。问题能带来情绪,但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


肆意泼洒情绪,不是显得自己多么理直气壮,而是层次低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并不是小朵不懂得宣泄,而是她清楚除了情绪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自己追寻。


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看到,小朵终于在西藏开了一家自己的客栈。


曾看过一句话,“人不该活成一团情绪”,如果被混乱的情绪控制了自己,那么还有什么能力控制自己的人生呢?


罗伯·怀特也曾说:“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去努力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生活的高手,从来不会被情绪拉低自己的生活层次。




主播

吴炜玲


作者:炉叔

公众号:围炉夜读

(ID :weiluyedu_)


阅读是件最美的小事

可以汇成耀眼的星河


新华社 #领读者计划#

邀你一起

加入阅读大厦

做全民阅读的领读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监审:袁建

监制:葛素表、于卫亚、吴炜玲

摄影:中国之美社群

(塬上老汉、李卫东、曹新庆)

编辑:关开亮、徐步云、王龙、陈洋

实习生:王悦阳、王金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新华社夜读 ”网易云音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