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果壳  ·  比猪肝好吃,补铁顶流竟然是它! ·  昨天  
原理  ·  仙女星系的隐藏历史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网

“高考状元”的升级版

科学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7-12 22:33

正文

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据《中国青年报》7月11日文章,称某些地方中学领导干涉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强迫学生报考“北大”,而且强迫的手段颇为恶劣,甚至有不按学校的意图办就不让学生离开这样的近似绑架的手段。

学校强迫学生报考北大、清华,这件事听起来有些荒谬得不可理解。而其背后的原因是那里的教育行政当局对中学考察的“量化标准”。

有的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对于中学的考察标准中,对于在评判一个中学的成绩是否出色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这两所大学。对于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不但学生本人而且学生所在的中学,都能够得到高额的奖金。所以,各中学千方百计要让可能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考上这两所学校,而完全不顾及学生是否愿意学习所考入的专业。

据说,由于北大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较其他学院低,但毕竟仍是“北大”。这些中学就利用了这个空子,强迫学生报考北大医学院,来赢得一个北大的名额,以得到上级的奖励和宣传上的好处。

由于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错误政策,学校为了自己的私利,侵犯了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利益,这是十分恶劣的,也造成了很荒谬的后果。

据报道,“由于一些地方还会给考上北大清华的考生和相关中学颁发巨额奖金,这还在不少贫困地区催生出了许多来自农村的‘高考专业户’。他们在拿了这笔远超农村家庭收入的奖金后,并不会去大学报到,而是会选择复读,然后来年再考上北大清华,然后再拿钱…”(中国青年网:《这个高考填报志愿中的丑恶问题,今天必须曝光给大家!》)

教育部早就有明确的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又三令五申不得以升学率来考察教师。可是,这些地方的教育行政当局却完全不顾中央的政令,不但看升学率,而且具体到升学的高等学校,这实在是很恶劣的做法。

应当说,这样做,当然不会仅仅当地的教育行政当局就能够决定的,显然要得到当地的地方党政领导的许可。

实际上,地方当局明目张胆地对抗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教育方面的指示,并不只在这一件事情上。例如,教育部曾经多次指示“不得宣传或变相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但是,这些年各地和各种媒体上对此却置若罔闻,关于高考状元的宣传和炒作每年总是喋喋不休。

众所周知,在考试中成绩相差不多的学生很难判定其学习水平的高低,更不能以此来判定中学教学水平的高低。所谓高考状元并不一定比与他们差一分两分的考生高明,媒体对高考状元的宣传不过是一种吸引人的噱头。而宣传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不过是变相的宣传高考状元,也可以说是宣传高考状元的升级版。媒体也就利用了所谓状元及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的宣传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借此来使自己获利罢了。

老百姓总是希望当地的教育搞得好一点,有尽可能多的学生考入大学特别是好一些的大学。地方当局的领导就是利用老百姓的这种愿望,通过宣传当地“状元”及考入北大、清华等学校的学生来彰显自己的政绩。

教育部关于禁止以升学率来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和不得宣传和变相宣传“高考状元”的规定,为的是使学校教育走上正确的道路,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对人类有用的人才,是为了学生真正在思想、学业和身体上都得到健康的成长。

教育部是代表中央政府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我们老百姓可以对教育部的政策和做法发表批评意见,这是作为公民的民主权利。但是,地方当局却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教育部的所有规定和指示,这是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府的法定义务。如今某些地方对于教育部规定和指示的违抗,说明了我们国家仍然存在着政令不通的现象,某些人只是口头上说与中央保持一致。

这件事情的背后还有一件值得人们深思的原因,那就是人们在管理中对于“量化管理”的迷信。管理,特别是对教育的管理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不可能用简单的几个指标来“量化”判断。任何企图以几个简单的指标来管理的做法,都会引起很大的副作用。人们总是可以利用这几个指标引起的大漏洞来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实现自己的私利。

再进一步说,人们对于“量化管理”的迷恋,也不仅仅认识上的迷信,更在于他们的“懒政”。要真正做好管理工作,特别是教育管理这样的复杂工作,需要做长期不懈的努力。教育工作成果的反馈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古人就认识到了这点,他们称“百年树人”,而我们却总是希望“立竿见影”,能够立刻能够看出“好坏”的办法就是立下几个简单的指标,这就是量化管理。但是,这样得到的“好”是不是真的好?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校长“绑架”学生,强迫学生填报他不希望的“志愿”就是一个例子。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6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