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土摩托看世界
满腔热情地泼冷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13岁小姑娘差点转走父母59万,竟是因为…… ... ·  7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疆这一机场,预计年底通航! ·  7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18岁小伙失联获救,付费8万!救援者:首次收 ... ·  19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比价神器”来了! ·  2 天前  
新疆生态环境  ·  关于调整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的公告 ·  3 天前  
新疆生态环境  ·  关于调整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的公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土摩托看世界

#鉴片#(六)盘中之腐?新闻之腐!

土摩托看世界  · 公众号  ·  · 2018-05-21 09:39

正文

看了Netflix新拍的6集纪录片《盘中之腐》(Rotten),没想到最后我看到的却是美国新闻行业的腐败。



先来看内容。


第一集 讲的是蜂蜜产业,主要围绕蜂蜜造假行为,其源头就是全世界最擅长干这行的中国。中国商人发明了一种制备糖浆的方法,可以骗过欧美的蜂蜜检测仪,然后采取第三方出口的办法把假蜂蜜出口到了欧美。不过,这集没有提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蜂蜜没什么特殊的营养价值,用糖浆代替蜂蜜,只要口味上模仿得差不多,没啥不好的。


PS:做过记者的人都知道,要想让蜂蜜产业的普通人接受采访,最终的结果是不可能批评这个行业的,所以Netflix是不大可能说出这个终极真相的。


第二集 的主题是食物过敏,尤其是花生。英国有个印度餐馆老板用廉价的花生代替昂贵的坚果,导致食客死亡。美国居然有餐馆专门针对花生过敏者,因为他们的数量太多了!但是中国似乎根本就没听说过这种事情,一个原因是美国政府曾经建议3岁以下儿童不要接触花生,但各种证据却指向了相反的结论,最终美国政府不得不改变政策,鼓励家长从小就让孩子接触这些食物。


PS:我一直觉得美国的儿童教育走到另一个极端去了,把儿童当皇帝一样供着,早晚有一天会后悔的。


第三集 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特别适合调查记者们学习。美国市场上的大蒜已经被中国货垄断了,其中一家公司占有最大份额,于是有个律师打着拯救本地农场主的口号招募了一群美国蒜农联合起来打官司,还指责那家中国公司用监狱犯人剥蒜,违反美国法律。但这个故事发展到最后,竟然是另一家进出口公司试图抢占市场所做的行动,可惜由于编导立场先行,从一开始就选择站在前者的立场上,绝大多数素材也都是来自前者,拍到最后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求证了,于是这片子就这样不了了之,没法反转了。


PS:调查记者不是侦探,很难知道真相。记者自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像这类案子,专注于故事背后的生态描写就可以了。这个编导野心太大,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四集 讲的是肉鸡产业,主题还是食品工业垄断的弊病,属于老生常谈。但一个次要话题是我们应该如何饲养肉食动物?编导显然是站在“有机农业”这一边的,指责工业化养鸡太不人(鸡)道了,但片中拿来举例的那个人(鸡)道养鸡专业户养出来的肉鸡售价是工业化养鸡的3倍,这合理么?人(鸡)道主义养出来的鸡难道最后不也是被吃掉的么?


PS:在我看来,肉鸡其实就是营养成分的转换器,把低价值的营养(饲料)转换成高价值的营养(鸡肉)而已,咱就别谈什么人(鸡)道主义了,太虚伪了。


第五集 讲的是牛奶产业,编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把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调查记者所能犯的错误展示了一遍。片子一开始讲的是大规模养牛厂是如何挤掉家庭式奶牛场的,但其实这只是个铺垫,很快画风一转,开始讲一个可以让家庭奶牛场起死回生的新风尚,那就是美国有机爱好者们新流行的喝“生牛奶”的风潮。所谓“生牛奶”其实就是没有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有人认为喝这种牛奶对健康有好处,但美国市场上大部分都是消过毒的,于是生产生牛奶的小农户就可以卖高价了。编导同时采访了生牛奶派和消毒派的人,还采访了一位因为喝生牛奶而生病的孩子,自以为这么做就算是平衡报道了。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生牛奶到底对健康有没有好处,编导因为无知,对这个关键问题避而不谈,看完后很多人会有一种误解,认为喝生牛奶属于一种对多数人有好处但少数运气不好的人才有害的行为。


PS:这个片子告诉我们,如果一名记者不懂科学,即使他是个很好的新闻人,做出来的东西也都会是错误百出的。


第六集 讲的是海洋捕捞,主题是反对美国实行的配额制。这个制度是美国政府主导的,先由科学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每种鱼的捕捞上限,然后按比例分配给每一位渔民(或者渔船),这个配额又是可以交易的,所以每位渔民可以选择到底是自己去捞还是将其卖掉。编导首先质疑科学家不懂实际情况,配额定低了,然后质疑配额制降低了渔民收入,导致配额被卖给大户导致垄断。但我不明白的是,渔民当然希望多捞鱼,让他们来质疑科学家的计算,怎么能可信呢?配额制的核心是降低捕捞量,渔民收入肯定降低,所以必须有渔民转产,配额制把选择权交给渔民,总比强迫他们转产要好吧?最后,其实美国政府已经制定政策防止过度垄断,但一定程度的集中能增加效率,应该是好事啊!总之,编导一味站在传统渔民的立场上,导致整个片子的逻辑混乱不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