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之江
传递科学和谐教育理念,提供权威教育政策资讯,打造高效教育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之江

贯彻学前教育法“大家谈”③丨以法为盾,守护学前儿童幸福童年

教育之江  · 公众号  ·  · 2025-03-05 20: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贯彻学前 教育法“大家谈”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普及普惠、优质均衡,将学前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健全经费保障和监管机制,大力提升保育教育质量,力争打造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营造学前教育发展最优环境。


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完善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步骤,对于推进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教育之江”推出 贯彻学前教育法“大家谈”专栏 ,通过邀请行政干部、学前教育专家、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等,深入解读学前教育法的核心内容,持续传播学前教育法的精神内涵,增强公众认知。


以法为盾,守护学前儿童幸福童年

陈苗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实施,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通过人大审议,并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学前教育法》为“学前儿童”专设了一章,指出学前儿童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尊重和依法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等权利,这是最有利于儿童发展原则的体现,也是保护儿童权利立法理念的体现,将为每一位儿童的美好未来筑基。


坚持政府主导,让每一位儿童从“有园上”到“上普惠园”。


《学前教育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利用财政性经费或者国有资产等举办或者支持举办公办幼儿园。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积极扶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事业,适龄幼儿是否有园上、能否上得起、是否让家长安心放心,是多年来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的问题,也是保障儿童享有公平的教育权益的前提。学前教育法将推动各地落实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法定要求,切实履行政府在普惠性幼儿园规划、统筹建设、举办与支持举办的责任,适应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科学规划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巩固提升普及普惠水平。温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六年将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作为民生实事项目,新建公办幼儿园380所,新增公办学位10.2万个,公办园覆盖面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95%以上。下一步,我市将根据人口变化需求,优化园所布局,精准投放资源,稳步扩容公办资源,让每一位儿童从“有园上”到“上普惠园”。



推进科学保教,让每一位儿童从“有园上”到“上优质园”。


《学前教育法》提出,“幼儿园应当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儿童,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良好习惯养成,创造适宜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有益于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科学实施保育教育活动,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或者与年龄特点不符的活动”。我们将以法律为遵循,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推进科学保教。以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为载体,聚焦师幼互动、自主游戏、自我评估、教研改革、家园共育等关键内容,加强幼儿园专业指导,引导幼儿园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支持幼儿主动探究学习,促进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全面深化温州市幼儿园课程改革,以课改项目“九把钥匙”“自主游戏温州实践”为抓手,持续探索课程园本化、总结提炼一批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定期开展区域课改特色展示,让经验及时孵化。深化幼小衔接实践研究,进一步整合行政、教研、师训、幼儿园和小学资源深度联动,推动家园社共育,形成幼小科学衔接的良好教育生态,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等不规范办园行为。创新开展园长扎根教育现场活动,做好园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幼儿园聚焦保教过程,加强自我评估,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不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坚持以保障学前儿童基本受教育权益为落脚点,实现每一位儿童从“有园上”到“上优质园”。



倡导教育公平,让每一位儿童从“有园上”到“上和美园”。


《学前教育法》规定学前儿童享有依法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等权利,平等对待每一位学前儿童,促进学前儿童获得全面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合理配置资源,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前教育发展差距。”近些年,温州在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使命下,坚持儿童第一、儿童优先的原则,创新提出“未来乡村园”学前品牌建设。率全国之先印发《温州市高质量建设未来乡村教育场景的实施意见》,配套编制《温州市未来乡村窗口园建设导则》,以“和美乡村、文化迭代、教育振兴”为导向,充分挖掘乡村独有的文化和资源优势,通过文化性传承、反哺式教学、融合式生态、数字化赋能,改变了乡村教育长期存在的文化偏离、教学传统、资源贫瘠及信息闭塞等问题,使乡村学前教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园园都设有“儿童观察团”“童好教研”“童好共育圈”等以儿童为中心的童好联合机制;村村都备有“邻里教室”“研学基地”“幼教市集”等助力儿童学习、成长的场域。赋能每一位儿童都能上乡村“和美园”、每一位儿童都成为行走的乡村“文化符号”、每一位儿童都成为未来乡村的“创造者”,勾勒出“一个村就是一个园、一群娃撬动一个村”的儿童富春山居图,让乡村幼儿充分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截至目前,我市乡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水平与城镇幼儿园保教质量水平相当。


小小孩童,最是需要全社会呵护。让我们一起做最温暖的教育陪伴者,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守护属于他们的童年。


责任编辑 | 蔡寅霁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

» 政府工作报告: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 2025高考体检开启!事关志愿填报和录取


» 我们都是追“锋”人!


» 惊蛰|浙农林为你绘制“惊”喜!这些惊蛰知识,讲给孩子听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